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論是何種學科,何種年級,教與學的過程,都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影響這一過程的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師在教學方案上的選擇,教師對課堂學習模式的構建以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等等。只有對這一系列的問題進行更加有效、合理的改革與創新,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效教學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75-01
在小學課堂的教學管理中常常會面對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效率不夠理想的問題。這個問題亟需我們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想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筆者認為首先應該準確把握課堂的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合理地實施教學方案。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就能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愉快,從而更加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筆者從以下幾點具體談談相應的改革措施。
1 科學地設置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就相當于一堂課的航標,它在教學過程起到了引導、激勵的作用,因此,在設置課堂教學目標時,應該注意它的科學性、合理性。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前,要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并對教材爛熟于胸,然后再根據班級相關情況制定出適宜的、合理的教學目標。只有對教學目標的設置做到了合理而科學,那么我們才能使的教學活動更加有效,教學過程也更加得心應手。不僅如此,在設置教學目標時,還應特別注意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教師特別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而輕視師生情感的溝通交流;有的教師教學時面面俱到,而不注重突出重點,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在充分理解教材、了解學生接受能力以及班級具體情況上,制定出科學、適宜的教學目標,才能使得教學活動事半功倍。
2 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
同教學目標一樣,教學方法的選擇也要因地制宜,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所以說,教學方法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學習效果的好壞。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結合教學的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及他們的心理特點,合理、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比如,在教授學生長方體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要在課前要對學生目前的知識情況一個全面的了解,包括每個學生對長方體知識了解的多寡,以及他們的具體需求,哪些方面的問題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等等。通過對這些方面的了解,教師就可以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哪些知識需要精講,哪些只需一句帶過等。并在此基礎上,從課程的導入、過渡、知識講解、課堂討論、鞏固練習、復習等各個步驟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
3 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討論交流模式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一般來說,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很強的能動性,教師的教學努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的時候才會有效。增加課堂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環節,就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但是,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并不意味著就有了高效率。要想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討論更加實用和有效,那么就要形成自主學習討論交流模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比如有的學生智商高,反應敏捷;有的學生觀察力和記憶力強;有的學生思維活躍,表達能力強。如果僅僅以傳統的“灌入式”的數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活動,那么學生就只能是被動的接受,缺少了學習的自主性,那么學習效果也就不會令人滿意。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師生或者學生之間進行有趣的探討,相互合作交流,讓學生都能夠各抒己見,這就能激發學生學習上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活躍他們的思維,對他們學習效率的提高和未來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比如,在教授長方形面積的相關知識時,可以把班上的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用尺子、繩子等工具,量出相關長方形的長和寬,再讓他們自己進行運算。然后再把相關的過程和結果在小組內和班級里進行討論交流。在這樣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中,學生興趣一般都會提高,他們會積極參與并主動交流合作。這樣不僅能夠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有助于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學生的友誼。
4 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同樣可以運用信息化的手段。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等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好處。
4.1 引入主題和過度更加自然
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導入能提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更快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可以根據相關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他們的心理特點,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通過創設情境等方式引入主題或者知識過渡。
4.2 激發學習興趣
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動態的圖像具有強烈的興趣,多媒體信息化的應用剛好具有這一功能,能夠滿足他們的心理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借助信息手段,既能使過程形象生動,又能易于學生理解,加深學生印象。
4.3 便捷高效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對于一些圖形的認知和相關知識的掌握,往往需要教師在黑板上畫圖以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運用多媒體信息化技術,就能省去這些繁瑣的步驟,節約了教師的時間,還能更加高效地促進學生學習。
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教學的路徑還有很多,我們需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不斷地研究和實踐。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極大地改善和提高。
5 結語
教與學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小學生的心智發育還不夠成熟,我們要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合理地進行教學活動。本論文從四個方面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當然,論文的覆蓋面還不夠廣泛,很多不足之處還需要專家學者不斷地探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康西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小學時代(教師),2010(10).
[2]劉剛.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西藏教育,2011(6):27-28.
[3]李朝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效率[J].學周刊,2011(8):104-105.
[4]王鴻.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讀寫算,2011(2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