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對應用等離子電切術方式對患有尿道狹窄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將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尿道狹窄疾病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38例。采用常規開放手術方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等離子電切術方式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結果: 治療組患者尿道狹窄疾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應用等離子電切術方式對患有尿道狹窄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等離子電切術; 尿道狹窄; 治療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36-01
尿道狹窄與閉鎖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且比較棘手的一種泌尿外科疾病, 采用腔內手術方式對該類疾病進行治療主要具有可以在直視狀態下進行操作、產生損傷程度輕、可進行重復操作等幾大優點[1]。本次研究對患有尿道狹窄疾病的患者應用等離子電切術方式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尿道狹窄疾病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38例。對照組中患者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4.1±1.8)歲;患病時間1-13年,平均患病時間(4.4±0.6)年;體重水平46-81kg,平均體重(53.9±1.4)kg;治療組中患者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44.3±1.9)歲;患病時間1-14年,平均患病時間(4.2±0.7)年;體重水平45-83kg,平均體重(53.7±1.5)kg。上述三項自然指標兩組研究對象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規開放手術方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等離子電切術方式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在,主要措施包括: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 經尿道插入等離子電切鏡,至狹窄部遠端對狹窄部的具體情況進行觀察,尋找相應的狹窄小孔。對于小段狹窄或閉鎖在直視條件下插入棒狀電極沿尿道的中央于3,9,12點種三個位置直接汽化隧通尿道后,對等離子環狀電極進行更換,從狹窄部遠端開始沿通道四周對疤痕組織進行汽化處理,使狹窄道能夠逐漸擴大, 邊切邊推進電切鏡。氣化功率控制在150W左右, 凝固功率控制在70W左右。對長段狹窄應該首先經電切鏡操作通道置入F4輸尿管導管作引導之后重新放入電切鏡在直視條件下進行相關操作。尿道完全閉鎖的患者應該經膀胱造瘺口放入金屬尿道探條,插至之后尿道抵向遠端并進行相應的擺動,在直視條件下采用桿狀電極頭對準瘢痕組織程度最為明顯的凸起活動的標志處進行鑿洞,使尿道徹底貫通, 然后采用等離子環狀再汽化對疤痕進行切割處理,邊切割邊進行推進止血,使視野保持清晰,并對通道進行充分擴大處理, 使狹窄段的尿道內腔稍大于正常的尿道,切割的具體深度應該以能看到相對正常、易出血的組織為易,對創面進行修整,使之保持光滑平整狀態, 進退窺鏡時沒有任何緊縮感, 并插入F20尿管[2]。
1.3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尿道狹窄疾病治療效果等指標進行對比。
1.4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臨床治愈:癥狀表現徹底消失,尿道形態和排尿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癥狀表現明顯好轉,尿道形態和排尿功能與術前比較有顯著改善;無效:癥狀表現沒有任何好轉,尿道形態和排尿功能與術前比較沒有任何改善[3]。
1.5 數據處理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實施X2檢驗,P<0.05,則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詳見表1。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雙極等離子體切割系統是目前臨床上的一種新型泌尿外科腔內低溫切割手術治療技術,該項技術的應用不僅僅彌補了普通冷刀對組織進行切除不夠徹底的缺陷,還能夠有效克服單極電切會產生一定的熱損傷的弊端,用于對尿道狹窄疾病進行治療,主要具有安全性高、創傷小、療效確切、術后并發癥少、住院治療時間短、恢復速度快、狹窄再復發率低等幾大優點,可作為今后臨床對尿道狹窄與閉鎖疾病進行手術治療的一種首選方法[4]。
參考文獻
[1]甘為民,陳海文,王子明,等.腔內尿道會師法治療復雜性男性尿道狹窄[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9,5(3):315.
[2]劉春,王東文,米振國,等.尿道狹窄或閉鎖的治療(附154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2(5):343.
[3]齊桓,鄭少斌.腔內手術治療后尿道狹窄與閉鎖(附46例報告)[J].中國內鏡雜志,2009,2(1):1031.
[4]劉昌榮,顏克鈞,郭賢坤,等.尿道內切開治療尿道狹窄療效觀察(附42例報告)[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9(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