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03年人教社)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因此,我們教師應當加強自身人文修養,充分發揮教材的人文性,結合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契機,適時地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動機、心理、意志力、興趣進行積極地引領。
關鍵詞:課程標準 情感態度價值觀 閱讀教學 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07-01
1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達成的條件
1.1 教師人文素養的提升是實現情感目標的關鍵
人文情懷和厚重的品格是需要修養和積淀,教師本著終身學習的目標,不斷潛心修煉,有意識地在自己領域外擴展知識面,關心時事,熱愛生活,積極面對人生,通過自己個人魅力,釋放正能量,潛移默化地影響感召學生。
1.2 師生感情和諧才能實現課堂中精神境界的交融
“親其師信其道”,縮短師生距離,在生活中,用愛心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在課堂上,用精湛的講解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負擔;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一起實現生命的成長。
2 提高人文素養的嘗試
貫穿教育教學的每個細節契機,英語文本中涉及很多中西方的思想觀念,文化意識的碰撞,也有很多心靈的感悟,如人教版高一的第二模塊第五單元《MUSIC》,本單元閱讀文章是音樂,它的中心話題是“音樂”。其中主體內容是圍繞門基樂隊(Monkees)的形成和成長經歷展開的。作者以設問的方式引發讀者從個人的夢想,生活經歷和熟悉的人物等多角度來思考:“Have you ever wanted to be part of a band as a famous singer or musician? Have you ever dreamed of playing in front of thousands of people at a concert? To be honest, a lot of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becoming rich and famous.”或許某一天也可能發生在自己生活中——成為大歌星,來逐步切入本單元的話題—— 一個樂隊是如何形成的。這里承載著豐富情感和積極的人生追求。這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切身相關的情節,很容易讓學生進入情境。
筆者在閱讀教學環節中,以文章為載體,補充滲透了一些人文思想和情感熏陶。嘗試如下。
2.1 熱身入境
2.1.1 情境創設
一打上課鈴,開門見山:Do you like music? How many kinds of music do you know?What kinds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為了降低難度,電子白板中出示單詞、畫面并配有音樂。頓時,學生們興致盎然,如坐春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第一眼抓住了提示詞,關鍵詞。美妙畫面和音樂,對聽覺和視覺的都是愉悅的沖擊。然后自然地過渡,問:How do you feel?師生情緒飽滿,在快樂中順暢交流,學生對下一步環節有期待。
2.1.2 人文熏陶
在此刻,恰到好處地將音樂對偉人的影響介紹給學生。如:在愛因斯坦看來,音樂是他心靈的天堂,他可以隨時摒棄人世間的一切喧囂,自由自在地沉浸于浪漫的遐思和深邃的思想之中,傾聽那魂牽夢繚的“天籟”之音。他說,死亡意味著不能聽莫扎特了。以此啟迪學生走進音樂世界。“Most of us go to our grave with our music still inside —— unknown”。
2.2 閱讀前
激趣怡情,沐浴理想光輝。
提另一個問題:“Which band do you known about at home and abroad?”出示學生喜聞樂見的流行樂隊圖片:Beyond,Beatles學生自會呼之欲出,對他們的偶像,成名作,未來走向如數家珍。就此讓激情四射的學生唱上兩句。然后上升到:未來人生你是否與音樂結緣?音樂會給你帶來什么?“Music is fun,and is for your spirit!”答案多元,簡簡單單的師生互動,點滴中卻有精神層面人生意義的思考和交流。
2.3 閱讀中
巧妙設題,挖掘人文元素。
學習閱讀理解的幾種方法,跳讀、細讀、捕捉信息、歸納提煉主旨、布局謀篇的能力。首先呈現門基樂隊,因它出道于60年代,雖然繼甲殼蟲樂隊又一只著名樂隊,學生對它卻知之甚少。出示課題,啟發學生去質疑,為什么是“the band that wasn’t”,教師和學生問答互動,了解樂隊的成功歷程。
2.4 閱讀后
聯系生活,潤物無聲。
通過課后Comprehending檢驗他們閱讀學習成果后,再進行更高層次的閱讀理解—— 一夜成名,靠什么獲得的?“What on earth can lead to over night success?”由此進一步拔高—— 有些“粉絲”對明星的態度,你怎么看?“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s fans?”進行深層次的文章理解。
2.5 總結
讓學生自主尋找重難點詞句,語法項目,給喜愛的偶像寫一封信,交流所思所想。為下一堂做好鋪墊。從課上聽說讀的輸入到課下的輸出,達到語言學習的最后歸宿—— 學以致用。在音樂聲中,下課。“With
out music,life is a journey through a desert—— Pat Conroy”沒有音樂的人生就像在沙漠中的旅程。讓門基樂隊的《I AM A BELIEVER》音樂在學生耳畔響起,回蕩在心中。
3 結語
通過一堂閱讀課,挖掘了很多點,滲透人文情懷和思想。似乎不經意間,卻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人文素養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基礎,是學生學會做人的基礎。教育的成果最終體現在人文素養的底蘊中。對于人的可持續發展來說,人文素養的培養比單純的知識的積累更重要。因此,我們教師應當加強自身人文修養,充分發揮教材的人文性,利用閱讀文本,結合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契機,適時地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動機、心理、意志力、興趣以積極地引領。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2003年人教社)[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