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擔負著提高少年兒童身體素質的主要任務,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體育的教育目標之一。現在無論是學校,家長,還是社會都不太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方法一般也都是逼迫式,這種被動學習的方式,導致孩子們不愿意真心實意的去學。
關鍵詞:小學生 體育課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254-01
兒童是祖國的希望和人類的未來,上好兒童的體育課,為他們培養(yǎng)正確鍛煉身體的方法打下基礎,是每一個體育教師應盡的職責。國家開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目的是在鍛煉身體,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小學體育課特別注意的應該是氣氛,因為如果氣氛不好,不活躍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后對體育課的情緒。
應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去進步,去成長,用一些游戲的方式教會他們一點體育上的基本領會。對于一些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應該多多鼓勵,不要跟那些體育上比較占有優(yōu)勢的同學來比,這樣會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厭惡體育。還有就是公平,一定要公平,不要對某些學生做過多或過少的運動量安排,要求也不要太高,定的標準應輔合大多數學生的承受能力,讓差的學生們進步,從而跟上那些體育方面較好的同學。
在體育活動中,有興趣與無興趣產生的結果是不同的,對于感興趣的活動,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力。學習時主動積極,即使碰到困難,也會努力去克服,產生愉快的情緒。而沒有興趣,會使學生情緒低落,感到厭倦。體育課上教師可以教學生們做一些早操,或者教會他們怎么掌握好某些體育項目的基本動作和注意的事項,多多的講一些體育方面的故事,從故事上讓他們懂得體育的常識,發(fā)掘學生們的體育精神。課上內容不能太統一,不要每上一次體育課內容都是一樣的,這樣會導致學生們對體育課的興趣減退,應該多元化,而且課題應該新鮮,每次嘗試不同的項目,讓學生們每次都新鮮,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首先要重視體育課的準備部分。準備部分的作用是為了學生在從事某一體育項目時避免心理、生理上的準備不足而對學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損傷。不同的體育項目對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重點放在了關節(jié)、韌帶、肌肉粘滯性等方面,因而表現出來的內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戲等,而這種形式大多數是在教師的指揮下、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行動,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開放式的準備活動,把主動權讓給學生,還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充滿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間。學生可以是把從教師那里學來的知識加以改編運用、可以是把電視、影像等上面的優(yōu)秀內容搬到課堂、也可以是自己根據已有經驗思維、加工、合成創(chuàng)造出新的內容。這樣既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又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同時還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學生為之繼續(xù)努力,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另外開放式的準備部分還為學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間,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情景,讓學生積極思維試圖回答問題,并引導學生在實際練習中檢驗,讓學生正確理解理論與實踐兩者的相互關系,體會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三思而后行的良好習慣。此外,自我暗示調節(jié)情緒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在開放式的準備活動中,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加以領會、掌握、運用。
其次小學生的心肌力量較弱,呼吸的頻率淺而快,骨骼容易變型,肌纖維較細、無力,不能單調和長時間的做靜力性練習,小學生的意志獨立性和主動性、堅持性較差,他們在活動中不自量力,不能區(qū)分蠻干與頑強,把冒險、頑皮當作勇敢。他們在課上情感不穩(wěn)定,易沖動,在做游戲中,特別容易激動,大喊大叫,不守規(guī)則,情緒波動很大,有時好打逗同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到嘴勤、眼勤、腳勤,要經常正確引導學生,按老師指定的內容、動作、方法和規(guī)則去進行練習。
再次,不要動不動就粗暴訓斥學生。
最后,小學體育教育本身就是以游戲為主,教授各種技術動作應在游戲的基礎上,盡量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在游戲中讓學生們體會團結協作,努力拼搏等德育教育。下面列舉幾個游戲:(1)螃蟹賽跑:參加游戲的每兩人算一組,背對背夾住一個籃球。發(fā)令后,用側身跑的方法前進,看誰先到終點并且不掉球。規(guī)則:行進中不得用手扶球。如果中途球掉了,就退出游戲。(2)托球看背:兩人相對而站,各手持一塊拍子,拍上托住一只乒乓球。裁判員分別在其背后用粉筆寫上一個字詞或號碼。發(fā)令后,雙方用拍子托球或顛球走向前,互相爭看對方后背,先看到并講出對方字詞或號碼者為勝。體育游戲具有一定情節(jié)和競賽因素,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彩,能較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培養(yǎng)其對體育的濃厚興趣。全面了解體育游戲的特點,并根據特點有目的選擇游戲進行體育教學,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必須做到如下幾點,才能使游戲做出更好的效果:(1)體育課堂以體育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體育游戲也時常出現在學生課余生活之中,所以體育游戲教學不能與小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實際需要分離,體育游戲要與體育課教學內容相互滲透。(2)在游戲時,學生常常處在跑動追擊等對抗運動中,而且興奮性高,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細致地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精心安排好游戲內容及場地器材。(3)游戲中要時時引導學生自覺遵守規(guī)則。當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游戲規(guī)則與方法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克服困難,以最快的速度掌握。(4)每一項游戲都要有公正的裁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工作能力,教師可讓學生輪流擔任裁判,并在游戲的過程中全面地觀察,防止錯判。(5)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對勝與負作出準確的評判。
由于天氣的影響和場地的限制,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在室內上體育課,可以在上室內體育課時增加健美操。健美操是以人體自身為對象,以身體練習為內容,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同時他又是受學生喜愛的一項內容,教學中,通過賦予優(yōu)美造型、韻律節(jié)奏、情緒激奮的練習,加強課中的美育教育,使學生體會美的喜悅,激發(fā)學生蓬勃向上、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現的意境。我們應該重視課堂中的健美操教學,讓更多的學生在體育課中學到東西,特別是女生。了解學生想要學什么選擇創(chuàng)編一些有針對性、適用性強的健美操內容,以學生為主,使體育課上得有聲有色,學生愛學,在游戲中來學習體育課。
綜合上述,在小學體育課教學中合理改善體育課程和方法,不讓體育課失去本該有的吸引力。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才是真正把開啟知識的鑰匙交給了學生,也是提高學生身心素質、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汪江.小學新《體育課程標準》實施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2.
[2]徐新建.小學體育課堂外顯性人際沖突行為特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3]王雪艷.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