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高齡患者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營養支持的護理措施。 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營養支持治療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行術前準備、心理輔導、手術配合及置管后護理等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和分析護理效果。 結果: 本組3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營養支持治療,成功率100%。 結論: 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全過程中行綜合護理干預,能提高營養支持成功率,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 高齡患者;胃鏡;空腸置管;營養支持;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4-0174-02
空腸置管營養支持主要是把營養液滴注到空腸內,直接被腸道吸收的一種完全腸營養方法,適用于胃腸功能障礙患者中[1]。但對于長時間臥床的高齡患者或昏迷患者來說,空腸置管操作難度大[2],為此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協助完成空腸置管以營養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高齡患者行胃鏡引導空腸置管營養支持療法及護理配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胃鏡引導空腸置管營養支持治療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在72至83歲之間,平均(76.3±1.4)歲。其中氣管插管患者7例,昏迷患者4例,老年癡呆患者7例,其他2例。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①一般準備。治療前8小時禁食,準備好縫合長線、注射器、手術鉗、鼻腸管、生理鹽水等物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相關物品。術前半個小時行咽喉利多卡因(0.1%)噴霧用藥,術前5分鐘行咪唑安定(每毫克0.06千克)、芬太尼(0.05毫克)靜注,根據高齡患者身體承受狀況適當減少用量,同時對患者進行全麻。②心理輔導。高齡患者由于主要器官功能減退、身體承受能力下降、手術創傷等易出現恐懼、緊張等情緒,為此護理人員要加強患者及其家屬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胃鏡引導空腸置管營養支持的作用、必要性、操作方法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內容,讓患者對該治療方案有一定的了解。同時耐心、客觀的解釋患者疑問,獲取患者的信任,積極配合治療[3]。
1.2.2 術中配合 幫助患者選擇平臥或左側臥,有效靜脈注射后把鼻腸管常規放置到患者胃中,隨后讓患者咬住口墊,把胃鏡插入到胃內,這時把鼻腸管及活檢鉗同時穿過幽門直到十二指腸至空腸的下面,深入為75至80厘米左右。插管完成后行復查確定鼻腸管是夠放置到空腸段,如抽取鼻腸管內少量液體,若該液體為堿性則說明插管正確。完成空腸置管后經由X線確定營養管的位置,把生理鹽水(20毫升)注射到管內,然后慢慢的把導絲拉出(拉出10厘米后部分管會自動形成螺旋狀),之后從胃鏡中把活檢鉗取出。另外在取出胃鏡時,要指導患者合理配合換氣,并觀察營養管情況。胃鏡取出完畢后再繼續拉出導絲,把體內導管有效固定,并記錄營養管外留長度。
1.2.3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及營養支持是關鍵,主要包括:①營養管護理。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完成后護理人員要固定好營養管,避免營養管出現位移、托管等現象,定時檢查營養管位置,并測量及記錄營養管外留長度,取管內的液體行酸堿值檢查,了解其是否在空腸內。另外,每隔3小時沖洗營養管,避免其阻塞,便于輸入營養液。②營養液配置。于空腸內放置營養管的基本目的是為高齡患者提供營養,且營養液成分有一定的要求:腸道易吸收(如高質量的蛋白、維生素)、熱量合適(2000至2500千卡)。根據患者營養現狀(以生化指標檢測為依據)適當的調整營養液量、成分及支持頻率,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營養。③營養液注入。一般而言腸道接受營養物的方式為慢速蠕動,為此需持續經腸道注入營養液,以免引發腹瀉等系列并發癥。通過鼻飼泵1天24小時不間斷的泵入營養液,速度為每分鐘1.5毫升,液體溫度為38至40攝氏度之間;另外分多次(一般為5次)配制營養液,1次約300至500毫升,避免營養液變質。④并發癥預防。空腸置管營養支持療法易出現腹瀉癥狀,主要與營養液配制不當(脂肪太多、纖維素過少等)、注入方式不合理有關。為此除了嚴格按照要求配制及輸入營養液外,還要對患者的大便情況(次數、量及性狀)仔細觀察并送檢,有效預防腹瀉,若不小心出現該癥狀,及時查找原因并對癥處理。
2 結果
本組30例高齡患者均順利完成經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及腸內營養支持,僅有1例患者出現輕微腹瀉癥狀,經對癥處理后好轉。
3 討論
腸內營養具有吸收快、保持腸道粘膜細胞結構完整、感染少等特點,能有效改善患者營養狀態,促進患者預后治療及恢復。空腸置管屬于腸內營養的一種方式,在昏迷、高齡、胃動力功能障礙等患者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它直接作用于小腸,不僅可以讓營養液快速的被吸收,而且可以減輕胃腸道負擔,減少腹瀉、感染等不良癥狀。相關研究表明通過胃鏡進行空腸置管有利于導管順利、準確的到達空腸,減少因反復插管帶來患者痛苦,同時還能防止食管損傷等情況,成功率較高[4]。為此醫護人員要進一步提高空腸置管技術或護理水平,做好置管前、置管操作、置管后護理配合,如術前患者準備、心理輔導及藥物準備,置管中常規操作,置管后重點做好營養液配置、營養液注入、營養管管理、并發癥預防等護理工作。本研究30例高齡患者經精心護理配合后均順利完成空腸置管工作,并成功的行營養支持療法,出現輕微腹瀉1例,主要與營養液配制不當有關,經相應處理后好轉。
綜上所述,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營養支持治療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等特點,置管全過程中給予綜合護理配合,能有效提高營養支持治療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正英.老年患者胃鏡引導下空腸置管營養支持效果[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2(03):188-190.
[2]劉霞.胃鏡引導下放置空腸營養管的配合及護理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01):110-111.
[3]左潁.空腸營養管對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營養支持及護理[A].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2011全國消化內鏡學術大會暨第七屆中日消化內鏡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2011:1.
[4]王莎,袁剛.胃鏡引導下放置鼻空腸營養管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35):3922-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