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肺原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總結治療經驗。方法:回顧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間選擇在我院就診的50例肺原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醫(yī)師隨機將50例患者均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兩組,每組25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鈉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多巴胺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患者用藥兩周后對其實施療效對比分析。結果:治療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病人采用多巴胺治療后總有效率僅為88%,兩組治療數據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在對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醫(yī)師采用低分子肝素鈉對患者實施治療,療效顯著。這種治療方法方便實惠,有助于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建議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低分子肝素鈉;肺原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多巴胺;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093-01
當人體肺部時出現通氣不暢時會導致血流比例失調從而引起慢性缺氧、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肺動脈壓增高,進而引起人體出現慢性肺源性心臟病(Chronicpulmonary heartdisease)發(fā)生[1]。心衰心力衰竭也稱心功能不全,發(fā)病率高,存活率低等特點,該病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生活。患者患病后臨床表現為心臟功能減弱,排血量不能滿足肌體代謝的需要,患者容易出現呼吸困難、水腫等癥狀。在臨床醫(yī)學中對于兩種或兩種以上并發(fā)的疾病治療效果往往低于單一疾病的治療。因此,對于兩種或兩種以上并發(fā)的疾病治療的課題顯得十分必要。為探究肺原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方法,現選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間選擇在我院就診的50例肺原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醫(yī)師采用低分子肝素鈉對其中的25例患者實施治療,療效顯著,相關資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間選擇在我院就診的50例肺原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醫(yī)師隨機將50例患者均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兩組,每組25例患者。治療組患者的相關資料包括:男性11例,女性14例;患者年齡在36~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3.±6.2歲;對照組患者的相關資料包括:男性13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在38~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3.±6.7歲;上述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①胸部壓迫窒息感、悶脹感、燒灼感,疼痛持續(xù)時間一般為1~5min;②會產生虛脫、出汗、呼吸短促、心悸、惡心等癥狀。患者入院后醫(yī)師根據他們的病情對他們進行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結果為:Ⅱ級14例、Ⅲ級24例、Ⅳ級1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20mg、β受體阻滯劑30mg、利尿劑150mg、洋地黃制劑15mg配0.5%的生理鹽水500ml,對患者實施靜脈注射,治療前要注意告誡患者及時脫水,盡量不要飲水。然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鈉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多巴胺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低分子肝素鈉的使用方法為: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鈉(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商品名:海普寧,國藥準字號:H19991400)80 IU/kg配合10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7d為一療程。多巴胺的使用方法為:多巴胺20mg配合10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注射時注意滴速,筆者建議滴速為13-18滴/min,7d為一療程[2]。
1.3 療效判定:
相關的療效評定指標為包括:患者在治療后的7d內,病情癥狀、體征有所緩解判定為臨床治愈;患者在治療后的7d內,病情癥狀、體征出現顯著的好轉跡象,判定為好轉;患者在治療后的7d內,病情癥狀、體征有所降低為有效;患者出現死亡判定為無效[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1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為88%。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 討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Chronicpulmonary heartdisease)的病理變化主要包括:(1)支氣管出現病變導致支氣管粘膜增厚使得管腔狹窄而不規(guī)則;(2)肺泡內的殘留氣量增加,形成肺氣腫;(3)慢阻肺常反復發(fā)作一家肺血管內形成血栓等。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和心力衰竭均為老年人的多發(fā)疾病, 兩者同時發(fā)生十分常見, 且誤診率比較高,在臨床醫(yī)學中采用合理有效的藥物對患者實施治療是治愈疾病的關鍵[4]。
本組50例患者中,醫(yī)師采用低分子肝素鈉對治療組的25例患者實施治療,從治療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25例患者中僅有1例患者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6.0%,遠高于對照組的88.0%;從上述數據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出低分子肝素鈉對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并發(fā)心力衰竭具有較高的療效。
綜上所述,在對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醫(yī)師采用低分子肝素鈉對患者實施治療,療效顯著。這種治療方法方便實惠,有助于提高臨床治愈率,降低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建議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江玉玲.低分子肝素川芎嗪治療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衰的療效觀察[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6,20(5):365-366.
[2]高大龍.低分子肝素鈉聯(lián)合硝酸甘油治療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衰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10):1337.
[3]王吉耀.低分子肝素鈉治療肺心病并心衰療效觀察[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9-43.
[4]唐學義.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其與缺氧關系的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0,20(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