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兒科用藥咨詢情況,提高藥品咨詢水平和質量。 方法: 整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兒科用藥咨詢記錄,按照咨詢時間、方式、內容、藥物類別等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兒科用藥咨詢逐年增加,電話咨詢增長較快;用藥咨詢內容最多的是藥物用法用量;咨詢類別較多的是抗感染藥物。 結論: 藥師要了解藥物的性味,研究藥物與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為患兒提供適宜、便捷、更易接受的給藥方式;進行健康用藥知識宣教,把藥學咨詢服務、用藥教育延伸進社區,多層次開展藥學服務,來提升合理用藥水平,保障兒童用藥健康安全。
關鍵詞: 兒科;用藥;記錄分析
【中圖分類號】R816.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4-0194-01
由于兒童自身的生理特點,各系統發育未完全,用藥需特別謹慎。加之患兒在家庭社會中倍受關注,患兒家長關于用藥咨詢問題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電話咨詢增長較快,正確的用藥咨詢解答關系到患兒的治療健康安全。我們就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兒科用藥咨詢記錄匯總分析,為進一步做好兒科用藥咨詢工作總結經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藥物咨詢記錄,發現有效兒科咨詢記錄657例。
1.2 方法 按照咨詢時間、咨詢方式、咨詢內容、藥物類別等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咨詢時間和方式 657份完整咨詢記錄中,通過咨詢時間、頻次及電話咨詢頻次比較,發現:兒科用藥咨詢2012年年增長率55.20%,電話咨詢年增長率109.84%;2013年用藥咨詢年增長率74.23%,電話咨詢年增長率132.03%。兒科用藥咨詢逐年增加,電話咨詢增長速度較快,且所占比重較大。說明家長關注兒童用藥安全的意識越來越強。詳見表1兒科用藥咨詢時間和方式頻次比較
2.2咨詢內容 兒科用藥咨詢內容較多的是關于藥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劑量及不良反應等,這與國內大多數文獻報道相似。有些藥物特別是中成藥說明書中未明確注明兒童劑量,或與醫囑所開用法用量不符,造成家長疑惑,這也是患兒家長咨詢藥品用法用量較高的原因;隨著社會的發展,患兒家長對藥品不良反應和用藥效果等要求越來越苛刻,說明患兒家長安全用藥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關注藥物使用過程中對患兒自身健康安全的影響。詳見表2兒科用藥咨詢內容比較
2.3 咨詢藥物類別 兒科藥物咨詢類別較多的是抗感染藥物,其次為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維生素等營養類及外用藥物等。兒童免疫力相對較低,易被病菌侵襲且病情發展快,需及時用抗感染藥物控制病情,加上有些兒科醫師未能嚴格按指征給藥,造成抗感染藥物特別是抗菌藥物存在濫用現象,而且隨著病情好轉家長不知何時減量停藥,因此抗感染藥物用藥咨詢較多;腹瀉和消化不良是兒科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咳嗽氣喘是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因此消化和呼吸系統用藥咨詢也較多;患兒家長對孩子保健意識增強,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類藥咨詢也比較多;皮膚過敏及濕疹等疾病是外用藥咨詢的主要原因。詳見表3 兒科用藥咨詢藥物類別比較
3 討論
隨著我院門診藥物咨詢工作的開展,患兒家長從不相信,到逐漸接受,現在越來越被廣大患兒家長認可。通過藥品咨詢,可增強患兒家長對藥物治療的信心,提高患兒用藥依從性,提高藥師的地位和公眾認知度[1],同時也極大增強了藥師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進不斷完善自我藥學知識儲備,使藥物咨詢工作步入良性循環中。兒童是國家的希望、社會的未來,提升兒科合理用藥水平,延緩耐藥菌株發展,減少藥害事件,對國家和社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用藥咨詢中我們發現:現在患兒家長在關注藥物正確用法用量的同時,更多咨詢如何更快捷方便用藥,減輕患兒用藥痛苦的方式,關注藥物口感舒適度,能否摻在牛奶、飲料等食物同服,藥物與飲食有無禁忌等等。這也提示從事用藥咨詢的藥師,要充分了解藥物的性味,更多注意研究藥物與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2],為患兒提供適宜、便捷、更易接受的給藥方式。
針對患兒家長經常咨詢的問題,我們分類總結歸納,以印發宣傳單、召開專題講座等健康用藥知識進行宣教,把藥學咨詢服務、用藥教育延伸進社區,多層次開展藥學服務[3],提高患兒家長醫藥常識和合理用藥知識水平等,使兒童用藥健康更安全。
此外,我們還嘗試利用網絡進行用藥咨詢,在網上現場解答,同時將咨詢頻次高的問題放到我院網站上并及時維護。
參考文獻:
[1]. 趙新波,侍曉萍,任乃杰等.大連市兒童醫院用藥咨詢服務內容分析及體會[J].兒科藥學雜志,2013,9(14):34-36.
[2].杜維平,林敏,李立紅.兒童用藥咨詢360例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7):920.
[3].袁芳,鄧峳華,金輝等.臨床藥師藥物咨詢記錄分析[J].中國藥師,2013,16(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