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硝苯地平緩釋片與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高血壓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近年來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硝苯地平緩釋片)與參考組(硝苯地平控釋片),各為40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生化指標、舒張壓及收縮壓情況,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成本。結果:觀察組與參考組治療后24h舒張壓及收縮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谷丙轉氨酶(ALT)、尿素氮(BUN)、天門冬酸氨基轉換酶(AST)、血肌酐(Ccr)等指標與參考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費用明顯少于參考組(P<0.05)。結論:硝苯地平緩釋片與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高血壓均能起到良好的控壓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然而硝苯地平緩釋片經濟成本更低,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硝苯地平緩釋片; 硝苯地平控釋片; 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065-01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國內2億高血壓患者中,1.3億患者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壓,其中3000萬人尚未接受治療,而接受降壓治療患者中僅有1/4患者血壓可良好控制[1],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抗高血壓藥物有著重要的作用。硝苯地平緩釋片與硝苯地平控釋片均為高血壓常用治療藥物,為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筆者對我院近年來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齡46-80歲,平均年齡(60.32±4.51)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7.52±3.44)年;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基層版及國際高血壓聯盟(ISH)制定的診斷標準,接受治療前3天均停止服用降壓藥物,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心腦腎嚴重并發癥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硝苯地平緩釋片(生產公司:浙江泰利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88)治療,每次10mg,間隔12h給藥1次;參考組采用硝苯地平控釋片(生產公司: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40031)治療,每次30mg,每天1次。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后24h對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進行觀察,觀察兩組患者ALT、BUN、AST及Ccr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在療程結束時對患者用藥費用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后24h觀察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分別為(84.32±10.21)mmHg、(131.96±15.77)mmHg,參考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分別為(85.08±11.17)mmHg、(134.92±16.02)mmHg,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后觀察組ALT、BUN、AST及Ccr分別為(26.30±11.85)IU/L、(4.33±1.41)mmol/L、(28.65±12.01)IU/L、(79.66±20.15)Чmol/L,參考組ALT、BUN、AST及Ccr分別為(27.02±12.11)IU/L、(4.63±1.38)mmol/L、(28.79±11.75)IU/L、(80.69±20.66)Чmol/L,兩組數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觀察組治療期間出現1例咳嗽、2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參考組治療期間出現3例皮疹,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觀察組治療費用為(96.35±4.22)元,參考組治療費用為(196.32±15.44)元,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已經成為我國及世界各地重大公共問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近20年來我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明顯增加,嚴重威脅人們健康[2]。有研究顯示,40%缺血性腦卒中及66%左右出血性腦卒中是由高血壓引起[3],因此盡早給予患者治療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硝苯地平是臨床控制血壓的代表藥物,藥物吸收完全,首次使用藥物顯著,然而近年來臨床實踐發現患者在給藥后血壓可出現較大波動,同時極易引起心悸、心率快等不良反應等[4],因此基本被取代。硝苯地平作為一級速率釋放藥物,隨著時間增加,藥物量相應減少[5];而控釋片零級速率釋放,在不同時間點上藥物量均衡,因此具有藥物濃度波動小等特點,然而控釋片的價格是緩釋片價格的2-6倍不等,因此治療成本較高,同時臨床尚無研究顯示控釋片治療效果優于緩釋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各項生化指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不良反應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成本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由此可知,硝苯地平緩釋片及控制片治療高血壓均有顯著效果,安全性較高,然而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成本更低,患者治療依從性更高,可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于紅星,晏明海.依那普利與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高血壓病117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4):146—147.
[2]曹銀洲.辨證分型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高血壓80例[J].中醫研究,2014,2(01):27-29.
[3]趙志丹,屈晨.硝苯地平緩釋片聯合吲達帕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03):39-40.
[4]馬秀玲.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08):28,30.
[5]肖守忠.替米沙坦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高血壓200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