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即將過去的2013年,旨在“挽救”漢字書寫危機的央視首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打響了“漢字保衛戰”,喚起了全民文化自檢,引發持續關注和熱議。在這次漢字聽寫大會中我受益匪淺,對識字教學有了自己的認識。下面我結合本教育管理中心實際談幾點有關識字教學的粗淺看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 識字方法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163-02
央視首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喚起了全民文化自檢,引發持續關注和熱議。代表我省征戰《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白銀市平川區種田中學代表隊5名學子,在復賽第六場比賽中,和吉林省、天津市、江西省的15名選手同臺“競技”,不畏強手,取得了小組排名第二的好成績,給現場編導和全國億萬電視觀眾帶來了一個意外驚喜,得到了省市區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白銀市平川區種田中學代表我省參加中央電視臺首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并且是本次比賽中唯一的鄉村中學代表隊。在名校云集的央視舞臺上,種田中學毫不畏懼,勇敢擔當,積極組織參賽,一舉奪得了小組第二名的驕人成績。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怕吃苦,平時加強識字教學,重視積累漢語知識,系統訓練、持之以恒的結果。同時也充分說明了該校多年來注重并堅持漢字特色教學所積淀的實力體現。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這次漢字聽寫大賽中,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下我個人對識字教學的一些簡單認識和見解。
1 識字教學前緊后松,虎頭蛇尾,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
近年來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我們教育管理中心一直重視對小學中低年級進行識字教學,說具體一點就是加強聽、說、讀、寫的教學。對此我們喊在嘴上,干到手上,落實到行動上。絕大多數語文老師為了讓學生多識字、快識字、識好字,想方設法地制作拼音卡片,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筆順規則等掛圖,還利用網絡下載課件,制作教具,真可謂花費了大量心思,這些舉措使得識字教學收到了良好效果,識字教學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到了小學高年級,進入初中,由于課頭多,作業量大,再加上傳統應試教育的長遠影響,學生和教師都追求高分數,自然淡化了識字教學,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有時只能交由學生課前預習查閱,教師講解泛泛而過,有時候時間緊了就略過了。另外輔助于識字教學的“田字、方格、寫字、大楷、小楷、描紅”等課外作業隨著年級的遞進逐漸減少,導致識字教學前緊后松,虎頭蛇尾,當然就更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了。漢字是語文學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是由一輩輩傳承下來的,我們有理由去認識掌握它,作為師者、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有責任去宣揚我們的漢字文化,始終如一的重視漢文字,重視識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 識字教學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
近年來社會中“重英語、輕母語”的傾向飽受詬病。一方面,我國當前的考核體制把英語地位拔得過高,全民“英語熱”持續不退,英語地位不斷提升,成為強勢學科;另一方面,母語教育卻遭到輕視,特別是奧運會之后,人們普遍認為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對英語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遠多于漢語,再加上留學生的增多,英語備受重視,很多留學生的英語水平要高于漢語,這就導致現在國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普遍認知度不夠,寫不好字,寫錯別字,提筆忘字的現象也日趨嚴重,社會上“救救漢語”的呼聲日漸強烈。聯系以上實際,對照種田中學的具體做法,我們越發感到我們對識字教學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特別在識字教學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上仍需下功夫。下面以兩則實例進一步彰顯種田中學在參加《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前前后后備賽的吃苦精神以及他們平時的辦學特色,同時也啟迪我們進行深刻思考,不斷完善和重視識字教學工作。實例一、張曉斐是5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小選手之一,她給自己制定的復習計劃是“每天看一百頁以上的《現代漢語詞典》,老師發的資料,當天發的必須當天看會”。張瓊說,她晚上十一二點睡不著覺,會回憶一天學過的內容,早晨五點多就起來,開始看生字學生詞。全部住校的他們—— 每晚只睡六個小時,擠在二十個人的宿舍里,打手電筒學習生字、生詞,卻只吃方便面、大餅—— 發奮努力,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狀態刻苦備賽,力求不漏掉一個生詞。