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學觀念不斷的轉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學的發展。體驗式教學可以將學生自己的感官體驗和作者的情感思想聯系,從而獲得獨特的感受和知識。基于此,本文提出社會、教師和學生的多方面力量的探索,體驗式教學將會在教學起到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 體驗式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89-01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前提。新課程標準要求重新改變課程理念、目標,在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都是非常強調學生自己去感受、體驗和理解。語文閱讀的就是通過讓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交流、對話,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和體驗,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體驗式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去感受和體驗,這樣學生自己才能夠有著深刻的理解、記憶,使得學生可以和作者之間進行情感的交流,感受作者寫作的目的。因此,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體驗式閱讀成為當前一線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
1 體驗式閱讀內涵
閱讀是人認識世界和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閱讀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素養。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需要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文本,在閱讀中自己去調動自己的知識理解、領悟文本的內容,形成自己獨有的感受。體驗式教學可以促成學生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因體驗式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教育者引導學生用全部的心智去關注、感受、理解、品評閱讀文本,并結合自己的體驗,把原本陌生的、外在的、閱讀對象變成熟悉的甚至能心智相融的語文教學活動。
體驗式教學具有四個特征:第一,體驗性,體驗式教學從字義理解就是要體驗,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要求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方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閱讀中;第二,學生是主體,體驗式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負責引導學生自我去感悟和體驗,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有所收獲;第三,知識和情感教育相統一,體驗式教學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可以促使學生情感的體驗,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第四,高效性,教學方式的靈活,學生容易接受,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2 當前體驗式閱讀教學的問題
體驗式教學是新課改下提出的,在一些學校中實行,但是收效并不是很好。目前存在的問題為如下幾方面。
2.1 教師問題
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還有提高學生的成績,任務是比較重的。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很多,比如升學壓力、教學壓力,使得教師不敢在在閱讀教學進行大的嘗試和改革。因為一旦出現成績不理想,教師的責任很重。另外,教師的個人素質問題,新教材、新教法,教師不能掌握要領,不知從和著手,教學方法、表達方式運用不當,學生的興趣無法調動起來,自然無法有效進行體驗式教學。
2.2 學習問題
初中階段的學生,為了追求升學率和好成績,很多教師占據了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學生的課外時間很少,根本無法去進行課外閱讀。語文閱讀又是屬于需要大量的閱讀,日積月累才能夠有效果,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因而體驗式閱讀的推行存在很大的難度。
2.3 教學條件的問題
目前在中國雖然實行義務教育,但是各地教學的水平、教學條件差距還是很大的。很多西部的農村中學的教學條件很差,多媒體教學教室少,進行多媒體教學也少。教師沒有機會去運用多媒體帶學生進行閱讀,無法讓學生感受到聲音、畫面等,無法營造出情感體驗的氣氛。體驗式閱讀教學推行收效甚微也存在的這個客觀條件的限制。
3 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策略
初中語文體驗式教學要想真正在學生中產生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最主要就是解決一些問題,為教師、學生營造出一個氛圍,創造出良好的客觀條件。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手。
3.1 課堂外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新課改的理念和想法都是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知識,對學生是有益的,為了體驗式教學的推廣,教育者就要教師和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育體制,讓學生和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體驗是教學。同時,也要提高教學的投入,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優質的教學條件。只有這樣,體驗式教學才能真正在一些中學進行推行,教師才能真正去運用體驗式教學
3.2 教師要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
教師要提高的自己的個人素質,積極去研究新教材、新想法,把握課本的實質,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閱讀。教師在課堂前,要對整個課堂進行設計、組織,引導學生注意哪些關乎社會、生命等有價值的點去挖掘。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評價,去指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然后學生自己在此基礎提出自己的情感和評價;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之間互相交流,讓學生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教師在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性評價,使得學生更有興趣去體驗。另外,教師可以多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在問題中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改正自己。
3.3 多種方式體驗
初中生正是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的時期,可以采用多種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更有興趣去體驗。比如,采用創設情景的方式,在語文教學中,很多內容離現在的社會比較久遠,那么就可以利用圖片、片段去讓學生感受那個時代,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使得自己置身在那個時代里,從而領悟到隱藏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都是文學作品,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演繹角色,對于人物將會有更深的理解。表演進入課堂,既滿足了學生的獵奇心理,又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學生通過演繹角色,增加了對角色的體驗,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另外,可以讓學生在朗讀文本,教師利用朗讀的聲音、表情、神態等進行誘導,使得學生融入那個環境中,進行體驗。當然,還有生活體驗、評價體驗等方式。
體驗式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效率,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閱讀能力。因而,教師和學生之間要多互動,多交流,在其中去感受、去體驗,才是體驗式教學真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霞.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探析[J].教師,2013(9):51.
[2]李佛秀.初中語文的體驗式閱讀教學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2(11):128.
[3]晁艷秋.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3(6):57-58.
[4]張便如.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J].祖國:建設版,2013(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