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和循證護理在產科初產婦護理中的效果。 方法: 以480例順產初產婦為研究對象,按照預先制定的臨床護理路徑和循證護理進行實施。觀察初產婦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達標率、母乳喂養及母嬰保健基本知識合格率、新生兒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合格率、產后尿潴留及乳房硬結腫脹發生情況進行分析。 結果: 初產婦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達標率、母乳喂養及母嬰保健基本知識合格率、新生兒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合格率顯著增高,產后尿潴留及乳房硬結腫脹發生率顯著降低。 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和循證護理活動的程序化和標準化,可有效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升護理服務滿意度,使患者獲得最佳的護理服務。
關鍵詞: 循證護理;臨床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4-0151-02
循證護理其核心是運用現有的最新最好的科學證據為病人提供服務。根據循證護理的3個要素:慎重、準確、明確地應用當前所獲得的最好研究依據,根據護士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病人的價值、愿望和實際病情,將三者結合,制訂完整的治療方案,并在臨床實踐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設計好的護理計劃,它的功能是用圖表的形式來提供有序、有時間、有效的照護[1]。2010年1月至6月,我們對480例順產初產婦實施循證護理和臨床護理路徑,取得滿意護理。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480例2010年1-6月期間入住我院產科的順產初產婦為研究對象(病理產科除外)。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28.0歲;孕周37~41周,平均38.0周。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圖表進行實施。分娩前無心、腦、肺等并發癥,均符合正常分娩指征。
1.2臨床路徑及實施辦法 入院當天當班護士或責任護士熱情接待患者;分娩前一天或當天進行分娩前指導及心理安慰;分娩結束回病房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分娩后第1天;術后第2~4天繼續。
循證護理方法是:①確定健康問題,即分娩的基本知識、飲食、藥物治療、運動療法;②根據問題進行文獻查詢,尋找實證并付諸臨床實踐。通過對產婦實施循證護理,病人健康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護理工作滿意度、掌握分娩基本知識程度均提高,住院時間也明顯縮短。
1.3效果評價
①有效降低了手術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對分娩后不適的承受能力。患者分娩前緊張、恐懼、焦慮、猜疑等不良心理對生產配合的影響及分娩后并發癥的發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護理路徑中分娩前及時向患者講解分娩方式或分娩后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生產的認識,消除了緊張、恐懼心理,增加了分娩后出現并發癥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分娩前學習了對疼痛等不適的心理放松療法,如:疼痛不適時可深呼吸、肌肉放松、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疼痛無法忍受時可應用鎮靜劑,短期、少量應用鎮痛劑不會產生不良后果等,使患者能從容應付。②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護士工作的目的性及主動性,提高了年輕護士專科護理能力[2]。
疼痛、出血、深靜脈血栓形成、感染、尿路感染等分娩后并發癥,由于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使疾病的各個階段的護理目標明確,使護理工作有計劃性、針對性和預見性,提高了護士工作的目標性和主動性,避免了年輕護士因缺乏經驗而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遺漏觀察項目,對年輕護士能盡快適應專科疾病護理有極大的促進作用[2]。③增加了患者參與治療的主動性和疾病的認知程度。以往,患者住院后往往被動地聽從醫生、護士吩咐治療、檢查,許多問題往往是發生后醫生、護士才給予解決,使患者對自己的分娩過程有一種不確定性,心中常忐忑不安,對醫生、護士持懷疑、不信任態度或只相信專家,現在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對疾病、檢查、飲食、藥物作用、康復訓練、治愈標準等都提前告知患者,有疑問及時給予解答,并讓同病房同病種患者互相交流,增加了患者參加治療的主動性,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識。④極大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護理路徑使護理活動標準化、程序化,項目不遺漏[3]。使患者在住院期間生理、心理上處于最佳狀態。使其治療和護理更人性化、更全面、更科學,密切了護患關系,滿意度明顯增高,同時也增加了護士工作的滿意度,調動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以患者為中心,認真細致地完成每日護理工作,優化了護理程序,提高了護理質量[3]。
2討論
循證護理和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分娩圍術期的應用,規范了護理行為,指導和協助了護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圍術期護理更全面、更科學、更人化性,受到患者和護士好評,是一種良好的護理模式,值得廣泛推廣。
