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著眼于兒童生活,把學生帶入到豐富多彩的世界,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生探究問題能力的新課程。教師要想讓學生在作文課堂上言之有物,能“用我手寫我心”,就必須讓學生從封閉的教室走出來,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從而讓學生們在“鮮活”的課堂中深刻地理解生活,積累寫作素材,表達真情實感,增強寫作的實用性和作文講評的欣賞性。
關鍵詞:綜合實踐 作文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202-01
1 綜合實踐,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生活是海,作文是船,船只有航行在生活的廣闊海洋里,才能千帆競發,自由暢通。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著對自我的超越?!遍_放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學校,深入自然、社會,進行參觀、調查等,每一次成功與失敗的體驗都是一個生動的寫作素材,不斷超越原有的作文選材觀。
1.1 走進大自然,感受家鄉美
開展《尋找春天》《秋天的圖畫》等綜合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擁抱大自然,體驗家鄉四季自然之美;開展《醉心南湖》《我家住在還鄉河畔》等綜合實踐活動引領學生領略家鄉迷人風光。孩子們可以通過繪畫、攝影、辦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在心目中把家鄉物化成具體可感的東西。當學生心盈家鄉之美時,思維會特別活躍,有感而發,就自然能用筆描述心中美麗的家鄉,同時也陶冶了情操。
1.2 查找資料,感受家鄉人杰地靈
開展《家鄉名人我知道》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各種資料,了解家鄉名人曹雪芹、管樺、白玉霜、王兆國的成長歷程以及偉大成就。使得學生真切認知家鄉名人,了解典型事跡,感受優秀品質,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此時,進行習作練習,學生對人物的描寫有血有肉,字里行間充滿了感情,繼而還能聯系自己做出真誠的反思,這與以前空洞干癟的習作截然兩樣。
1.3 搜集家鄉特產,體會家鄉風俗
開展《家鄉特產知多少》《開開心心大拜年》《家鄉風俗》等綜合實踐活動時,家鄉的特產、家鄉一些特有的民風民俗,無不帶給同學們許多歡樂。這些都是同學們喜聞樂道的,抓住節日的契機,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體驗到其中濃濃的鄉情親情和勞動人民的樸實情懷,從而不由自主地贊之于筆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必須“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寫作素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們寫贊美家鄉的文章,他們就能表達自如,言之有物。學生的文章才會煥發生命的活力。
2 綜合實踐,注重學生的真情實感
新課程標準在作文的基礎等級中特別強調了感情真摯,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與見解,而班級授課制下的學生恰恰是沒有自己的理念。如給學生一道作文題目“我身邊的道德”,無論是課堂交稿還是課后完成,學生往往胡編亂造。所選取的材料不是“坐公交車時,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我在心里極其矛盾,讓座還是不讓座,最終理智戰勝了情感,把座位讓給了老奶奶,獲得了大家的好評”,就是“放學后,撿到了100元錢,是自己留下,還是交還失主,最后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終于交還失主了?!边@些材料讓人望而生厭。對于此類題目,可讓學生去查找“道德”的定義,然后再進行調查訪問,對象可以是父母、老師、同學、朋友、長輩,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什么事情與道德有關,接著培養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的能力,調查后,再讓孩子們整理資料,這樣,孩子們的選材就會豐富多彩,有的寫“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就是有道德”;有的寫“乘車不逃票就是有道德”;有的寫“按規定的時間釣魚就是有道德”;還有的寫“吃自助餐不浪費也是有道德”。在這基礎上,逐步讓學生形成自己獨特又言之有據的觀點,即有自己的理念,這樣就不會千篇一律了。
3 綜合實踐,讓作文更具實用性
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實際和職業生活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就會與大千世界中的應用文體分不開,如:就職演講、自我推薦、個人述職、自我鑒定、書信、通知、請柬、廣告、總結等。要完成這些作文樣式,就需要作者既要有一定的文字表達的能力,又要有自己感情的投入,還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比如關于廣告策劃的實踐活動,先讓學生收集一些流行的廣告語,評定那些廣告語的優劣,了解廣告語的設計特點,再根據產品的特點為其進行廣告語設計、繪面設計,甚至寫出一份推銷產品的推銷策略書等。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寫得有趣,而且學到了廣告方面的知識,甚至在語言的運用、個性的凸顯、理念的形成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4 綜合實踐,使作文講評課更具欣賞性
葉圣陶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傳統式作文批改的弊?。骸皩W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文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p>
那么,我們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講評作文、批改作文演變成作文欣賞,展示學生才華的綜合實踐活動。如: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從本次作文中選出若干優美詞句,并有感情地朗讀,分小組進行比賽;也可以分小組尋找別組的錯別字、病句,爭做啄木鳥醫生;還可以把本組的佳作配樂朗誦,編成作文選等。使學生在作文評改中變被動為主動,快速提高作文效率。
其實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生活也是作文的唯一源泉,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了解生活,觀察生活,投入生活,理解生活。這樣,不但孩子們有了寫作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還會學會關心生活中的弱勢群體,同情生活中的小人物,感受他人的困難,進而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學生的作文才能五彩繽紛,光芒四射。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一道靚麗風景,它關注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情感和探究。讓綜合實踐為作文教學披上嫁衣,引導學生走向生活、熱愛生活,使學生獲得對生活的真切感受。讓我們的學生真正理解“文為心聲”的重要性,把作文視為自己內心情感表達的需要,讓害怕習作變為快樂習作!
參考文獻
[1]張曾.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小學生習作能力的作文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鄧慧.新課程背景下高年級作文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2012(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