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提高中學生數學素質,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我們在吸取他人經驗的同時,要敢于突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探索、創新,掌握新的教學基本功,為最終提高新課程的教學而努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 素質教育 教育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193-01
時代在前進,教育在發展,在由應試教育轉化素質教育的今天,為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找到一條切實使學生打好數學基礎,在課堂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把握教學的基本要求,強化高中數學教育的理念,即并非一味的注重結果,在鋪墊基礎的同時,應該引導和培養學生思考意識的行成,重視教學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生的能力。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提自己的看法。
1 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德育教學在高中教育中占首要地位,這是無可非議的,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注重數學與實際的聯系,更加注重數學的趣味性,也更加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適時滲透德育;提示數學底蘊,引導學生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發掘美學因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但是,教師要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持之以恒,防止牽強附會。
(1)我們在數學課中,如果只局限于抓數學內容的落實,那就抽去了辯證唯物主義這一本質的屬性。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最典型的就是待定系數的相關知識,待定系數充分反映了已知與未知的矛盾轉化過程,例如:在函數y=f(x)概念教學中,筆者與學生探討當x固定時,f(x)便是函數值,而當x在定義域內變化時,f(x)便是函數了。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還能讓學生體驗到事物間的種種辯證關系,學會用辯證的觀點,觀察、分析事物,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環節不同,思想各異,數學課的導入方法很多,創設情境的角度不同。在介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解法時,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簡到繁的思想方法。通過特殊問題,推理論證,得到一般形式。因此,我們所設計的教學情境,應與本課堂的教學內容有關,只有這樣才能使創設的問題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從而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使創設的問題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改的理念。
(3)利用史料激勵進行德育教育。運用數學史實、數學家的事跡激勵學生,促其積極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質的教育方法。能激勵起學生由衷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激勵了他們立志為獻身于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奮斗的民族情。因此教師應寓德育于數學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這樣就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 教師自身的素養
教育是國之根本,我國實行人才強國戰略,建立人力資源強國,關鍵在于發展教育。新課程的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要不斷自我揚棄、勇于開拓創新。而我們教師應該著力探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活動的新途徑和新辦法,一般而言,具備健康心理素質的教師能夠正確認識評價自己,注意為人師表,關心愛護學生,性格開朗,順境不傲慢,逆境不消沉,處理問題果斷穩妥,不斷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從而實現從統一規格的教學模式向個性化教學模式的轉變,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這樣學生在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樂學會學。堅持教學民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角色應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民主的師生關系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倡導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表現的欲望,保護學生創造的渴求。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狀態,才能敢想、敢說、敢問,這樣做,既能把知識與思想的種子播種在學生的心田,勇于創新又能把學生領進華美的數學殿堂,使學生逐步養成創造性思維習慣,讓創新成為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只有努力提高高中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才能壯大教師隊伍;只有壯大了教師隊伍,才能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學生,消除學生過分依賴于老師講授的被動學習狀態,最終達到教與學活動和諧統一的發展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3 注重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的產生與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人類對自身學習活動長期探索的結果,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高度。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自主學習只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才能完成,讓學生積極地自主學習和交流是每節數學課的靈魂,在教學中創設和諧友善的教學氛圍,能使他們樂于參與。因此,我們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圍繞探究的問題,自己決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探究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1)激起自主學習的興趣,鼓勵自主學習,在新課導入時教師要切忌直奔主題,面對新的教學內容,學生一般都會產生抵觸、恐懼的心理。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某種程度上也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2)每一節課要向學生展示教學目標,明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讓學生把握好自主學習的方向,因此教師在一定的知識高度下,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避免學習的盲目性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自主學習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學生通過創新性的課堂學習活動及課外活動,實現自主性的發展。教育從某種意義上是用過去和現在的知識教育成長中的學生,而目的是服務未來。但是自主學習也并非一味的放松自主,這都是極端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數學興趣。
4 結語
人貴在創造,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需要,讓我們共同從課堂做起。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實現了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在高中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需要,大力推進數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正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只要我們教師注重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能更加靈活的去引導學生的發展,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安曉晶.淺論高中數學學習中思維定勢的形成與突破[J].青春歲月,2011(10):265.
[2]喬榮凝.對中學數學教學的探討、設計與實驗[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1995(Z2):14-17.
[3]王曉芬,劉國學.點點滴滴潤物無聲—— 寓德育于語文教學之中[J].教書育人,2000(19):12-13.
[4]張麗萍,劉春祥.淺析數學素質教育新體系[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