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對我站2012、2013兩年來獻血者獻血后的檢驗結果進行匯總分析。 方法: 對檢驗結果進行統計列表。 結果: 2013年不合格人數略有下降,但并不明顯。 結論: 對細微的變化,做了相關的分析,發現與儀器設備、操作者、試劑等諸多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關鍵詞: 初篩;復檢;檢驗結果;有反應性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4-0277-01
獻血者到獻血屋獻血時,需要填寫自愿無償獻血表格,包括自然狀況及一些個人隱私問題,然后要接受體檢醫生的體格檢查及詢問,合格后進入下一個環節——血液的初篩(血型、血比重、轉氨酶、乙型肝炎病毒的快速檢測),結果合格后方可采血,采回的血液要運送到站里進行兩次檢測,(我們稱之為復檢兩次)結果合格后才能放行到其他部門進行處理。
血液檢測的項目包括:ALT的檢測(賴氏法和速率法)、HBsAg的檢測、Anti—TP的檢測、Anti—HCV的檢測、Anti—HIV的檢測、ABO正定型和ABO反定型的檢測。
加樣使用STAR和AT全自動加樣儀,所有病毒檢測均采用酶聯免疫試劑盒,洗板機為TECAN—hydroFLEX和fluido 洗板機,酶標儀為TECAN—sunrise和authos2010,所有檢測試劑均為國家批批檢合格試劑,所有儀器設備均在校準合格有效期內。
ALT的正常范圍≤ 50單位,HBsAg、Anti—,TP、Anti—HCV、Anti—HIV的檢測為兩次檢測,兩個廠家的結果均為陽性則為有反應性;一個廠家結果為陽性,一個廠家結果為陰性,兩個廠家需重新檢測,仍有陽性者則為有反應性;兩個廠家試劑均為陰性者視為無反應性;見以下表格為兩年檢驗結果匯總
2012、2013年檢驗結果匯總表時間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獻血人數的減少,2013年不合格人數略有下降,但并不明顯,尤其是SYP的人數和比例沒有變化。
除了轉氨酶、乙肝和血型這三個項目進行初篩外,其他項目是沒有初篩檢測的,獻血前需要醫生的查詢,除轉氨酶外有反應性的進行獻血屏蔽,現就轉氨酶和乙肝出現不合格結果進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人——是做出正確結果的前提,在血型差錯和轉氨酶不合格比例中,因人為涂型錯誤、填寫表格拿串以及漏報初篩陽性造成的失誤中,占了一定的份額;
2儀器設備—是做出正確結果的關鍵,儀器設備的穩定性和重復性良好是檢測結果可信的前提,初篩時檢測的環境、電壓等諸多因素都會對儀器設備帶來一定的影響,關系到結果的準確;
3試劑—是做出正確判斷的依據,初篩試劑的準確性和特異性直接關系到血液的合格與否,相當的漏檢率是血液有反應性的最大隱患;
面對血液日益緊張的今天,面對血液資源不應有的浪費,我們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來應對,對人員的培訓和監督一刻也不能放松、素質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也要常抓不懈;對儀器設備的常態化運行實行專人專管,清潔維護持續到位,以確保儀器設備的穩定和準確;試劑應選擇有國家批準文號、經久耐用排名靠前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漏檢率,以減少血液的浪費和成本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姚海云,韓雪瑩 ,無償獻血血液檢測結果分析,醫學檢驗與臨床,2010,21(4):26-27
[2]張曉林,無償獻血血液檢測結果分析,西部醫學, 2006(1): 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