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新課標的逐級普及,不僅給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目標,同時也給小學低年級的寫話教學帶了機遇。可以說,寫話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寫話是寫作的前奏,是高年級寫作文的基礎。只有學號寫話,才能保證順利完成作文,也是寫出好作文的關鍵所在。就此本文針對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進行了必要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寫話教學 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213-01
眾所周知,作文教學一向是語文教學的薄弱環節之一。尤其在小學語文新課標實施之前,因作文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在作文教學觀念上存在一定的偏離,再加上所采用的作文教學方法脫離了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而造成了教師的作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差強人意,導致學生寫的內容空洞、單調等現象。使得大部分老師感到教低年級語文很困難,在進行低年級作文教學中感到很累。
基于以上原因,為了改善低年級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我國出臺了新課標,為小學語文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寫話教學開辟了綠色大道。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不僅減少了作文教學的難度,同時也很人性化的把作,文教學目標分階段分目標進行實施。這樣做可以使得老師明確每階段的教學目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采用分階段實現教學目標不僅符合教學的原則,同時也滿足了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習慣,因此,可以使得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產生寫作的興趣,也就可以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主動性。在下面本文針對低年級寫話教學這個話題,結合本人語文教學的經驗,簡要說說在此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建議,以期更多的專家或者同行們都能夠支持和關系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尤其是寫話教學,共同為孩子們營造更加美好的舒適的成長學習環境。
1 提高低年級寫話教學效果的相關有效建議
1.1 鼓勵學生深入社會,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低年級學生在寫話的時候往往被因沒事可寫,沒話可說所困擾。原因在于小學生的活動空間過于狹小,對生活沒有足夠的觀察和發現,更不用說認識了。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接觸社會,接觸生活,引導學生做有心人,認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兒,體驗生活并用心感悟生活,進而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拓展學生寫話的空間,大量地積累寫話的素材。可以說,觀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有效途徑之一。只有學會觀察,養成觀察的習慣,才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寫話的水平。
當然,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選取學生的觀察對象也是同樣重要的。所以,老師在選擇學生觀察對象的時候,必須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幫助他們選擇其感興趣的小動物、美景或者別致的玩具等等。在學生觀察事物的時候,老師也要鼓勵學生用語言表述出他們自己觀察到的東西,并有針對性或者啟發性地對其進行點撥指導,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述能力,最后要求學生在紙上寫出自己所說的話。
在這樣的觀察訓練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可以在訓練中使得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和技巧,在以后的寫話中,學生就不會感到無話可寫,寫的話也不那么單調空洞,而是有條有理的,最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為以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生活和大自然中處處充滿著寫作的素材,這就需要學生注意觀察、體驗、思考和感悟。所以,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及其形態的變化過程。
1.2 創造情境,引導寫話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就是具體形象思維,他們通過觀察和想象來認知和感知周圍的世界。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實踐,來源于感知活動,并和豐富多彩的具體情境的感知密切相連。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寫話教學中,老師應該適當地創設出一些場景,用場景來誘發小學生的想象,聯想到一些相關的詞語或者句子,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小學生的獨白語言、對話語言以及內部語言的發展。
小學低年級的情景寫話教學應該依據教學目標來創設,進而激發學生的樂趣,激發其好奇心,進而觸發其想象美麗動人的場景。此外,老師要有計劃地、有目的地把學生帶入模擬情境當中去,讓其親身感知事物情境、圖畫情境或者角色情境等等,讓學生在充滿歡樂愉悅,充滿愛的學習環境中,去展開想象的翅膀,去編制自己美麗的故事。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進行如下活動。
首先,創設表演的情境;在低年級的教材中,課文常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很有情趣。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參與創造,進入角色,真正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一旦學生的思維被激活,老師便可趁熱打鐵地引導學生進行寫話訓練。
其次,創設圖畫情境;老師可以結合對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其直觀和形象性的特點,建立圖畫情境,使得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調動學生的寫話熱情。通過制作幻燈片,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具體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加深學生對圖意的理解和內化。
最后,創設童話、寓言情境;有人曾經說過:“杰出的藝術就是想象。”低年級的孩子生性天真可愛,有豐富的想象力。根據孩子的特點,老師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其進行想象寫話。同時,也可以提供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鼓勵學生選擇一景物來畫畫。畫畫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有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抓住特點,在畫畫中消除寫話的枯燥乏味,經過長期的訓練,可以學生寫話的能力呈直線上升趨勢。
1.3 廣泛閱讀,積累素材
有人說過:“寫作的根源在于發現的欲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積蓄,不吐不快。”由此可見,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到生活經驗、知識和經驗的積累量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閱讀面和積累量,并要求學生每日一句,每周一段進行知識的積累,只有學生能廣泛積累,才能在寫作時如魚得水。
2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如果能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興趣,就意味著寫話教學已經成功了一半。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只有把寫話當作樂趣,再加上老師的正確指導和啟發,學生的寫話水平便會不斷的提高,進而為以后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現果.低年級寫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B,2011,24(4):45-46.
[2]南淑敏.給孩子一片絢麗的天空讓他們插上成長的翅膀—— 低年級寫話教學點滴談[J].成長之路,2013,6(9):43-44.
[3]孫小芹.淺議低年級寫話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6(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