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研究小骨窗血腫抽吸術的治療方式,探究此種臨床治療方式對慕上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搜集診斷依據和臨床治療效果,為日后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方法: 選擇2011年2月—2012年11月來我院就診的慕上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共計65例,這部分患者主要是采用小骨窗血腫抽吸術來進行臨床治療。除小骨窗血腫抽吸術以外,另選擇采用傳統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此類患者65例作為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果: 觀察組采用小骨窗血腫抽吸術臨床治療以后,其手術時間和術中失血量均明顯減少,進一步保證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另外,在術后8個月,采用GOS來評定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觀察組的優良率達到了75.2%,對照組的優良率僅有51.0%,充分說明小骨窗血腫抽吸術比較適合治療慕上高血壓腦出血。 結論: 通過在臨床治療上應用小骨窗血腫抽吸術,不僅將手術損傷降到最低,同時提高了慕上高血壓腦出血的治愈率,患者在術后的恢復較好,今后可以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高血壓:腦出血:小骨窗: 療效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4-0080-02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引起的腦實質內出血,多數情況下,這種疾病發生于基底節、丘腦、腦葉等慕上區域。此疾病的特點在于發病時間短、病情重、對患者身體傷害大等特點[1],而且慕上高血壓腦出血的死亡率非常高。本文主要研究小骨窗血腫抽吸術對慕上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2月—2012年11月手術治療的慕上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總共130例,通過隨機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為65例,主要是采用小骨窗血腫抽吸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共有65例,主要是采用傳統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進行治療。在觀察組當中,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5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30歲,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5歲。男性患者占有33例,女性患者占有32例。在對照組當中,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8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32歲,年齡最大患者為74歲。男性患者為35例,女性患者為30例。
1.2 方法
1.2.1 小骨窗血腫抽吸術
觀察組患者主要采用小骨窗血腫抽吸術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首先,根據術前的頭顱CT結果,對患者的血腫部位進行科學定位,選擇最接近血腫中心的皮層位置,做頭皮6cm—8cm直切口,用后顱窩牽開器牽開,暴露露骨窗。之后,用電鉆鉆一孔,應用銑刀銑開直徑大約為3cm的大小骨窗。采用“+”字剪開硬腦膜并懸吊[2]。整個手術過程中,必須嚴格在血腫腔內進行操作,避免過渡牽拉,或者是盲目的電凝、吸引。采用小骨窗血腫抽吸術要尤其注意將血腫徹底吸除干凈,并且要求抽吸大部分血腫,從根本上達到減壓目的。術后處理按照相關醫學規范來進行。對于出血破入腦室的患者,行單側或者雙側額角腦室外引流術,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當手術結束以后,當天就要對患者進行CT復查,觀察結果。一般情況下,血腫腔內殘留的血腫,會通過引流管注射尿激酶至血腫腔。在夾閉引流管2h以后,才能放開。基本上按照每天2次的頻率來進行。多數情況下,患者如無大礙,在2d—4d內,就能夠完成大部分的引流工作,同時拔出引流管。
1.2.2 傳統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來治療,手術環境同樣為全麻。首先,采用馬蹄形切口,骨窗5cm—8cm×8cm—10cm,星狀剪開硬腦膜并懸吊。與小骨窗血腫抽吸術一樣,必須選擇缺乏血管的非重要功能區[3]。傳統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需要在顯微鏡下,或者是在腦室鏡輔助下,電凝并切開腦表皮層2cm—3cm。徹底清除血腫,如果患者發生活動性出血的情況,主要是通過電灼止血來完成止血工作。在手術結束后,血腫腔壁貼覆止血紗布。要根據患者腦組織塌陷情況,看看是否需要進行骨瓣復位,皮下置引流管1根,逐層縫合患者的頭皮。
1.3 統計學處理
主要是采用SPSS 13.0軟件來處理相關數據,并且進行統計學分析。為保證計量資料的準確性,采用來表示,兩組間的比較主要是采用獨立樣本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的是x2進行檢驗,如果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統計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手術情況對比,主要從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平均手術時間、平均手術失血量四個方面進行對比,如下表:
在術后8個月,采用GOS對患者進行評分,觀察組的優良率為75.2%,對照組的優良率僅有51.0%,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差異較差,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高血壓的基礎上形成血腫,會對周圍的腦組織產生壓迫,而血腫代謝的產物則會直接損害腦組織。當腦組織被壓迫、損害到一定程度時,患者就會有生命危險。目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方式較多,小骨窗血腫抽吸術雖然是其中的一種,但卻是最安全、最高效的一種。首先,小骨窗血腫抽吸術的手術時間較短,避免了患者的大量出血,對患者的康復具有較大積極意義。其次,采用小骨窗血腫抽吸術治療慕上高血壓腦出血,顧及到了患者的自身情況,避免了傳統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出血多、損傷大的情況發生。第三,采用小骨窗血腫抽吸術治療慕上高血壓腦出血的時候,骨窗的直徑多數情況下會小于3cm,同時是在顯微鏡下進行操作,提高了安全系數,對患者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小骨窗血腫抽吸術能夠在臨床治療當中推廣應用,但也要注意到這種臨床治療方式的缺點,例如操作視野較小、要求血腫清除徹底、血管副損傷較多等等,這些難題需要在日后的醫學研究當中,不斷攻破。
參考文獻:
[1]王瀛漪,張煥夫,張希陽.硬通道、軟通道微創技術綜合應用治療腦出血52例臨床療效觀察[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9(01).01-03.
[2]蘇國暉.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43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02-05.
[3]陸遠飛.高血壓腦出血的內科治療及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0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