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整體教育水平也隨之提高,同時社會對于人們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具有較好的人文和科學的素養,增加自身的內涵,同時具備團隊精神以及創新的思維。教育行業是培養人們優秀品質的前沿,而語文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學科,則是我們提升自身品質的一個重要途徑之一,因而在近些年來加大了對于語文的改革力度,尤其是對于初中語文,使得語文的知識能夠成為我們步入社會的重要財富。
關鍵詞:農村中學 語文教學 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78-01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們國家的農村地區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教育是改變農村地區落后局面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我們只有對于農村地區進行教育方面的改革,才能促進當地的合理有效發展。而由于農村地區大多數處于一些偏遠的地區,交通不便利,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這些條件都制約了當地教育事業的進步。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們偏遠地區的教育情況不容樂觀。一些農村的教師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存在壓制學生自由發展的情況,最終課堂的教學效果比較差,影響了當地的教育進步。怎樣提高課堂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我們現在必須關注的問題。
1 當前農村語文教學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在很多中學之中進行了實地調研,發現了很多在當前農村教育體制之下存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影響我們國家落實素質和創新教育的關鍵點,如以下所列。
1.1 教育的目標觀念陳舊
我國雖然已經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規定,但是一些傳統的教育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影響了我們的發展。中學語文的教學應該將發展立足于促進學生的創新上來,同時注重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為主要目標。但是從現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情形看來,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弊端仍然有很多,一些老師為了追求高分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練習內容僅包括一些考試項目,而學生的成績高低決定了學生的發展前途。這種片面發展的機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對學生心理的發展留下了陰影,不能幫助他們樹立起在語文學習中的自信心,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
1.2 教學的模式比較陳舊
中學語文教學和其他的學科的地位是不同的,語文教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每個同學今后的發展具有很大的鋪墊作用,同樣也會影響他們未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作為一名中學語文老師,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授課方式,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上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充分提起學生的學習和討論興趣,針對他們不懂的地方或者一些薄弱的環節和知識進行重點的訓練,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
比如一些老師在教授古詩《江雪》的時候,不僅是分析這首詩講的內容是什么,同時還邀請一些繪畫比較好的同學結合每句古詩的內容在黑板上進行作畫,同學們從畫中體會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內涵意義。這樣學生不僅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也能鍛煉其創新性思維。我國現在存在相當一部分教師僅僅停留在將古詩的含義講授給同學們,而不深入的探討每句古詩背后所隱藏的詩人的情感,這樣不能促進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同時思維也有一定局限性,禁錮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 提升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措施
2.1 抓緊課堂的學習時間
語文教學的方面有很多,其中教學內容的質量要比數量重要,我們應該著重關注教育過程之中的教學質量,不要一味的貪圖多講知識而忽視了實際的情況。教師應該在每個教學單元之中選取一些重點的課文作為重點講解的部分,讓學生通過學習這幾個方面的文章知識,從而可以將學習的方法運用到其他的知識上來。此外,語文教師可以靈活的安排課堂的教學時間,確保每位同學的學習效果,減少因此趕上教學進度而出現的教學失誤。教師在對文章進行了篩選之后,就可以將重點的知識進行擴展,舍棄一些不重要的知識,明確各個教學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之中,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最為重要。如果僅僅是教師進行課程知識的講述,那么教學的效果很難得到提升和落實。因此,語文的學習應該培養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鍛煉他們的閱讀和速記等能力,這樣能夠快速的對文章有一個了解,之后再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學生了解鞏固相關知識點。學生不斷的豐富自身的語文知識,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最終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語文學習的成績也就隨之提升。
2.2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學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才能更好的完成。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該通過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課堂上的參與水平,將學習的氛圍更好的營造出來。這樣可以方面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增加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的教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是相同的,只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才能更好的將語文知識學習到自己的大腦之中。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主導優勢,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利用課堂上的時間。一般來講,一節課的成效如何,還是要看學生的參與程度以及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
2.3 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實踐
在農村地區進行中學語文的教學,可以提升邊遠地區人們的素質,改變當地落后的生活環境。雖然農村的現狀給語文教學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但是只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更多的關注,同時也采取一些激勵性的措施,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反應,也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予以肯定,這樣才能提升同學們的積極性,最終幫助他們更好的實現學習的目標。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展示學習成果時,能夠對自己充滿信心,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成就,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最后也就更樂于學習語文知識。
3 結語
總之,我們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應該通過一些比較新穎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可以獨立思考,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知識,最終促進學生的全方面自主發展。在新的教育形勢之下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提升農村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南宏師.農村中學運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6):13-14.
[2]耿世濤.語文有效教學的幾個誤區[J].語文月刊:學術綜合版,2012(6):15-16.
[3]顧若愚.情感:中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基石[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