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九味肝泰膠囊聯合促肝細胞生長素對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方法:在西醫冶療的相同條件下,中西組加用九味肝泰膠囊,4個療程。結果:兩組總顯效率比較(P<0.05),在癥狀改善方面中西組優于西醫組(P<0.05), 在TTT、ALT、TB復查中西組優于西醫組(P<0.05),兩組在病毒抑制方面無顯著性差異。結論:九味肝泰膠囊聯合促肝細胞生長素對乙肝癥狀緩解快,肝功能恢復快,對病毒有抑制作用,復發率低。
關鍵詞: 九味肝泰膠囊; 胸腺肽; 促肝細胞生長素; 慢性乙型肝炎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088-0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國的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困難,給人們經濟生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目前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藥物,如拉米夫定、苦參素、干擾素、左旋咪唑等,價格昂貴,在基層醫院應用少。根據基層醫院實際情況,我院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案,總結應用九味肝泰膠囊聯合促肝細胞生長素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收效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病例選自2006~2013年間我院門診及住院的48例中度乙肝患者。診斷依據為1995年5月北京召開的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學術會議制定的臨床診斷標準[1],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將患者隨機分為中西組和西醫組。其中中西組25例,男12人,女13人,平均年齡(32.7±9.2)歲;西醫組23例,男11人,女12人,平均年齡(32.4±9.0)歲。兩組對象在年齡、性別方面無差異,有可比性。
對觀察對象在入院后進行乙肝三系統、肝功能、血清標志物HBV-DNA、腹部B超檢查,血常規及凝血酶原測定,并記錄癥狀體征。化驗和B超工作由我院專職人員檢測。
1.2 治療及觀察評定方法:
中西組和西醫組(對照組)均按常規劑量口服復合維生素B、齊墩果酸片、聯苯雙脂,靜滴促肝細胞生長素100 mg/d和能量合劑,1次/d,1月1個療程,1個月后均肌注胸腺肽10 mg/次,隔日1次,為期3個月,共計4個療程。中西組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口服中藥九味肝泰膠囊( 湖南新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批號 zl03118126.0 )。每日3次,每次4粒,共4個療程。
治療前后后復查肝功、乙肝三系統、HBV-DNA、腹部B超,記錄癥狀體征變化情況。
2 治療結果
2.1 療效結果判斷:
臨床基本治愈:主次癥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且無壓痛、叩痛,肝功能恢復正常,HBeAg、HBV-DNA全部轉陰,且穩定6個月以上;顯效:主次癥狀消失1/2以上或好轉2/3以上,肝脾明顯回縮且無壓痛、叩痛,肝功能恢復正常,HBeAg、HBV-DNA有一項轉陰;好轉:主次癥狀消失1/3以上或好轉1/2以上,肝脾腫大穩定或回縮且無明顯壓痛、叩痛,肝功能較原來值下降1/2以上,HBeAg、HBV-DNA有一項轉為弱陽性;:未達到以上指標者。
2.2 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變化:
治療后兩組患者癥狀體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中西組在乏力、納差、肝區痛、肝脾腫大等方面的消失或改善優于對照組,并且復發率低,中西組臨床治愈3例,顯效17例,好轉5例,無效為0例.;西醫組臨床治愈1例,顯效10例,好轉12例,無效0例。總顯效率分別為80.0 %、47.8 %(χ2=4.11,P<0.05)。見表1。
2.4 治療前后血清學標志物的變化:
中西組HBeAg、HBV-DNA 轉陰率分別為 20 %、22 %;西醫組HBeAg、HBV-DNA轉陰率分別為13.0 %、8.7 %。兩組對象在HBeAg、HBV-DNA轉陰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此治療方案均對病毒復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應用過程中,中西組3例患者出現過低血糖現象,經處理后繼續治療,再無其他不良反應。
3 討論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早期很難發現,在晚期很難治療,所以對中度乙型肝炎患者綜合治療是我們的治療原則。單獨應用一種藥來治療,雖效果理想,但其弊端是復發率高,易產生耐藥性。采用中西結合的方案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中醫認為乙型病毒性肝炎屬熱疫毒邪,既抑制陽氣,又易損陰津,且易入血分,是纏綿難去之疾。病毒侵入機體后,寄居肝臟,日久則郁,氣滯血凝,以致濕熱蘊結于肝,氣機不暢,上不能升達,下不能疏泄,進而郁阻脾胃,出現肝脾腫大、兩脅脹痛、納差、水濕內停、腹脹。針對上述情況,應用九味肝泰膠囊,其主要成分柴胡、黃芪、當歸、白芍、郁金、薄荷疏肝理氣,活血化淤,以糾正氣滯血淤;白術、生姜、茯苓、澤瀉、甘草調和肝、脾、胃,溫脾化水,化氣行水,使蘊熱毒邪隨水而去。藥理研究證明,黃芪、當歸、白芍、茯苓等中草藥均能增強細胞免疫[2],消除或抑制病毒在肝細胞內DNA的復制[3],不易產生耐藥性。同時應用胸腺肽,誘導細胞產生T、B淋巴細胞,進一步增強了機體免疫,有效抑制HBeAg。同時使嚴重破壞的肝細胞經疏泄作用和吞噬作用排出體外,應用促肝細胞生長素修復破壞的肝細胞,促使肝細胞再生,加快了肝功能的恢復,在免疫機制作用下,新生的肝細胞免受HBV的感染。本組研究對象在肝功能恢復、改善癥狀體征方面,中西組優于西醫組,在預后方面,中西組復發率低,效果穩定。所以,九味肝泰膠囊聯合促肝細胞生長素的療法,在基層醫院應用方便,患者住院天數短,經濟負擔小,易于接受,收效良好。
另外,在治療過程中出現3例低血糖患者,推測可能與新生肝細胞對胰島素抵抗減弱所致,還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第五屆全國傳染病肝炎會議修訂.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試行).中華傳染病雜志,1995,13(4):246-247.
[2]劉仲景.柴胡茵陳湯對大鼠氨基半乳糖實驗性肝炎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中醫藥科技,2012,5(4):201-203.
[3]張紹儉.調治祛邪療肝方治療慢性乙型肝炎204例臨床觀察.中醫雜志,2010,41(11):664-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