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從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加強英語口語訓練,實現英語學習的本位回歸的兩個具體途徑:將課堂作為口語交際的主陣地;借助多種手段,加強口語訓練。
關鍵詞:高中英語 問題 改革的必然性 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95-01
1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高中英語教學表現出了明確的“功利傾向”:重語法和知識點的掌握,重視應試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英語運用技能的發展,弱化了口語交際訓練。這種教學方向導致大部分學生具有很強的英語能力,高考能達到100分甚至120以上,卻不敢也不能用英語進行順暢交流,這是“啞巴英語”的典型表現,也是應試教育下英語學習的最大悲哀:語言學習不是為了交流、運用,卻是為了應付考試。有一項關于高中生學英語目的的調查,其中百分之六十二點五的人坦誠自己學英語就是為了“應付升學和考試”。師生在特定的教育環境下不謀而合,認同了這種教育方式。這種英語教學導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學生進入高等學校后,如果選擇了英語專業,很多人的需要從發音學起,基本等于從零開始。大部分學生在十二年的基礎英語學習中,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而實際的英語運用能力卻低的可憐,嚴重背離了教育部門開設英語課程的初衷,也有悖于學生的發展需要。
2 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性
隨著北京高考改革措施的出臺,人們發現改革開放后一路向上發展的英語學習出現了拐點:英語高考分值首次出現了下降,且下降幅度較大,且要加強英語聽力的測試。這向我們傳遞著一個重要的信號:英語學習方向要發生重大的變革,由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即應試學習時代結束,未來開啟的是一個實用英語的學習時代。這是英語學習的必然方向和最終歸宿。人們投入寶貴的時間和巨大的精力學習英語,是為了將其作為一種交流工具服務工作、方便生活,適應將來全球一體化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英語教師要做到未雨綢繆,對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進行研究和預測,并積極設想可能出現的教學改革、教學方向的轉變,嘗試著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真正轉變,以適應新的教學形式的需要。
3 高中英語教學要注重口語交際訓練
中國人學英語的最大目的是為學習、工作與生活。英語是國人了解西方科技發展、先進思想意識形態的重要工具,在學習和工作中被廣泛應用。這方面的需求,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目前的英語學習中,這部分最到位,無需進行太大的改進。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地球村”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國人與外籍人士的交流機會也會越來越多,合作領域也會越來越廣泛。英語也會成為一部分人工作的必須語言。他們在交流中使用口語,書本上合乎語法規律的中規中矩的表達反而顯得機械、拙劣,難以確切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我們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口語交際、在特殊語境下的實際運用等,因此,這部分學習應該成為我們下一步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那么,我們通過哪些方式來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呢?
4 將英語課堂作為訓練口語交際的主陣地
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師,都是有本科以上的學歷,也都經過專業的口語訓練,具有以英語組織課堂、與學生交談的專業能力。教師要實現全英語組織教學和授課,無須擔心學生聽不懂影響授課結果。學生從教師的授課過程中,接受、學習語言信息也是英語學習的一部分。當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時,要求學生必須使用英語。如果學生出現不能正確表達的情況,教師或學生給予糾正,直到能夠自如表達為止。也許這個過程看起來有些浪費課堂時間,但是當學生掌握了課堂的交流用語后,我們的課堂教學會顯得順暢、和諧。由于課堂交流具有隨機性和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表達內容十分豐富,要求學生有極強的隨機應變能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在交流過程中,出現表達錯誤不可避免,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這種錯誤資源,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比如,當學生錯誤將“Excuse me,sir!”錯說為“Excuse me,mister!”教師就要向學生介紹“sir”和“mister”的用法區別;當學生面對別人的“You can’t change the past.”回答“Yes”時,要向學生介紹“Yes、No”在具體語境下的不同意思,讓學生的表達更準確。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確立一個主題,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體進行談論。在這個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可能用口語進行交談,防止背誦書上的句型,那不是真正的口語交際。比如,學生一想到否定句馬上想到be動詞、助動詞后加not,而忽略了No在口語中的廣泛應用,習慣用“no smoking、No problem、no reason、no climbing、no eating or drinking、No photos”等更簡潔的口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學生盡可能使用生活用語,級提高學生的會話能力。
5 借助多種手段加強口語訓練
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生的學習也會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英語學習會呈現出社會化的趨勢,英語學習會從學習英語知識轉向學習使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學習也會擺脫課堂的局限,形式會更加靈活、更加貼近語言學習的實際需要。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家庭、社區、社會資源和現代化媒體資源,實現學習的多樣化,尤其是口語訓練的多樣化。比如,家庭中有從事和英語相關工作或者英語口語較好的人,就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在生活中使用英語會話、交談,讓英語口語訓練成為一種常態;如果身邊有外籍人士,可以通過日常交往或者結伴出游練習口語交際;很多城市都有“英語沙龍”類的團體,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團體的集體活動,訓練、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還可以通過電視節目、網絡資源等現代化的媒體手段,來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觀看英語頻道的電視節目、原版英語電影,收聽外語廣播等,直接吸收一手的英語語言信息,結合人物的語氣、神態、肢體動作來直觀感受英語口語交際的方式,從而學到地道、符合西方人表達習慣的口語表達。比如,我們在香港電視劇中經常聽到的“Yes,sir!”會被我們作為接受命令的經典的回答語。然而,我們在西方電視劇中卻發現,這句話在正規場合使用的極少,更多的是含有戲謔、玩笑、夸張的成分,在非正規場合使用。當我們發現他們從不用“negro”稱呼黑人,也很少用“black people”,而是使用“the Afraican Americans”,會引發學生對如何恰當使用詞語的思考,促使學生的口語表達更符合英語使用國人們的表達方式。
參考文獻
[1] 王曉娟.高中課堂英語口語交際訓練模式之我見[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2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