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 分析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 方法: 選擇2013年5月—2013年11月3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8例。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進行治療,對照組中的患者采用口服厄貝沙坦進行治療。兩組患者的療程為一個月。 結果: 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之后,對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兩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使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顯著,能夠有效的控制血壓,充分的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 原發性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4-0056-02
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在高血壓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在90%以上,高血壓能夠影響到患者的重要臟器功能,尤其是對心、腦等重要結構的影響更大,是一些臟器功能逐漸的衰竭,嚴重的會使患者死亡,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文對2013年5月—2013年11月3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3年11月3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兩組患者的原發性高血壓符合相關的判斷標準。并且在發病的過程中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頭昏、頭疼、心悸、周身不適等情況[2]。甚至會出現視力模糊等首發癥狀,尤其是在緊張或是勞累過后病情會加重,一般的癥狀會自行的緩解。在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將36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18例。觀察組采用的是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進行治療。對照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口服厄貝沙坦進行治療[3]。
1.2方法
觀察組中的18例患者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進行治療,每日一次,一日2片,如果血壓不容易控制可以適當增加1片。在對照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口服厄貝沙坦150 mg,每日1次。患者在治療前后要對其進行細致的檢查,明確血糖、血脂等功能情況,將治療前后的效果進行對比。
1.3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3.0處理,組間數據采用卡方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原發性高血壓特點研究
按照國際的標準,當人體內的收縮壓≥140 mm Hg,或舒張壓≥90 mm Hg時,就可以確定為高血壓癥狀。根據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成人的高血壓發病率高達18.8%。對高血壓的控制急需開展,人們對高血壓的了解情況,治療過程以及控制情況都很低,因此我國的高血壓防控任務十分艱巨。我國在高血壓流行情況以及患病率呈現兩極分化趨勢,在城鄉以及民族之間呈現差別。北方地區要明顯高于南方地區,沿海地區要高于內陸地區,城市要明顯高于農村[4]。在性別上患高血壓的情況差別不大,但是青年男性要明顯高于女性,中年女性要高于男性。目前的醫療手段對原發性高血壓的了解還不是很清楚,主要的觀點表現在遺傳與多天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導致原發性高血壓的出現。血壓調節失代償、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在腎灌注減低或腎缺血時激活、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平衡失調、一氧化氮等血管舒張物質生成減少,而內皮素等血管收縮物質增加 ,血管平滑肌細胞對舒張因子反應減弱,對收縮因子的反應增強、胰島素抵抗及缺少運動、肥胖、吸煙過量飲酒、嗜鹽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與高血壓有關。
2.結果
經過對患者一個療程的治療之后,觀察組中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控制情況明顯要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討論
在內科的常見病中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疾病,體循環動脈壓增高使高血壓出現。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對 AT1受體產生不可逆的或非競爭性的抑制,因而減輕血管緊張素Ⅱ的縮血管和促增生作用,降壓時對心率影響很小。在進行血液透析的時候對于74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使用的藥量最低位75mg。經過上述研究之后,在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使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兩組患者在對比中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具有很多的優點,對血糖、血清等生化指標的影響較小,不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患者在停止服藥之后也不會容易出現血壓的反跳現象。在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中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艷紅,任浩洋. 厄貝沙坦片和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病療效觀察[J]. 解放軍藥學學報,2010,23(5):382-383.
[2]孫寧玲,荊珊,陳捷.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復方片劑治療中國高血壓病患者的達標率分析[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23(7):618-620.
[3]郭繼紅 ,李玲.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72 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1):7723-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