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提高精密貴重腔鏡器械的清洗滅菌質量,減少不必 要的損壞,保證醫療安全。方法:消毒供應室通過對精密貴重器械專人負責的管理模式,實施專人下收、清洗、包裝、下送。結果:延長了精密貴重器械的使用壽命,使醫療器材耗損減至最低,同時也確保精密了貴重器械的完好性及使用效能。結論:提高精密貴重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消毒供應; 腔鏡器械; 保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309-02
隨著生物醫學、醫學、社會學的發展和轉型,微創手術更加深入人心,各類腔鏡手術發展迅速[1]。手術器械是外科醫生為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重要工具,器械的性能直接影響到手術操作乃至手術的成敗。我院是一所綜合性的三級醫院, 近年來,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精密貴重儀器應用到手術中。因此,為了提高精密貴重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把手術室的精密腔鏡器械回收到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現有腹腔鏡器械6套。分別是:婦科腔鏡2套,普外腔鏡3套,肝膽腔鏡1套。其中有三個鏡頭是在手術室進行滅菌,他們是采用2%戊二醛進行侵泡10h以上后方可使用,而到消毒供應中心的物品高壓滅菌1h后即可投入使用。這樣比較下來,采用2%戊二醛進行侵泡比消毒供應中心使用高壓滅菌費時、費力。
1.2 方法:
明確具體人員,選出4名工作細心、責任心強、操作規范、動作敏捷的資深護士。輪流值班,如有腹腔鏡需要處理,值班人員及時到達。
1.3 人員培訓:
2012年10月安排各個小組的人員到麻醉1科學習每件精密腔鏡器械的使用、拆卸、安裝,并組織觀摩此類手術,2013年1月安排各個小組的人員到上級醫院學習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裝、滅菌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目的是盡快了解腔鏡器械的使用方法。同時邀請廠方腔鏡工程師講解腔鏡儀器的基本構造、安裝、工作原理、技術性能、使用范圍和操作程序,了解正確的消毒方法,以及使用保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4 與手術室器械護士的溝對: 消毒供應中心與科室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溝通。
1.4.1 下收下送中征求意見(不定期)
1.4.2 電話交流(不定期)
1.4.3 發放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定期,每月一次)。
2 組織與制度
成立由主管護師擔任組長的管理小組,承擔對器械的專項管理。建立交接登記制、培訓考核制、專人負責制、定期檢查保養制、損壞賠償制等相關制度。
3 交接方法
由使用科室在器械使用后向消毒供應中心打電話,消毒供應室人員用密閉的儲物箱進行下收,與使用科室人員當面交接器械的數量、完好程度(尤其是鏡子的清晰度)、配件的可活動度及有無做初步沖洗,及時發現器械有無損害,做好登記。若有損害,向使用科室護士當面講清并做好記錄,以免影響下一次的使用,減少或杜絕兩科“扯皮”現象的發生。
4 清洗方法
4.1 預處理:
腹腔鏡手術器械使用后立即按要求行預處理[2],先置于流動水下沖洗,然后將腹腔鏡器械浸泡在配置好的多酶液(多酶:水=1:270)中,3分鐘后取出,拆卸,將光學鏡管單獨沖洗干凈,浸泡在多酶液中5分鐘,純水漂洗干凈,腹腔鏡器械拆卸到最小化,有銹跡的附件先用1:7(除銹劑:水)的除銹劑液除去銹跡。
4.2 洗滌:
清洗前應將所有器械拆至最小單位(有些小螺絲不必拆卸),各套管內芯均應拔出,鏡子與器械分開放置,小部件用一塊紗布包裹,防止丟失,所有精密器械與普通器械分開清洗,尤其是鏡桿要單獨清洗,應輕拿輕放,并放置于穩妥之處;鏡面用擦鏡紙反復擦拭,避免劃傷鏡面。通常采用的清洗程序是清洗消毒干燥。操作方法是:器械浸泡于多酶溶液中10 min(需要超聲波清洗的器械,時間不超過5 min),注意浸泡時鏡桿最后輕輕放入酶洗液中,并與其他器械隔開,避免碰撞,傷及鏡面。流動水下徹底清洗內鏡各部件,器械的軸節部、彎曲部、管腔內用軟毛刷徹底刷洗,刷洗時注意避免劃傷,管腔用高壓水槍徹底沖洗,耐高溫的器械放于干燥箱內干燥,不耐高溫的器械用紗布擦干或用95%的乙醇輔助干燥,管腔內用氣槍吹干。不能浸泡的器械如導光纖維采用擦拭法清潔物品表面。清洗完畢后,清點器械數量,尤其是小部件,防止丟失。鏡子清洗后由兩人共同檢查其清晰度,有無裂痕、刮痕。清潔刷徹底清洗,至少每日消毒1次。
5 保養
5.1 腹腔視角窺鏡應注意保護目鏡,鏡面清洗后需用軟布擦干,保護帽套住,避免摩擦碰撞,磨損鏡片,影響清晰度。
5.2 攝像頭、光纜線用濕布擦凈后,再用細軟布擦干,不可折疊,應無角度盤旋。
5.3 氣腹針應保證針尖銳利和通暢,手術完畢后擦干。
5.4 穿刺錐防止碰撞影響其鋒利性。穿刺錐鞘的側孔清洗時應按壓打開通口,沖洗干凈內腔,用卷棉子擦干,關節活動部分擦干上油。
5.5 各類有內腔的導管,使用后在流水下反復沖洗,必要時用通條通水沖,用毛刷清除血痂,膽泥殘渣,管腔部分接氧氣吹干,讓其水分充分揮發后上油。
5.6 基本手術器械 : 轉換管、電凝鉤、微型剪、施夾鉗、抓鉗、沖洗三通器、針持等均為手術操作之用。這些操作器械精密細長,都應輕拿、輕放,不得投擲或互相碰撞,保護軸節靈活,尖端合攏良好,保護各種微型分離器的利刃部分,清潔時用柔細毛刷洗凈上油。
6 打包
按照器械卡,查對器械的名稱、數量、清潔度、干燥度、功能是否完好、絕緣層有無損壞,銳利器械如穿刺器等要及時套上保護帽,小件器械與大件器械用包布隔開包裝,以免器械受到損傷。
7 滅菌
滅菌前的清洗必須充分,以徹底清除所有的組織碎片,同時可去除其他有機物,保證滅菌效果;耐高溫腔鏡器械均可采取高壓蒸汽滅菌。不耐高溫的器械采用低溫等離子滅菌或采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滅菌。
8 下送
精密貴重器械在下送時,應裝于密閉的儲物箱中,在運送途中,注意器械的安全,避免受壓和碰撞。運送到科室后與使用科室護士進行認真的交接并做好登記,雙方簽名。
9 小結
精密貴重器械做到專人清洗、細心維護、熟練包裝、明確滅菌。達到包質量、包安全、包儀器完好性的目的。實行專人負責制,能及時發現問題,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保證了精密貴重器械的完好性,提高了使用率。通過我們的管理措施,使精密貴重器械完好率達99%以上,降低了醫療成本,從而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朱丹,周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78.
[2]鄭自娜,丁顏,宋英杰等.硬式內鏡的清洗與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