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對心電圖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今后的臨床診斷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臨床確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59例和同期單純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60例,對其心電圖檢查結果展開回顧性分析。結果: 廣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V1-3呈現出rS導聯,V6導聯QRS波群呈現出頂端粗鈍寬闊的R波,V1-4的ST段弓背呈現出0.3-0.5mV的抬高狀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Ⅱ、Ⅲ、aVF導聯均屬于QS型,ST段弓背表現出0.3-0.5mV的抬高狀態,T波直立狀態。結論:不同心肌梗死類型患者的心電圖表現存在明顯差異,這對于臨床診斷和鑒別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關注。
關鍵詞:心電圖;急性心肌梗死;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診斷; 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282-01
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屬于一種重癥疾病,基層醫院或者是院外急救的過程中因缺少心肌酶學方面的檢查和診斷條件,多需依靠心電圖檢查提供診斷以及。曾有研究指出[1],在心電圖檢查結果呈現出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時應高度懷疑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本文出于對心電圖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的心電圖特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我院收治的臨床確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和同期單純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各抽取其中的59例和60例作為研究對象,包括有男34例,女25例,年齡55-85歲,平均(67.9±13.6)歲,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中包括有男35例,女25例,年齡54-87歲,平均(68.1±12.7)歲,所有患者均在24小時內接受了心肌酶學檢查。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將以上統計的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針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者和單純左束支傳導阻滯者的一般情況、心電圖表現等展開回顧性分析,總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者的心電圖特征。
1.2.2 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
以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11年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為依據,符合以下至少2項者可得到確診[2]:①心電圖的動態演變;②存在缺血性胸痛臨床病史;③心肌壞死血清心肌標志物濃度動態改變。通過對患者的臨床觀察和相關診斷結果進行診斷,并以心肌酶譜的變化作為主要診斷依據。
2 結果
本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者中,廣泛性前壁心肌梗死者V1-3呈現出rS導聯,V6導聯QRS波群呈現出頂端粗鈍寬闊的R波,V1-4的ST段弓背呈現出0.3-0.5mV的抬高狀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Ⅱ、Ⅲ、aVF導聯均屬于QS型,ST段弓背表現出0.3-0.5mV的抬高狀態,T波直立狀態;前間壁心肌梗死者的V1、V2、V3導聯呈現出點血的QS型,部分患者V1、V2、V3導聯ST段的單向弓背表現出明顯的0.4-0.8mV抬高,T波呈現出直立狀態,很難識別J點,有患者的ST段抬高,且T波呈現出“R”型。單純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的心電圖特征為:J點識別較為明顯,T波多數表現出正負雙向或者是倒置現象,弓背明顯抬高,多數向下0.2-0.5mV。
3 討論
曾有研究顯示[3],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會表現出一下特征:①V1-V3導聯ST段均發生明顯下移,幅度均不低于0.1mV;②QRS主波向上導聯ST抬高不低于0.1mV;③QRS主波向下的導聯ST段抬高幅度不低于0.5mV。本次研究中出于對心電圖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的目的,對5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賀60例單純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的心電圖特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結果發現,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者的心電圖表現與上述文獻報道結果一致[4],單純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者的QRS波向下導聯ST段中同樣存在抬高的可能性,且研究中針對ST段提高的形態改變而言,研究更具臨床意義,值得關注。研究中發現,若是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在12小時內合并有心臟不適等癥狀,則應高度壞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及時展開溶栓治療,并采取冠狀動脈造影等手段對病因進行尋找,為臨床治療方案選擇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5],臨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的臨床發生率相對較低,但是對于該類疾病的心電圖診斷標準尚無統一標準,通過本次研究發現,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者的心電圖存在明顯特征,QRS主波以及Q波向下,ST段的單向弓背呈現出明顯的0.3-0.8mV抬高,或者是QRS主波向上,ST段呈現出0.1-0.2mV的斜向上抬高,不同心肌梗死類型者的心電圖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證實了心電圖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診斷和鑒別中的臨床價值顯著,特別是在基層醫院,由于無法及時展開心肌酶學檢查,心電圖檢查成為了一種有效的急診輔助診斷手段,值得關注并推廣,為今后的基層醫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的診斷和治療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張力.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束支傳導阻滯的心電圖診斷及研究進展[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0,22(02):1922-1924.
[2]李星陽.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24例分析[J].中外醫療,2010,16(23):198-199.
[3]邵琦,魯國權.新發生右束支傳導阻滯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學雜志,2009,15(11):1009-1010.
[4]吳屹.特殊心電圖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20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23(11):218-219.
[5]華寶桐,郭濤.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的心電圖診斷[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8,11(01):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