在列車上和住宿地,心情既激動又緊張的選手們也一刻沒停止過復習字詞,還互相出題、互相提醒。實例二,種田中學在日常教學中挑選有特長的教師任寫字教練,收集并運用好書法寫字教材,印制書法作業本,每學期舉行一次寫字作業、讀書筆記展評和作文演講等活動,在校期間每天開放班級圖書角、圖書閱覽室和讀報室,每班每周必修一節寫字課,開辟書畫室、展覽室,每個學期、寒假暑假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晚自習的第二個課時是課外閱讀時間……從2008年起,種田中學組織全校師生大力開展漢字書寫和讀書讀報活動,逐步走出了一條符合貧困山區和學校實際,既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又能培養學生良好書寫、閱讀習慣,有效提高學校育人水平的特色教育新路子。
3 識字教學要注意挖掘其廣度和深度
識字教學并非一朝一日之功,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單純局限于語文學科,也不單純局限于學校內部,它滲透到學校的各個學科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學生在日常生活壞境中也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例如各個商店、物品包裝以及商品廣告上,還有一些課外閱讀的書籍中,都會出現很多漢字,學生們只要留心觀察,隨時隨地學習識字,日積月累,掌握的漢字也就相應增多了。此外還要求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1)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抓好小學中低年級識字教學外,還要注重高年級和初中識字教學的鞏固和銜接工作,除了教好學生的課本知識,還要培養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2)進一步做好校內外的推普工作和識字教學的宣傳動員工作,校內要有宣傳專欄,校外要有墻頭標語,校內、校外要讓墻壁會說話,時時刻刻無聲的警示和啟發學生讀書、看報、寫字、作業都要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3)各學校要象種田中學一樣長期堅持寫字教育教學活動,積極組織全校師生參加縣、市及全國的各級各類書法、漢字聽寫及語言文字和規范漢字活動,帶頭推廣普通話,帶頭不寫錯別字,不寫不規范的字,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理解字義,積累漢字詞匯,充實母語基礎。(4)象種田中學一樣,積極號召、發動和組織全校師生大力開展漢字書寫和讀書讀報活動,逐步走出一條符合貧困山區和學校實際既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又能培養學生良好書寫、閱讀習慣,有效提高我鄉辦學育人的特色教育新路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多地相繼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據北京市近日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而言,擬定從2016年起語文學科分值將有所變化,由150分提高到180分。是啊,語文分值確實該提高了,語文這一基礎學科確實也該引起重視了,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改變目前重視英語教學,忽視母語教學的現狀。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指出,“現在母語學習普遍不受重視,語文教學已經被邊緣化。”因為語文素養的提升不僅要靠廣泛地聽、大量地閱讀和講解,還要靠不間斷地寫字和練筆。一句話,語文知識需要長期積累,很難依賴“短促突擊”的復習去提高考分,許多學生甚至認為語文學不學都差不多,反正能讀書會看報就行了,這種觀點勢必影響學習語文,甚至放逐語文,擠掉本該學語文的時間給英語或其他“好拿分”的學科。有的學校甚至公開要語文給其他學科“讓路”。適當增加語文分值,將有利于恢復語文應有的地位,讓全社會重視母語教育。只有重視母語教育,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自然而然地就一定能夠成功;只有重視母語教育,語文中的聽、說、讀、寫教學就不至于前緊后松、虎頭蛇尾,當然就更不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了。同時還告誡我們在當今信息時代的喧囂中,絕不能忘了文化的根本。
識字是我們學習漢文化的基礎,它會影響到我們的溝通交流,直接關系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掌握不好會鬧出笑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蘊藏著各種識字教育因素,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校內校外進行識字教學,有針對性地將識字教學引向生活,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漢字。
參考文獻
[1]苑曉紅.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識字教學[J].成才之路,2009(23).
[2]李曉紅.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識字教學[J].中小學電教,2012(6).
[3]王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興趣培養問題[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21).
[4]孟慶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