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17-01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發結核病,我國糖尿病與肺結核的發病率均較高,臨床上糖尿病患者并發結核病多見。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結核病,另一方面結核病也容易使糖尿病發生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為探索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本院對收治的80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觀察。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80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為本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治療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42-79歲。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1-80歲,先發現糖尿病者13例,肺結核病與糖尿病同時發現的為27例。兩組間性別、年齡、合并癥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1)肺結核病的診斷標準按2000年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制定的《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2)糖尿病診斷標準按世界衛生組織(WHO)1999年頒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針對肺結初治采用利福平(R)、異煙肼(H)、吡嗪酰胺(Z)和乙胺丁醇(E)為主的聯合化療方案,糖尿病患者采用生活方式干預及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糧。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每日三次口服至靈膠囊4粒。療程9-12個月,強化期3—4個月,鞏固期6-8個月。
1.4 觀察項目檢驗血常規、血糖、肝腎功能、胸部X射線等。
1.5 統計學處理采用x±s表示,統計學處理應用t檢驗。
2 結果
治療組:40例患者接受強化期治療后,糖尿病控制理想的為38例(95.0%),較好控制者14例;痰菌涂陽患者轉陰40例(100%);對照組:40例患者在強化期治療后,糖尿病得到理想控制的為30例(75%),較好控制者10例,痰菌涂陽患者痰菌轉陰者為30例(75%)。糖尿病臨床癥狀好轉率與肺結核病灶吸收率兩組對比明顯,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和表2:
2 討論
肺結核和糖尿病均為臨床常見病及多發病,近年來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例越來越多見。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維生素A使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對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被結核菌感染;血糖增高使血液和組織內含糖量增高,組織細胞內葡萄糖酸、甘油三酯和酮體蓄積,為結核桿菌提供充足的養分和良好的酸性環境;同時糖化血紅蛋白增高能造成低氧血癥,靜脈系統氧分壓增高更適宜結核桿菌生存;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會使肺泡上皮細胞和肺血管細胞基底膜增厚,使通氣血流比例失調、Ⅱ型肺泡上皮細胞和纖維母細胞營養不良和結締組織結構紊亂等變化易于結核桿菌的生長;同時,糖尿病腎病患者機體丟失大量蛋白質,加重機體負氮平衡,使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導致肺結核病的發病危險增高。糖尿病是肺結核的獨立危險因素,但同時結核病導致胰島素分泌量減少,使糖代謝受影響,導致糖尿病的發生;另一方面糖尿病加重肺結核病患者病情、使抗結核治療療效降低,互相促進是二病并發的內在原因。
大量臨床研究證明冬蟲夏草能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力,至靈膠囊是由冬蟲夏草幼蟲分離的孢霉屬真菌(Mortierella SP)經人工培養發酵的菌絲體加工而成,富含蟲草素、蟲草酸和蟲草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成分相互組合,具有止咳、化痰、平喘,改善和調整機體能量代謝的作用,能迅速控制癥狀,改善全身狀況。肺結核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力下降,蟲草制劑能提高機體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作用,改善細胞免疫功能,增加巨噬細胞吞噬、殺滅結核菌的能力,與抗癆藥有協同作用。同時冬蟲夏草能能保護細胞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穩定,并能修復DNA的損傷,保護肝細胞功能,減少化學藥物的不良反應,使機體對化學藥物的耐受性增強。
本研究中兩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經治療均有好轉,其中治療組的肺結核病痰菌轉陰率為100%,糖尿病癥狀改善率為95%,明顯優于對照組75%的肺結核痰菌轉陰率和75%的糖尿病癥狀改善率,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果顯示,蟲草制劑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中,對提高痰菌轉陰率和降低空腹血糖有明顯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