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對中西醫結合治療銀屑病的臨床觀察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銀屑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實施西醫治療,實驗組實施中西結合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實驗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相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西醫結合對銀屑病進行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普及和應用。
關鍵詞:中西醫;銀屑??;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21-01
銀屑病又叫做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約占皮膚疾病的1%到5%。該病主要因表皮增生過度所致,是一種慢性疾病,具有較強的復發性?;颊咴谂R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以及丘疹,或者紅斑上存在銀白色鱗屑以及合并瘙癢等[1]。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這也使得銀屑病的發生率不斷上升。銀屑病的病程較長,病情反復,這也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不斷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健康。本院對收治的80例銀屑病患者進行分組治療,實驗組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確切。詳細臨床報道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80例銀屑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包括43例男性患者以及37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為17歲到65歲,平均年齡為(32.2±3.4)歲。病程為2個月到9年,平均病程為(4.1±1.2)年。隨機分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等,均相仿,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臨床上主要實施西醫治療,藥物選擇阿維A膠囊,劑量為每次30毫克,每天1次,口服治療。維生素C劑量為每次0.2克,每天3次。肌注維生素B12注射液500μg。并采用卡鉑三醇軟膏進行涂抹,每天2次。以連續治療8周為1個療程。
實驗組患者在臨床上主要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中藥內服和外洗:
1.2.1 中藥內服:
血熱型患者則實施涼血清熱解毒,藥方為蒲公英30克,生地黃25克,白花蛇舌草20克,虎杖15克,紫草15克,水牛角(先煎)25克,丹皮12克,玄參12克,石上柏15克,白鮮皮15克。大便秘結的患者增加大黃;病程較長的患者增加丹參、三棱、赤芍;咽喉疼痛的患者增加山豆根以及板藍根。
血虛型患者則實施養血祛風潤燥,藥方為雞血藤30克,熟地15克,制首烏12克,玄參9克,僵蠶9克,紅花6克,白蒺藜9克,烏梢蛇15克,生地15克,當歸9克,丹皮9克。兼并熱象的患者,可以增加天冬、知母、麥冬;瘙癢明顯的患者,可以增加防風和白鮮皮。
1.2.2 中藥外洗:
選取120克秦皮,煎煮取汁3000毫升,對患處進行外洗,每天1次。
1.3 臨床療效評估:
采用以下標準對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估:
1.3.1 顯效:患者經過治療,皮損基本消失,消退范圍大于或者等于95%,色素沉著殘留較少。
1.3.2 有效:患者經治療,皮損顯著消退,消退范圍為50%到95%,疾病體征顯著改善。
1.3.3 無效:患者經治療,皮損無明顯消退,或者消退范圍在30%以下,或者患者病情加重。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采用卡方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處理,統計學方法以P<0.05表示。
2 結果
如下表所示:
3 討論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疾病,又叫做牛皮癬。中醫將其命名為“白疙”。銀屑病患者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以及銀屑,銀屑在擦去后存在出血癥狀。其病理機制復雜,病情頑固,其與遺傳因素、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免疫功能紊亂以及代謝異常等均存在密切關系。且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以及生態環境的變化,銀屑病的發生率也在不斷上升,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醫認為[2],銀屑病的發病誘因主要為營血虧損,血熱內蘊,化燥生風,肌膚失養所致。銀屑病主要因內有蘊熱,外感風寒以及風熱,阻于皮膚,蘊結不散而發??;或者因機體蘊熱偏盛、性情暴躁,導致內生心火或者外熱入侵化熱,或者因食用辛辣肥甘以及葷腥發物,導致脾胃受損,郁而化熱,內外邪物集結合蘊于血分,血熱生風而止步;或者因患者機體虛弱,氣血缺乏,或因疾病導致營血損耗,陰血虧虛,生風化燥,引起肌膚失養而發病。
有學者指出[3],對于銀屑病,臨床上單純使用西醫的療效并不理想,需要配合中醫進行治療。本院對于血熱型銀屑病患者實施涼血清熱解毒,藥方中水牛角具有涼血止血以及瀉火解毒的效果;丹皮具有清熱涼血以及活血散瘀的效果;生地和玄參具有清熱涼血;蒲公英清熱解毒;白鮮皮除濕止癢。諸藥結合,具有涼血清熱解毒的效果。而對于血虛型銀屑病患者,則需要實施養血祛風潤燥治療,藥方中的生地以及熟地具有清熱涼血和養陰生津的效果;制首烏具有補益精血的效果;丹皮和玄參清熱解毒涼血;紅花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白蒺藜則平肝疏肝;僵蠶具有祛風止癢的效果;雞血藤補血型血;烏梢蛇則祛風通絡。主要結合,具有養血祛風潤燥的效果。
韓兵[4]在研究中對60例銀屑病患者進行分組,觀察組實施中西治療,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這與本次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結合對銀屑病進行治療,療效確切,值得普及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程秀麗.中西醫結合治療銀屑病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12,28(12):131-132.
[2]王禾,王萍,孫麗蘊.涼血活血膠囊治療血熱型銀屑病的臨床觀察及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03):176-177.
[3]張志明.清熱涼血湯治療銀屑病進行期臨床及實驗室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01):12-13.
[4]韓兵.中西醫結合治療銀屑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9):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