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和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進入高中以來,語文教學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不僅教學內容得到了拓展加深,新教材的編排方式也產生了變化,這樣學生對語文學科缺乏興趣成了較為普遍的現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 興趣培養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57-01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在現在的教學當中仍占據著主體地位,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人格的全面發展。很多高中生對語文學習缺少興趣,語文考試得分多少往往成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全部動因,語文學習變成了字、詞、句和段的操練,學生本來有點文學情趣,最后還是被操練得興趣索然,變得十分功利。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構建高中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談談我的幾點見解。
1 制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課堂的高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能使用恰當的教學措施,利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教材和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愉快教學的最佳效果與良好的課堂氣氛分不開。好的課堂氣氛應該與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教學內容的情感基調相一致并且相協調,教與學雙方的認知和思維活動要有一個真正寬松自如的課堂天地,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思維,積極發言,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延伸,建立平等和自由的學習境地。
設計良好的課堂,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發現規律,讓課堂的氣氛可以緊緊地吸引學生步入科學知識的群峰中飽享秀色,樂而忘返;掌握方法,品味語文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奔馳在知識的大草原,產生一種對崇高、悠揚而心曠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在求學的欲望中去探索、獲取知識,去創新和去實踐,教師要做好課堂“主持人”。這樣也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
2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使用幽默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創造精神的飽和以及樂觀愉快的語調,對培養牢固持久的學習愿望和取得越來越好的成績,對興趣培養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因為高水平的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還能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培養學生的興趣。
幽默是語言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正確使用會大大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作為一名現代的語文教師,知識面一定要廣,從天文到地理甚至藝術多方涉獵,在實踐中培養老師濃厚的教學興趣,精心備課,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語文教師應學會幽默,這對于調節課堂氣氛、應對突發事件大有裨益。教師的這些情感借助教材,通過形象的意境語言,傳示給學生,老師的幽默和機智往往可以活躍整個課堂,讓學生覺得跟這樣的老師學習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樂事,從而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使學生在開心和興致勃勃中進入學習。這就是幽默的價值,它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驅除疲勞,而且還可以幫助強化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作為語文老師,要努力充實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讓學生敬畏的優秀教師。
3 讓語文教學走進生活
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只在課堂是不夠的,必須走出課堂,進入到生活中去。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地應用,引導他們從生活中學語文,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讓學生知道學習不能和生活脫節,要讓他們知道語文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教會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以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教學的改革,關鍵在于貼近學生生活,語文天然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語文一旦與生活聯系馬上就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離開生活的教學活動是不存在的,而語文教學更離不開生活,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存在語文教學。因此,教師在教語文時,應把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并從生活中尋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就會很容易的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
4 德育教育的實施,培養學生的興趣
生活離不開語文,高雅的心靈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語文的熏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中實施德育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習提供不竭的動力,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而知識的積累又為塑造更完美的品質提供了條件。這樣,教書與育人便更相得益彰、互相補充,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體現了社會對學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導向作用,形成了良性循環。所以說,教師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把握各種教學環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對其進行德育滲透,課堂應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
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不管采取何種形式與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與參與性,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發揮到最大化,提高教學效率。
5 結語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學習興趣,只要我們教師找到了門徑,并注意主動地去培養,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就可以逐漸形成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增加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合主動力。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會收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廷明,王玉芳.高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初探[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22).
[2]金小簽.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師的角色定位[N].宜春日報,2011.
[3]高尚才.高中語文“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
[4]黃小群.高中材料作文在新課標理念下如何教學[J].考試周刊,2007(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