正常產婦分娩過程中有很多沒有得到理想的護理。由于產婦分娩過程時間較長,產婦就成為主要管理者。近年來國內一些護理工作者引用了循證護理、臨床護理路徑等護理模式,對產婦實施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循證護理在產婦分娩護理中的應用 循證護理是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護理學科[4]。其核心是運用現有的最新最好的科學證據為病人提供服務。病人入院后給予入院評估,再根據循證護理的3個要素:慎重、準確、明確地應用當前所獲得的最好研究依據,根據護士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病人的價值、愿望和實際病情,將三者結合,制訂完整的治療方案,并在臨床實踐中實施。方法是:①確定健康問題,即產婦對分娩的的基本知識、飲食治療、藥物治療、運動療法;②根據問題進行文獻查詢,尋找實證并付諸臨床實踐。通過對產婦實施循證護理,病人健康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護理工作滿意度、掌握分娩基本知識程度均提高,術后恢復時間也明顯縮短。
循證教育指導方法是:由專科護士對病人進行分娩知識問卷調查,再根據本周講課內容,讓病人解答部分內容,然后發給相關健康教育資料,提示病人帶著問題對照學習,在每周2次的“分娩知識教育與交流”活動中,根據問卷中存在問題,檢查病人接受教育情況,即采取“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5]。在接受為期1個月的健康教育后,設定以分娩知識的基本內容的150個小問題對病人進行1次全面的問卷調查。結果循證教育指導組病人對分娩知識掌握程度較高。以循證護理為指導的健康教育是針對護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查閱大量相關資料,抓住病人最想知道的問題給予詳細解釋,并糾正分娩相關知識誤區,以達到觀念的改變。同時貼近病人生活,鼓勵家庭成員相互支持,督促和鼓勵良好行為習慣的實施,這是分娩知識教育成功的關鍵。
多年來,分娩知識研究的重點之一是圍繞如何減少分娩并發癥這個中心問題,通過評估病人身心存在問題及患處損害程度,提出護理診斷,查閱相關文獻,從而選擇最佳護理依據,實施護理干預,出院時無并發癥。具體方法:①提出循證問題,即對病人的健康最重要、影響最大的護理問題;②循證支持,即根據護理問題系統地查閱文獻,制定相應護理措施;③循證觀察,即了解病人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便于確定適合病人的運動方式;④循證應用,即在循證支持和循證觀察所獲得的信息基礎上,將有效的、實用的、與病人意愿和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措施應用于臨床,改變以往傳統和錯誤的習慣、行為,為病人度身制定護理措施,提供帶有個體特征的護理服務,達到規范化與個體化的最佳結合,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
2.2臨床護理路徑在分娩護理中的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綜合的整體護理模式,使護理標準化,以病人入院到出院期間每天的成效護理作為標準值,其功能是運用圖表形式提供有序性和時間性的有效照顧[6]。依據護理計劃和產婦需求,在查閱資料后,由臨床護理專家、醫師、營養師、藥劑師共同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并在臨床實施中完善。臨床護理路徑以時間為橫軸,以健康指導、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活動、健康教育、出院計劃等手段為縱軸,從入院介紹、入院評估、入院后的各種檢查、治療、飲食的健康指導及自身評估等方面,通過集中授課、個別指導、家庭隨訪等方式進行疾病知識宣教、飲食知識、運動知識、藥物知識以及自我護理常識的指導,并將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貫穿于護理的全過程,幫助病人參與疾病的自我管理。這種新的工作模式已不再是單純執行醫囑,而是以病人為中心,進行多元化、預見性護理。根據病人健康需求,查閱相關資料,結合醫生治療計劃對產婦不同階段存在的不同健康問題和需求,編寫分娩健康教育路徑,內容由健康教育參照時間、具體教育時間、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效果評價、施教者簽名等幾部分組成,護士在根據分娩教育路徑和病人需求從入院到出院的連續、動態,有針對性的反復進行健康教育的評估、教育和評價,直至達到最終目標,保證了病人健康教育的延續性和完整性,使分娩健康教育成為一種制度化、常規化的護理工作。
正常分娩成功的關鍵在于良好的自護行為。為了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分娩健康教育可行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實施方法為:在全面評估病人身體、心理、家庭、社會和文化基礎上制定包括病人家庭在內的分娩臨床護理路徑,通過專科護士向其發放臨床護理路徑教育實施表格,根據病人需要反復講解、評估、教育、評價,直至達到最終目標,這樣可以取得病人理解,并自覺執行。專科醫生對復診病人嚴格按照路徑的內容進行指導,護士長定期檢查健康教育措施落實情況。可見,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克服護理工作盲目性,提高產婦掌握自我管理能力,對控制和延緩分娩的并發癥的發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護理學科的深入發展,真實可靠科學的證據為基礎的護理實踐——循證護理[7]正在開展。同時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使護理從以病人的利益為主,變得更加規范、個性化。將其應用于分娩的臨床護理,在科學和規范的護理理論指導下,使傳統的護理經驗向科學的、規范的護理發展,體現了質量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病人滿意這一宗旨。但其在臨床的應用還需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旭,楊家林.國內外護理新進展[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73-174.
[2]袁劍云,英立平.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5:78-84.
[3]楊桂濤.臨床護理路徑[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1):1-3.
[4]王艷,成翼娟.循證護理學[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4-5.
[5]徐國彬.循證護理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2,13(6):58-60.
[6]雪麗霜.日本對臨床護理路徑管理的研究[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12):547-549.
[7]張宏,朱興春.循證護理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