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產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對產程及分娩方式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40例產婦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醫學模式進行護理干預,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產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干預。結果:研究組陰道分娩率為81.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8.33%(P<0.05)。研究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結論:產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的不良心理狀態,加強對分娩的認知能力,提高陰道分娩率,縮短產程時間,適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產前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產程;分娩方式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57-02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的不斷的實施與落實,多數孕產婦均為初產,此類群體缺乏對自然分娩的認識,且對分娩信心不足,易出現緊張、恐懼、煩躁、焦慮等不良心理,而這種不良心理狀態對母嬰健康極為不利。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遠超于WHO要求的15%以下[1],而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相關術后并發癥也隨之增高。因此如何調節產婦心理狀態,降低剖宮產率是目前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我院通過對產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對120例初產婦進行有效干預,臨床收效較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初產婦240例,年齡20~32歲,平均年齡25.3±3.5歲;孕周期37~41周;文化程度:大專及大專以上80例,高中80例,初中40例,小學及小學以下40例。入選標準:胎兒胎位正常,骨盆測量正常,無明顯的剖宮產指證,無高危妊娠類合并癥。根據隨機數字表達法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在一般情況對比中,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醫學模式進行護理干預,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產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產前健康宣教。研究組產婦于產前接受每周一次的健康知識宣教,宣教方式以現場模擬、觀看多媒體視頻、語言講解等方法為主,宣教內容包括:孕期生理變化、孕期營養、胎教、胎動測試方法、注意事項、異常情況處理方法,以及分娩方式、剖宮產并發癥等。產婦在三個產程中,由專業助產士進行生理及心理上的安撫與支持,指導產婦調整呼吸頻率,宮縮間隔期注意休息及進食。②心理護理。認真觀察產婦產前的心理狀態,通過耐心的交流與溝通,幫助她們樹立起對自然分娩的信心;對于產婦提出的疑問,應及時給予解答,消除她們對分娩的恐懼感;向產婦講解心理因素對分娩過程的影響,多給予她們支持與鼓勵,并對其不正確的做法及時進行糾正,正確引導產婦配合分娩,以此提高陰道分娩率。
1.3 觀察方法:
觀察對比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剖宮產、陰道分娩)及陰道分娩者各產程的時間。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對比:
3 討論
分娩是多數女性需要經歷的一個生理過程,產力、胎兒、產道情況及產婦的心理狀態均是影響分娩結果的重要因素。有資料統計顯示,約有95%以上的產婦對于分娩存在緊張、恐懼等情緒,臨床時會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從而延長產程時間[2,3]。可見,產婦的心理情緒對其分娩質量影響較大。所以如何保證分娩期產婦心理狀態的平穩,降低應激反應,使其正確了解分娩的自然性,并以積極、樂觀、自信的心態面對分娩是產科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重要問題。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呈顯著遞增的趨勢,這與產婦及其家屬對分娩缺乏正確認知密不可分。許多產婦認為,自然分娩時間長且疼痛感強烈,術后還會對性生活造成影響,為了緩解上述情況而選擇剖宮產,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自然分娩時子宮規律性收縮可以加強胎兒肺臟功能,從而減少新生兒肺透明膜疾病的出現;同時規律性宮縮還可以促使胎兒呼吸道內黏液及羊水的排出,大大降低了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本文研究結果可見,產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的不良心理狀態,加強對分娩的認知能力,提高陰道分娩率,縮短產程時間,適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謝素珍.做好產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促進自然分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0):652.
[2]董玫.產前宣教對初產婦分娩情況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2,(26):1032.
[3]劉番芹,郭云霞.心理護理在初產婦產程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