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獻血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大多數地方獻血人員構成中均以大學生為主,大學生成為無償獻血的主題,為了推動無償獻血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的目光不能局限于如何將大學生招募來參加獻血,還應著眼于如何保留住這部分獻血者,這是無償獻血招募中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 無償獻血; 招募; 大學生; 宣傳
【中圖分類號】R33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4-0290-02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醫療水平不斷提高, 臨床用血量也越來越大, 只有不斷發展壯大無償獻血隊伍, 才能保證無償獻血事業長期有效可持續發展, 保證臨床上充足的血液供應。高校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 是一個低危的獻血人群,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鼓勵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率先獻血, 為樹立社會新風尚作表率。加強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社會群體進行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和招募, 對發展壯大無償獻血隊伍, 促進無償獻血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具有長遠意義。這也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和人道友愛的精神[1]。
自199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根據各省市無償獻血發展情況來看,輸血界普遍認為高等院校一直是各級采供血機構招募無償獻血者的重要陣地,在校大學生是我國大多數城市無償獻血人群的主體[2]。但在近年來,大學生雖然仍為獻血主體,但總體參與這項活動的積極性有所下降,所以大學生獻血者的招募仍需不斷的探索和開發,筆者就這幾年在招募工作中的心得與體會總結如下。
1 高校學生作為無償獻血招募對象的優勢
1.1 優勢
高校學生屬于低危人群, 符合WHO安全血液的標準。高校學生在入學前都做過健康體檢, 身體狀況都比較健康, 此外學生以學習為主, 生活圈子小, 感染血源性傳染病的途徑較少。再加上大學生獻血動機非常單純, 絕大部分以奉獻愛心獻血救人為目的, 不良獻血者和惡意獻血者很少。
1.2 血液傳染性指標檢測陽性率低,是較為安全的獻血群體
在校大學生生活相對規律,活動范圍基本局限于校園這個范圍,體育鍛煉機會多,自律性強,不良生活習慣少,對生活中危險行為有一定的認識,自我保護意識強,血液傳染性指標檢測陽性率低于一般人群[2]。
1.3 是潛在的重復獻血群體
在校大學生年齡集中在18~23 周歲,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其獻血的可持續時間較長,大學生參加工作后會繼續參加無償獻血,成為一名定期獻血者。有關資料顯示,街頭獻血人群的文化程度分布以高中(含中專) 、大學(含大專) 所占比例最高,從這個調查數據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校大學生是潛在的重復獻血群體[3]。
2 高校學生無償獻血招募理念
在高校開展無償獻血宣傳招募應當用正確的理念引導學生,讓他們從一接觸無償獻血接受的就是獻血助人的理念和動機,為培養定期獻血者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校大學生接受過系統的文化教育,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所以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有參與社會事物的意愿,所以結合這個特點在無償獻血宣傳中要傳遞的核心思想應該是: 無償獻血的重大意義在于“獻血一袋,救人一命”; 無償獻血能夠得到“我不認識你,但我謝謝你”的社會尊重; 宣揚做一個“快樂的獻血者”的愿景。
3 發展高校學生獻血者隊伍的具體措施
3.1 加強宣傳教育, 樹立正確的獻血理念
高校學生普遍年齡18一23 歲之間, 他們思維活躍, 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學生獻血動機單純, 無功利性、投機性、惡意性, 行為自主,有較強的獨立性[4] , 但同時也不易成為固定的無償獻血人群。樹立正確的獻血理念對于大學生日后的獻血觀念及繼續獻血十分重要。要讓“ 科學獻血有益健康” 、“ 獻血拯救生命” 、“我健康、我獻血、我快樂” 的思想觀念, 深人學生心中, 使更多的大學生成為固定的無償獻血者, 為發展壯大無償獻血者隊伍打下堅實基礎。
3.2讓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無償獻血宣傳活動中來
大學生尚未步入社會,但他們有強烈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我們可以通過在大學生中招募無償獻血志愿者,使他們成為輸血事業的一份子,參與到無償獻血工作中來,這樣他們就由被動接受獻血轉變為主動宣傳無償獻血,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我們無償獻血在校園內的宣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和大學團組織及校園社團聯合開展無償獻血
宣傳學生社團的成員都是學生志愿者,因此易于獲得學生的認可,所以高校學生社團在無償獻血招募工作中起的作用是采供血機構和校園管理部門無法替代的。要和他們緊密合作,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和校團委聯合開展無償獻血知識講座,在校園社團的活動中加入無償獻血宣傳的內容等方式都會取得良好效果。
3.4注重人性化服務, 全面提高獻血服務水平
人性化的服務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無償獻血氛圍[5] , 血站應以“ 質量第一、優質服務” 為宗旨, 切實做好“兩好一滿意” 活動, 把人性化的服務貫穿到整個獻血過程中去。如衛生、安全、專業的采血環境, 舒適、高雅、溫馨的休息環境; 科學合理的采血服務流程, 精良的采血器材, 再加上耐心熱情、訓練有素的員工, 相信所有這些人性化的服務和設施定會讓離家在外的學生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讓其感覺其獻血行為是被尊重的, 愉快的獻血經歷有助于他們建立定期的獻血行為。
綜上所述, 高校學生整體素質高, 易于動員招募, 是無償獻血的主力軍。血站要做好招募高校學生、發展壯大無償獻血隊伍的各項措施。無償獻血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它關系到百姓的生命安全、家庭的幸福安康、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保證臨床供血、確保血液質量安全、大力推進無償獻血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這就需要我們明確方向、克服困難,共同促進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無償獻血宣傳知識. 甘肅省血液中心[EB/OL].http:/ /news.sohu.com/2006 -06 -27.
[2] 張清,周延風,高東英. 社會營銷- 獻血者招募新方略[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75.
[4] 茍加明, 劉娟,黎桂菊, 等大學生無償獻血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 2010, 23(6): 47 2一4 74 .
[5] 周惠芳無償獻血呼喚人性化服務[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07.9 (l):8 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