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處在青春叛逆期的中學生,在教學中對他們采用情感教學尤為重要,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的滲透能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簡要分析了初中政治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途徑,旨在為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情感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231-01
初中政治教育既講究理論知識的傳播,也講究學生心靈情感的培養。所以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有很重要的幫助,情感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還能培養學生的個性,改善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因此,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滲透情感教學,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使用。初中政治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途徑有如下方式。
1 在語言中流露感情,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
最能打動人心的往往是語言,因為語言是真情的流露,是發自內心的心聲,老師擁有富于感情的語言最容易感染學生,也能在學生身上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說老師僅僅有規范性、邏輯性、教育性的語言是不夠的,還需要感情豐富的語言和表情以及動作。該高亢興奮的時候語言要慷慨激昂,該清新自然的時候聲音要娓娓動聽,該低落難過的時候語調要低沉。這樣富于感情的聲音,很容易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上來,教學效果也就很明顯的提高了。老師要想感染學生,首先自己要融入到課本中,將枯燥無味的教材文字轉化成聲情并茂的情景。舉例子說明一下,例如當講到《捍衛國家尊嚴》這一課時,講到外國人對中國人說“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時,教師應該是憤怒的,激動的,語調自然要慷慨激昂,寓悲憤于語言中,激發學生憤怒的情緒,愛國的心情。當講到新中國的輝煌成就時,老師應該是興奮的、激動的、喜悅的,這樣的情感同樣對能打動學生,師生產生共鳴,學生的學習情緒就會更高漲了,在學習到課文知識的同時,還樹立了正確的情感價值觀,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幫助[1]。
2 在情感教學中開設情景教學
在情景中表達情感的效果是最好的,學生只有真正融入到情景中,才能更好的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情。例如當學習到法律的內容時,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某某貪官貪污被判刑的視頻,看完之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各自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引導學生回歸課文觀點“人人都應遵紀守法”。看完視頻之后,老師可以問學生:某某為什么被判入獄?他被判刑入獄說明了什么問題?學生自然的想到入獄的原因是貪污、違法,說明任何人都不能違反法律的規定的規定。
接著老師再問“怎樣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等問題,最后老師對于今天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俗話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需要遵紀守法,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守法呢?接下來我們學習下一課……就是這樣的情景教學,采用聽覺和視覺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情景,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了,也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從而實現了情感教學的最優效果[2]。
3 扎實教材知識,升華情感
理論知識只有扎實穩固了才能升華為情感,沒有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就不會有情感的升華。但是在今天的教育中,很多老師為了形式的要求,為了使課堂活躍起來,不斷的讓學生自主討論,自由發表看法,不可否認這樣熱鬧的課堂將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但是這樣的課堂同樣也有缺陷,主要是課堂以學生的討論和發言為主,老師沒有總結歸納課文理論知識,學生在熱鬧的課堂中度過,根本不記得主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學生忙于發言,根本沒有與課文緊密聯系,更沒有情感的真實流露,所以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積極歸納課文的要點知識。例如在上到課文《難保三春暉》時,如果只是一味的讓學生討論和發言,學生也許發言比較踴躍,積極講述與父母之間感動的事情,但是學生也只會僅僅停留在講述層面,而忽略了真情的流露,很難讓其他同學產生共鳴。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在閱讀中帶著問題思考,老師的問題可以是“父母為你做的最感動的事情是什么”“我們能做什么來回報父母”“我們為什么要報答父母”,在這些問題的思考和閱讀中,學生既能加深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又能在心靈深處產生觸動,接著再講述一些感人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故事,學生就更容易被感動了,也能營造出溫馨的課堂氛圍了,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的效果也達到了[3]。
4 在情感教學后加強課后實踐
初中政治教學不僅是單單掌握課文理論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4]。所以老師不能只注重課堂教學,還應把注意力放到課外實踐。初中政治教育包含了很多的情感因素,包括愛國精神、樂于助人精神、團結精神、尊師重道精神等,加入教師只是注重課堂教學,難免有有點空洞,學生的情感就很難發揮出來。所以說。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增強情感。例如,在學習到《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一課時,教師在講述課文知識后,要在課后積極組織學生進入社會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增加對世界的認識。學生可以在周末到街坊鄰里或者大街上宣傳文明意識,如不隨地吐痰,要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不踐踏草坪,關愛老人小孩,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等,將這些基本的精神文明建設知識傳播到大眾身上,這樣的活動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了,還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義務勞動,如幫助社區老人打掃衛生,幫助殘疾人士過馬路等,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心靈得到了升華,培養了學生的樂于助人的精神。對于老師來說,也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情感因素的初中政治教學中不能忽視的內容,情感教育應該滲透在中學政治教育的各個階段,老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情感,增大培養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力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最終實現感情與學習的共鳴,將初中政治教育的效果提上一個高度,推動初中政治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錢瑩.淺析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知識經濟,2011,5(5):447-448.
[2]秦登弟.淺談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0,2(16):441-442.
[3]周春燕.淺談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0,2(15):582-583.
[4]高玉群.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教師),2010,3(11):74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