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改良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我們選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聲帶息肉患者104例,將其按雙盲隨機方法分為對照組52例(常規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觀察組52例(改良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將兩組患者手術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術中T1、T3、T5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將改良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方法應用于聲帶息肉患者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程度較輕,具有麻醉安全、拔管快、蘇醒早等優點,對提高手術成功率及降低并發癥發生機率均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改良喉罩;纖維喉鏡;聲帶息肉摘除術;血流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20-02
聲帶息肉在耳鼻喉科是較常見的疾病類型,其是由于炎癥、用嗓過度、創傷及內分泌功能紊亂而引發[1]。發病早期可行保守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時,常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是臨床治療聲帶息肉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因放置喉鏡時,咽喉部位神經豐富,操作時患者應激反應較強烈,為了減輕患者各種不良反應癥狀,以利于術中精細操作,本文選取聲帶息肉患者52,采用改良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進行治療,取得了頗為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們選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聲帶息肉患者104例,其中:男49例,女55例;年齡在21—68歲,平均年齡為45.3±10.6歲?;颊卟∽儾课环譃椋簡蝹?3例,雙側21例。將10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后,沒有顯著性的差異(P均>0.05),其相關數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治療:采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方式?;颊呷⊙雠P位,經口置入雙腔喉罩,向氣囊內注入空氣,使膨脹的罩體同咽喉黏膜較好密合,將接頭與麻醉機相連,當確定喉罩在聲門外圍包繞完全并且聲門顯露清晰后行聲帶息肉摘除術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改良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將普通喉罩的兩條柵欄剪去一側;剪下37號Robertshaw型雙腔管Y接頭連接在ID8.0氣管導管上,并與喉罩及呼吸機螺紋管相連,即形成一個封閉氣體回路。術中采用靜脈復合麻醉方式,經口置入改良喉罩,喉罩不需要插入氣管或聲門內,其他操作方法同對照組。
1.3 評價指標:
將患者術中各時間點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與資料進行分析,兩組計量數據間行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P<0.05作為標準,判斷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中T1、T3、T5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論
聲帶息肉多發生在粘膜的固有層內,纖維鏡下行聲帶息肉切除術,其具有較好的切割效果,在病變組織的周圍可產生組織凝固,對防止復發及惡變擴散均有重要作用[2]。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其利用雙腔喉罩行麻醉時氣道管理,有效預防了血液流入胃內以及嗆咳、躁動的發生,但其需要插入氣管與聲門,術者在操作時,由于刺激強烈,對患者血液動力學影響較大,增加了手術治療風險。改良后喉罩不需要插入氣管與聲門,消除了對喉頭與氣管機械性刺激[3],尤其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患者,術中患者血液動力學檢測指標較平穩,患者耐受性較好,對確保手術安全、順利進行有重要作用。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在術中T1、T3、T5點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程度優于對照組,其與左星等人研究結果相一致[4],這一結果說明了采用改良喉罩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具有麻醉安全性高、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小的優點,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左星.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的臨床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1,09(04):216.
[2]黃順德.全麻纖維喉鏡下聲帶息肉摘除的臨床應用前景探討[J].中外醫療,2012,31(26):112-113.
[3]王園,郭家亮,鮑曉林等.全身麻醉經喉罩電子喉鏡聲帶息肉切除術的應用[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24(09):37-39.
[4]左星.改良喉罩下經纖維喉鏡行聲帶息肉摘除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