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科護理學在護理專業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時該門學科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更具備較強的操作性,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掌握現行方法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最終提高教學質量,為臨床醫療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全面型人才。鑒于此,本文就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現存問題及優化教學策略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問題;優化教學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222-01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健康問題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由于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各種疾病患者也越來越多,醫療衛生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臨床醫療工作中,外科護理是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為臨床領域輸送人才的重要環節-護理教學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受到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目前的外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思維不靈活、實踐操作少等等,導致了很多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及時了解外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的優化策略至關重要。
1 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現存的問題
1.1 教學方法的運用缺乏整體優化:
通過大量的調查分析發現,目前的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依然沿襲著其它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主要傾向于專業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在學員綜合素質、獨立能力、責任意識、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和提高上非常的欠缺。學生永遠都在接受“權威言論”,很少去質疑,學生習慣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缺乏自主的思考和判斷,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首先想到的是聽老師的解釋,獲取解決的辦法,長此以往,形成極大的依賴性。醫學領域與其他常規課程不同,這門課程的內容更加的深奧和抽象,知識類型本身就容易讓學員感到疲勞、枯燥,如果教學方式單一,更會加重學員的感疲勞、倦怠感,從而對學習興趣和熱情造成影響,最終影響到學習效果。目前在醫學領域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比較靈活的教學方式,常見的比如PBL教學、情景教學法,三環式教學方法等等,但這些教學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其真正的價值和作用。比如在應用PBL教學法過程中,教師分組隨機,仍是教師主講,所以學生反映病例分析比較枯燥,不熟悉、不理解臨床病例,學習較困難,這和教師對 PBL 的運用機械有關。
1.2 沒有引起對學生知識建構的重視:
從整體上講,外科護理學課程可以看作為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有前因,有后果,且各個環節銜接緊密,環環相扣,學生的知識構成需要一個搭“腳手架”的過程,高處的搭建需要基礎的扎實。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和基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三環式教學法、PBL教學法等都是比較靈活、具有很好效果的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綜合對學生基礎知識能力、教學環境等各個方面綜合考慮。
2 優化教學策略
2.1 加強對外科護理學教學老師的專業水平及職業素養的建設,提高其責任意識和專業水平:
在護理教學過程中,教學老師無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職業素養、專業水平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而護士被人們稱為“白衣天使”。護理教師良好的職業形象影響著學生進入專業學習,通過教師對專業知識的精辟解釋和專科護理操作技能熟練演示,向學生傳達了護理專業人員的專業自信與實力,以此激發學員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和方向,獲得更多學習動力。因此,教學老師首先需要加強職業素養的提高,要重視和關心學生的學習,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利益,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個性特征等方面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應用現代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2.2 提高對學生知識建構的認識和重視,充分應用學生分層次教學:
在教學工作中,教學老師應破除傳統教學思維模式,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更注意教授學生如果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環境特點、學生特征等各個方面,可依據建構主義理論,重視學生知識的建構過程。雖然普通講授法在醫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認,當代教學的發展需要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流于形式的教學方法均無益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3 優化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營銷,在教學環境上首先應充分引進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從而實現計算機、音頻、視頻、電視多網合一;另外是在教室的設計上更加的靈活和人性化,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比如可以按照“包圍式”的設計原則,將學生的座位逐層提高,如果是大教室則應保障教師的通風采光性,應為學生提供各種多功能示教室和模擬病室,日常教學中可靈活開展手術間模擬、交互急救練習設備、 ICU模擬等活動,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3 討論
綜上所述,目前在外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而通過分析這些問題可以發現,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思想觀念、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課程建設、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受限于傳統思維模式,單純的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法,教學方式傳統、枯燥、乏味,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設備的建設上,由于更重視理論考核,不注重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各種臨床操作儀器、模擬設備等設備建設不完善,這些都制約了外科護理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對學生在未來臨床領域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外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首要的是轉變教學觀念,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脫離出現,及時了解現代化人才的要求,了解實際情況,充分引進各種先進教學方法,加強對教學設備的建設與完善,合理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教學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為臨床工作的開展輸送高知識水平、高能力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紹金.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23):93-94.
[2]張燕鳳.外科護理學有效教學方法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