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苯酞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總結治療經驗。方法:選取自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間選擇在我院接收治療4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將40例患者均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兩組,每組20例患者;醫(yī)師采用丁苯酞對研究組的患者實施相應的治療,采用奧拉西坦對參照組患者實施相應的治療,治療一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采用簡易智力狀態(tài)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評分。結果:經過相應的治療之后,研究組20例患者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治療后在MMSE與ADL間的評分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采用丁苯酞治療血管性癡呆疾病療效顯著,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這種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丁苯酞;奧拉西坦;血管性癡呆;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074-01
血管性癡呆( vascular dementia) 是指由人體內的各種血管疾病引起的癡呆,血管性癡呆是一種慢性疾病,該疾病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減退等。相關統(tǒng)計發(fā)現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率近年來有逐漸增高的趨勢,高齡患者屬于易發(fā)人群[1]。在臨床醫(yī)學中對于血管性癡呆疾病的治療,觀點較多,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觀點,在我國丁苯酞( butylphthalide)對血管性癡呆疾病進行治療,是比較常見額治療方法。為探究丁苯酞治療血管性癡呆療效及安全性,現選取自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間選擇在我院接收治療4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醫(yī)師采用丁苯酞對其中的20例患者實施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評價較高,相關的資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自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間選擇在我院接收治療4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將40例患者均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兩組,每組20例患者;研究組患者的相關資料包括:男13例,女性7例,年齡在44~79歲,平均年齡為(43.3±1.5)歲;對照組患者的相關資料包括:男11例,女性9例,年齡在45~83歲,平均年齡為(45.8±1.7)歲,所有患者的病程在在1-3年不等,平均病程在(381.5±3.6)d。上述40例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會制定的《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患者入院后醫(yī)師均采用CT對他們頭部掃描診斷為血管性癡呆疾病,所有患者的MMSE評分均在11~22分之間,ADL評分在39~48分之間;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醫(yī)師采用丁苯酞對研究組的患者實施相應的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口服丁苯酞(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商品名:丁苯酞軟膠囊,國藥準字號:H20050299)0.2g,一日三次,連續(xù)服藥一個月。采用奧拉西坦對參照組患者實施相應的治療,具體用藥方法為:奧拉西坦注射液5g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95%)250ml中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一日注射一次,30天為了療程,1療程結束后停藥;治療一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采用簡易智力狀態(tài)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對患者進行評分[2]。
1.3 觀察指標:
采用簡易智力狀態(tài)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對患者進行治療前后評分,并做好相應的數據統(tǒng)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相應的治療之后,研究組組20例患者顯效15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0%;參照組顯效13例,有效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75.0%,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見表一;相關的MMSE、ADL評分對比見表二。
3 討論
血管性癡呆( vascular dementiaVD) 屬于慢性疾病。研究發(fā)現,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常常與人體大腦內的炎癥反應、腦細胞凋亡等機制相關。相關的白鼠實驗研究發(fā)現,腦梗死疾病、海馬神經元發(fā)生進行性改變是導致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下降的根源[3]。因此,在臨床醫(yī)學中對于VD疾病的治療,首先要關注的就是對腦梗死疾病與海馬神經元發(fā)生進行性改變進行控制預防。
丁苯酞( butylphthalide)是我國研制出的一種新型藥物,相關的研究發(fā)現:丁苯酞對腦梗死病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患者服藥后丁苯酞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本組40例患者中,醫(yī)師采用丁苯酞軟膠囊對研究組的20例患者實施治療,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0,遠高于參照組的75.0%;在簡易智力狀態(tài)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對患者進行治療前后評分對比中,我們可以清除看出研究組患者評分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丁苯酞治療血管性癡呆疾病療效顯著,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這種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馬桂賢,王麗娟.血管性認知障礙的分子機制和遺傳學[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11,14(2):819-820.
[2]劉曙東,劉全生,付紅梅.丁苯酞治療后循環(huán)缺血性眩暈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生,2011,9(9):1363-1364.
[3]李國前,王杰華,楊小霞.丁苯酞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凋亡相關因子表達的影響
[4]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1,27(9):68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