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貫穿于整個素質教學階段,在學習的過程中,正常的學生都會面臨諸多的困難和問題,更何況是聾啞兒童,他們作為一個特殊性的群體,其發展水平也同樣影響著我國國民素質教育的平均水平。因此在對聾啞兒童進行數學施教的過程中,老師必須關注聾啞學生的困難,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在此基礎上尋求有效地解決對策,促進我國聾啞兒童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聾啞兒童 數學學習 困難 策略 心理障礙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54-01
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使得人們逐漸地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出臺了相關的規定,明確了每個孩子必須接受正規化的義務教育,當然自然也就包括了聾啞兒童這一特殊的群體。基于該群體與正常兒童之間在身體方面均存在顯著地差異性,使得這種先天的心理缺陷對他們的心理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使得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聾啞兒童的學習困難遠遠大于正常兒童,對他們的身心產生進一步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1 當下聾啞兒童在數學學習中的困難
在數學教學中,聾啞兒童的困難主要為心理障礙,通過長期的教學時間我看們可以看出,聾啞學生僅僅在方塊計算及其數字抄寫方面與正常兒童的水平具有相似性之外,其它方面均要顯著的處于弱勢,由此可見,聾啞兒童在學習數學的能力上與正常兒童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再加上數學是一門邏輯、推理、抽象性較強的學科,由于聾啞兒童天生的身體缺陷,使得他們不能夠將數學知識很好的融會貫通,同時在思考方面也存在局限性,這樣就使得聾啞兒童的心理受到嚴重的創傷,進而表現出懶惰、厭學等情緒,在獨立性、意志力以及注意力上不強,對知識的專研性不強,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再者就是學習的動機不強,使得學習數學的性質不高。
2 分析聾啞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
對聾啞兒童學習數學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了自身心理因素極其社會和家庭因素。
(1)依賴心理。依賴心理是這個年齡階段學生均會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但是在以來的程度上,聾啞兒童與正常兒童相比較之下要更重一些,例如在進行數學解題的時候,往往解題的方法和模式都是套用例題,在思維方式上具有固定性,不能夠很好的發散思維。
(2)被動心理。基于以上學生的依賴心理所產生的固定思維模式,使得聾啞學生在反應極其觀念上也具有固定性,這樣就導致了聾啞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思考處于被動的狀態,不利于數學教學的學習的開展。
(3)氣餒心理。氣餒心理的產生主要是由于聾啞學生的缺陷使其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同時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與正常兒童相比,在表達、思維、認知以及情感等多個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差異,并且在自身的努力下,學習成效卻依然不高,這樣就使得聾啞學生的學習興趣了熱情逐漸的消退。
(4)盲目心理。由于兒童的心理和認知系統在構造上具有不完整性和系統性,使得知識均是以零散的形式存在,進而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夠做到有針對性,而是以盲目的形式進行,導致最終的學習成效不高。
(5)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在家庭和社會環境輿論的影響下,使得殘疾人無用的思想也間接性的傳染給了聾啞兒童,使得他們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心理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進而在學習中學習的興致不高,使得數學學習能力不高。
3 解決聾啞兒童數學學習困難的策略
(1)轉變和家庭的理念。社會和家庭應該對聾啞兒童的心理加強關注,將他們作為一個正常的群體等同對待,而不是孤立的弱勢群體,同時加強與他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精神上給予他們鼓勵,使它們能夠專心致志的進行數學的學習,提升學習的興趣,進而不斷地專研和摸索。
(2)激發聾啞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進行聾啞學生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針對該群體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特征進行教學情境的創建,使聾啞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得以激發,進而有效的改善當下聾啞兒童數學學習困難的現狀。
(3)培養聾啞學生的學習自信。導致聾啞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因素就包括了學生的自卑心理,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至關重要。而培養的路徑則是培養學生的自理、自學能力,轉變父母包辦的情況,使學生在自身的努力下將任務完成,促進自身毅力、信心的加強,提升心理品質,進而對數學學習樹立信心。
(4)培養聾啞學生多維性的思維。這是幫助聾啞學生將問題有效解決的關鍵,為了有效的培養聾啞學生的該項能力,老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培養數學題的解決方法,并綜合分析數學數量,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和假設,或者是開展啟發式教學,改變聾啞兒童的單一定向思維,使發散思維得以培養。
(5)培養聾啞學生的深刻性思維。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充分考慮到聾啞學生的能力與水平,進而針對聾啞學生制定個性化得到教學方案,幫助聾啞學生更好的發展,將學習任務與發展目標在教學方案中明確,同時以聾啞學生的現有水平對教學目標進行分級處理,使各個層次的聾啞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例如針對能力較強的聾啞學生,在設計數學題型的時候,可以將題目的難度提升,并且使其具有靈活性,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造精神為基本的目標。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在進行題目設計的時候,應該將題目的難度適當降低,旨在幫助學生靈活的應用各種方法和思維解題。同時針對能力較差的學生,應該加強引導和指導,促進對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掌握。
(6)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針對以上的各層級學生的作業批改在要求上也應該具有差異性,例如針對成績較好的聾啞學生可以實施師生面對面的批改,使學生能夠明白自身的錯誤。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應該也做到有針對性,加強對優秀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加強對中等學生的鼓勵,使其將有些學生作為競爭目標,同時針對成績較差學生加強查缺補漏,使學生知識斷層得以充填。并且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求異和求同思維的鍛煉,使學生的思維逐漸的優化和靈活、知識結構逐漸的趨于系統和完善。
4 結語
聾啞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數學教學中會出現諸多的困難,家長、社會以及家庭都必須加強對該群體的關注和關心,并加強交流和溝通,使聾啞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斷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清媚.學生學習教學的心理障礙的成因及對策[J].數學教學,2008.
[2]羅江洪,王晶,吳漢榮.聾啞兒童數學能力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5):463-464.
[3]李曉波.聾啞兒童在學習數學中的困難與對策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