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喉癌患者術后人工氣道的護理對降低呼吸道感染并發癥的效果。方法:對12例喉癌術后帶管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以預防脫管、氣囊移位、氣道痰痂阻塞氣道、氣道感染等并發癥。結果::12例患者在帶管住院期間未發生脫管、氣囊移位、氣道痰痂阻塞氣管及氣道感染等并發癥。結論:喉癌術后患者采取人工氣道精心護理,對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喉癌; 人工氣道;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207-02
喉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約占全身腫瘤的1~5%,好發年齡為50~70歲。男性較女性多見,以鱗狀細胞癌(90%)最為常見。一般采取手術治療;喉癌手術后均行氣管切開。患者手術后,需觀察呼吸道內是否有痰液的潴留,適時正確地深部吸痰,按需進行氣道濕化,指導患者有效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鼓勵咳嗽排痰,減少不必要的氣道刺激,預防和減少氣道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氣道通暢。我們對12例喉癌切除術后人工氣道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2012年01月~2014年3月共收治喉癌患者12例,均為男性,年齡55~70歲,老年占比例高,平均年齡65歲。均無呼吸系統基礎疾病,經手術和護理后,12例患者均呼吸通暢,無感染,切口愈合良好。
2 護理
2.1 體位的護理:術后當日患者麻醉未清醒時取平臥,術后第一天取半臥位或頭偏向一側,以便咳嗽和排痰,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及時排出。氣管切開術后24~48h平臥位,而后在不影響病情的情況下,將患者床頭抬高15°~30°,術后3天鼓勵患者下床活動。
2.2 人工氣道的護理:(1)氣管套管固定氣管套管固定松緊應適當,能伸進一手指為適宜。氣管、頭胸要在一直線上,翻轉體位時要同時轉動,避免套管活動刺激粘膜或套管脫出,應配用床旁無菌彎止血鉗一把,一旦發現氣管套管脫落,立即翻身仰臥,用彎血管鉗擴張氣管切口,保持通氣,并立即通知醫生,重新更換套管。(2)保持氣管內套管清潔:內套管常規每日消毒更換一次,如痰液稠或結痂時清潔用84消毒液1∶200浸泡再清潔,然后煮沸消毒,時間20min,根據患者分泌物排泄情況隨時更換。更換時嚴格無菌操作。(3)氣管切口護理:嚴格觀察氣管切口有無滲血,如滲血較少及時更換紗布,保持切口干燥、清潔即可,滲血較多應報告醫生,急需拆開縫線,查找原因止血。觀察切口周圍皮膚有無皮下氣腫,若有痰污染應及時更換紗布,一般每天更換2次,每次更換時用0.5%碘伏棉球擦洗傷口及套管。(4)人工氣道的濕化:常規在氣管覆蓋無菌生理鹽水紗布2層,用0.45%無菌鹽水以3~4滴/min速度持續滴入,每次吸痰前后15~30min,給予濕化;同時要防止滴藥過多過快,引起反射性咳嗽不適。也可用超聲霧化以預防感染和結痂堵塞套管。室內濕化:保持室內溫度18~22℃、相對濕度50%~70%,以保持室內濕度。(5)一次性氣管套管的護理對使用一次性氣管套管的患者,應注意套管有效期,同時注意檢查氣囊是否有無漏氣,氣囊充氣時壓力不可過大,最適宜的壓力為18.4~21.8mmHg,過大防止氣囊對氣管粘膜壓迫性損傷。氣囊應定時放氣,可預防充氣時間過長、壓迫氣管壁導致的并發癥。
2.3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感染:(1)術后細致地觀察呼吸道分泌物的痰液、性質、量、顏色變化,氣管切口周圍有無出血,有無結干痂,以免阻塞氣道,引起窒息。(2)喉癌患者手術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由于術后患者主動抑制咳嗽及疼痛,痰液量多,不能自動咳出,如果不及時吸痰,也可造成氣管阻塞,給予有效、正確的吸痰,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是做好氣管護理的關鍵。(3)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選擇合適的吸痰管,插入套管一邊輕輕旋轉,邊退邊吸,持續時間不超過10s,退到痰液粘稠時稍停片刻,切忌上下抽動,壓力過大,以免損傷氣道粘膜,引起水腫出血。(4)吸痰時應注意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心率、呼吸、神志、面色變化,對于心電監護者可密切觀察血氧飽和度,根據血氧情況,隨時變化調節氧流量。(5)喉癌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再加上手術后呼吸道痰量增多,易引起肺感染,所以每日病室內紫外線消毒2次,室內要保持通風、空氣新鮮,減少探視的人數,以減輕空氣中的細菌密度、降低感染機會。(6)手術后第一天病情穩定時可鼓勵自行咳嗽,協助患者翻身,同時在允許的情況下,多鼓勵患者做呼吸運動,使附著于肺部周圍氣管、支氣管的痰液松動脫落,自行咳出。
2.4 拔管后的護理:全喉切除患者,需帶管出院應囑患者和家屬仍繼續氣管套管內滴藥,告知稀化液配法、量,指導氣管套管的清洗煮沸、消毒,時間方法護理常識,學會更換喉墊套管外口覆蓋的紗布,防止感染。部分喉切除術氣管切開術后留置3個月,拔除氣管前用2%碘伏清結消毒切口皮膚,用無菌紗布嚴密固定,并囑患者和家屬咳嗽時用于輕壓患者傷口,每天換藥1次,直到傷口愈合。
2.5 心理護理:由于喉癌患者全喉或部分喉切除術通常產生一種缺陷心理,特別全喉切除后失音終身帶管,表現絕望、恐懼、孤獨,對生活失去信心等不良心理狀態。護士應運用心理學知識與患者經常交流。增加醫患關系,多給予關心體貼,盡可能滿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以消除顧慮,正確對待疾病,有利于手術后康復良好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衛文革.氣管切開患者醫院感染防護[J].家用醫技雜志,2006,13(22):40-44.
[2]吳附聞,陳琴.氣管管理護理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1997,32(12):731.
[3]謝清梅.喉癌手術后氣管切開護理體會[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2,18(10):53.
[4]張莉,孫澄宇.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護理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07,14(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