摘 要:體育學科是綜合性的文化科學基礎課程之一,它以身體實踐活動為鮮明特征,在身體實踐中是身心統一的活動過程。體育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它既有一定的規律,又充滿著個性、人情和審美,有充滿靈性的變式。因此,現代社會新教育的發展,對學校體育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因此,要想保證新課改目標的實現,教師就必須有效的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以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 體育鍛煉 習慣養成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250-01
高中生面臨著極重的升學壓力,大多學生沒有體育鍛煉的意識。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方向與挑戰。高中體育教學與文化課教學不同,它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教學活動。重視體育不只是要求學生有一個好身體,還要通過體育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優良的品質和心理素質,體育同學校的其他教育一樣,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1 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科學的鍛煉方法對于他們來說非常的重要。讓學生建立自我鍛煉的意識,并且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和逐步養成終身鍛煉意識。
(1)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把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傳授給學生。這樣就會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從而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體育項目,同時體育教師應該讓學生懂得生理負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鍛煉程序,以及為什么做與怎樣做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養成自主鍛煉的終身體育意識。
(2)根據高中生個體特點制定適宜目標,培養體育意識。體育老師有意識的因材施教,為學生制定鍛煉目標或是引導學生自己制定一定的體育鍛煉目標,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教師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學生的體育鍛煉也會反復進行,在反復中鍛煉過程高中生的體育意識得到加強。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促進作用。可以使體育變成學生娛樂休閑的一種方式,使體育鍛煉滲透到學生生活中,從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
(3)高中體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堅強的意志力,要加強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的教育,強化體育意識的培養,使學生養成積極、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把鍛煉好身體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從而提高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得到了鍛煉。同時也為以后事業的成功和開展社會交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 學生體育養成習慣的建立
教育是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綜合素質為目標的過程,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習慣的培養,對基層體育教師的成長至關重要。高中體育課程除需要在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基礎上,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與原則外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努力養成良好的習慣致力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使習慣成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好幫手,有效的促進我們自身各方面的發展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努力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學生是參與體育鍛煉的主體,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學生從被動鍛煉中解放出來,變為主動鍛煉,才能達到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身體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自覺性。這樣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學生們親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逐漸把運動樂趣轉化為自覺自愿的運動習慣。這對以后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
(2)傾聽與思考的習慣,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讓學生明確專心聽講是體育課的紀律,養成營造一個好的集體氛圍也是課堂常規。從而對學生行為習慣起到約束和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講解要做到精練,重點要突出,條理要分明,語言更要生動幽默,能引發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并且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地嚴格執行,為學生建立規范的體育學習行為打下堅實的保障。因此,教師只要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鼓勵和引導,對他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的初中生體育興趣和愛好。
(3)明確體育鍛煉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作用。取得較好成績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學生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來調控自己的情緒,體育運動可以使大腦獲得積極的休息,同時改善大腦的供血情況,改善和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使頭腦保持清醒,學生在此過程中也應配合教師的要求,切實提高自己的體育水平以及整體素質的提高。從而樹立起能夠克服各種困難的堅強意志。同時鍛煉也讓學生的工作和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因此,高中生應當盡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按部就班地跟著課程進度學習。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體育與學習的重要關系,這樣學生才會更加自覺的參加體育的各種練習,并且能主動積極的要求學習。因此,加強體育鍛煉,優化體育教學目標是保證學生健康優秀發展的重要部分。
3 結語
體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高中體育教學的出發點要放在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上,以理論聯系實踐為主,培養學生從事一定量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素質。落腳點還要放到通過運動技能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來培養學生的運動情感,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提高培養教育人才的質量,以此推進高中體育教學改革。體育教學具有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優勢,體育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不斷探索,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拓展學生的思路,利用課體育教學,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鴻星.終身體育觀念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形成與培養[C]//第二屆中國學校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2003:410-411.
[2]嵇明海,張春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J].中國學校體育,2004(1):12.
[3]劉亞旭.高中體育教學高中生主導作用發揮的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
[4]聶曉東.大力培養體育鍛煉意識,科學增強青年人身體素質[J].科技信息,2011(1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