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課程標準更是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著眼點放在教材的深入挖掘上,善于捕捉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抓住最好的時機,做好適時地滲透。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德育教育 愛國主義 傳統美德 價值觀 唯物主義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74-01
“人需要保育和塑造。這里所說的塑造意味著規訓和教導。”康德非常推崇道德教化。他認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黨的教育總方針明確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可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新的課程標準更是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要求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我們知道小學教育是育人的奠基工程,而數學又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其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具有其它學科所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所以,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不僅要教好數學知識,還要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準德育滲透點,進行適時、恰切滲透,寓德育教育于教學活動之中,做到教書育人兩不誤。
1 充分利用教材,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數學學科的這一特性,它成為滲透德育教育的最佳陣地。所以在教學中,應挖掘教材內容,充分利用有用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教學《讀數、寫數》時,結合“十進制計數法”,讓學生了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制計數法”的國家。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為祖國的悠久文化與發達的科技而由衷的驕傲,從而增強愛國主義情愫。
在教學《年、月、日》時,讓學生在日歷中找出“國慶節、七·一、黨的生日、建軍節”等重大節日,并向學生或由學生介紹這些節日的由來與意義。讓學生了解新中國的苦難成長經歷,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從而,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在教學“圓的周長”時,讓學生動手實踐,通過測量、計算,發現圓的周長總是圓直徑的三倍多一些。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體會到這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從而引出圓周率的定義。然后,出示祖沖之的畫像,讓學生認識這位偉大的數學家,知道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把圓周率的值精確計算到6位小數的人。他的這一偉大發現比國外至少早一千多年。使學生敬佩祖沖之的同時,產生民族自豪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2 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傳統美德教育
中國是文明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源遠流長。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位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在教學中,應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首先出示五套人民幣的樣幣,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面值,及其當時發行的意義。讓學生懂得人民幣是我們國家的象征,對人民幣產生神圣的敬意。要愛惜人民幣,不在上面亂涂亂畫,不折不損,保證幣面的整潔,這也是愛國的表現。再以簡潔的談話等形式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零用錢、壓歲錢都是怎樣支配的。從而教育學生尊重家人的勞動所得,不亂花錢。懂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教學同一內容時,還可以引導學生把零用錢捐助災區、捐助失學兒童等把握“關愛他人,助人為樂”這一德育滲透點,讓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3 聯系生活實際,滲透價值觀的教育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所以,我們在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的同時,更要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使學生不僅愛數學,更愛生活。
比如,在教學乘法時,為了減少因馬虎而出現計算錯誤的現象,為學生創設了工程師因計算錯誤,而導致整個工程的塌坍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驚訝之余,意識到準確計算的必要性;同時,列舉在醫學上,外科醫生在給病人手術時,如果出現誤差可能會使病人的致殘,甚至是喪失生命;在商場上,如果出現誤差可能會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等實例。讓學生懂得嚴謹認真的態度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更應知曉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類的。
在教學“秒”的認識時,演示奧運冠軍劉翔110米欄比詹姆斯快0.2秒奪冠的視頻;展示電腦1秒鐘進行3萬億次運算、人造衛星每秒可飛行7900米、現代化車間每秒可生產成千上萬個零件的畫面。使學生了解“秒”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還舉實例讓學生懂得時間沒有再造性,一去不復返。如:對醫者來說,時間就是把傷者從死神手里搶回來的契機;對軍事家來說,時間就是戰場上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對建筑工人來說,時間就是一座城市的舊貌換新顏。讓學生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教育學生真正理解“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含義。使學生從小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才能為祖國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4 結合定義、法則,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用辯證的觀點去分析和處理問題才是最客觀、最科學的。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尤為重要。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許多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因素。
例如,在教學計算時,首先,讓學生在計算實踐中發現規律,總結出法則,然后,再列舉出計算中經常出現的幾種錯誤,引導學生運用法則去分析、判斷,糾錯。讓學生懂得要正確做出判斷,必須以法則為依據,用辯證的眼光去發現,用科學的方法去辨析,用得到的規律去改正。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在教學加、減、乘、除這四種運算時,讓學生通過對它們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初步懂得矛盾的對立統一。當把四種運算加以混合時,讓學生體會到矛盾的相互轉化。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著眼點放在教材的深入挖掘上,善于捕捉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抓住最好的時機,做好適時地滲透。寓德育教育于教學活動之中,在“潤物細無聲”中,讓學生不但學會抽象的數學知識,而且變得思想更加純潔,靈魂更加高尚。
參考文獻
[1]張愛云.在體驗中提高德育實效[J].寧夏教育科研,2010(2):63.
[2]孫桂香.淺談小學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10(5):227-228.
[3]趙文陸.小學新孝道教育的整體構建[J].中國德育,2007(1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