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創新是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時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打破傳統的以單純傳遞知識為特征的舊的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礎上確立新的教育觀念,近年來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對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認識的加深,當前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正在成為中小學生教育改革的主導方向,推動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展現魅力語文的魅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創新 閱讀寫作 規律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41-01
“語文,心靈的一泓清泉”是語文教學的本質。語文“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語文學科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更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教學方法沒有新舊之分,“每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當一種教學方法被合適的人用于合適的地方并產生合適的效果時,它就有效,反之就無效”。
1 創新方法的應用
(1)制定分層教學目標,讓學生“舉手摘桃”,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采取教學目標分層的方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出他們可以達到的目標,為每位同學獲得成功的信心,能很好地激發學習興趣。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分層教學適應于各層次學生學習心理,使每個學生都樂學、會學、善學,感受到“個個有特長,人人成大材”的成功愉悅。對教學內容如此分層,將知識的難易與多少與學生實際緊密結合,達到了供與需的平衡,滿足了各層次學生的差異化發展。
(2)精心設計教學高潮,有效調節氣氛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進行的各種思維活動始終不斷地進行著。教師在上某節課時,可以不必親自去講,試著提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然后讓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討論,啟發他們自我思考,通過討論發表他們獨特的見解。讓學生通過奇思妙想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享受到擁有知識和思想的快樂,學生眾說紛紜,思維非常活躍。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使他們更加熱愛知識,熱愛學習,為他們成為創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2 教學模式的創建
(1)對比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對比是教學的最基本要素,對比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整合,能讓知識系統起來,讓教材立體起來,讓教學靈動起來。整合之后再進行對比,這樣就能加快教學速度,提高教學效率。
(2)讓學生自悟,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讓他們會學習,是素質教育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必然要求。但在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后,教師大可不必越俎代庖,讓學生自己歸納,只有經過主體思維活動得出的東西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教師要注意捕捉來自學生的信息反饋,充分、及時、靈活地實施有效的調控,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
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和主動性曲折關鍵性的作用。閱讀,作為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層級,教師應避免教學中閱讀指導的隨意性和零散現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導體系,能系統地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方法進行點撥。通過協作互動思想交鋒追求閱讀主體的審美獨創性,閱讀自身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它帶有個體濃重的思想傾向給閱讀鑒賞文學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可能。“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我的教學實踐證明了這一點。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對于不斷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具有重要作用。“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也是人性的角斗場,開卷有益已經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
4 鼓勵學生注重積累知識,加強寫作能力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挖掘學生個性化寫作潛能,提供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閱讀是人類獲取各種知識、了解各種信息的一個主要渠道,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積極開展語文課外閱讀,讓學生從閱讀中吸取營養,積累詞匯,開拓視野,還能學習各類文章的寫作規律,解除作文難的顧慮。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真切地體驗生活的基礎上用發現的眼光去看問題,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多進行創新拓寬自己的思維,讓學生達到能自由自主的進行表達和創造的能力,寫作教學的實施最關鍵的不是對學生的指導,而是教師自己的寫作能力,這樣也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創新。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應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興趣,訓練了學生相應的能力,了解時代信息并且快速而大量地積累寫作素材,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逐步提高的規律,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點燃學生的寫作激情,從而寫出他們對生活的一些獨特感受和見解,使全體學生都關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學生從所訓練的模式中找到自己探尋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5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
信息化教學技術影響改變著人類的教育方式,語文教學也改變了單一的書本文字型教材形式,多媒體技術在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運用這一特有功能,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動態為靜態,化枯燥為生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化難為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多媒體本身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超前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營造一種氛圍,講究一定的科學策略和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快樂輕松高效地學習。
6 結語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終身發展,在教學中究竟如何運用教學方法,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深入探索,靈活運用。語文教學必須從素質教育的高度來更新教學觀,質量觀,學生觀,從語文“習慣,學法,實踐”入手,作為語文教師,既要從理論上掌握教學方法,又應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善于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如何獲得知識的方法。語文老師,就應該像春蠶般默默吐絲作繭,像蠟燭般發光發熱,幾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勤耕不輟。誨人不倦。
參考文獻
[1]傅德珍.創新破題能力的培養—— 以化學教學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S1):204-205.
[2]周全.搭建師生情感橋梁,共筑語文新課堂[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