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礎護理學知識貫穿護士工作的整個生涯,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中基礎護理學知識也占有一定比例。為了使護理專業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這門專業知識課程,順利的通過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取得“雙證”。我通過多年的基礎護理學教學,總結出一些有助于學生記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直觀形象記憶、總結記憶、重復記憶、分組記憶、口訣記憶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考試合格率。
關鍵詞:記憶方法;基礎護理學;護士執業資格考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314-01
基礎護理學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人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基礎護理學占據一定比率,縱觀護理學基礎知識全書,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護理學相關理論,一部分是護理技能的相關知識。這兩部分的學習方法各有不同,護理技能相關知識的復習應注重結合臨床實際操作,在理解了操作目的、操作方法后再記憶,就顯得輕而易舉;護理學相關理論知識則要掌握記憶技巧。下面是我對這門課程教學記憶方法的總結。
1 護理技能的相關知識的記憶方法
1.1 動作技能正遷移:
遷移是學習的一種普遍現象,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1]。在實際教學中,恰當地應用遷移規律,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已經掌握的技能對學習新技能的積極影響叫做正遷移,其發生的條件是:不同技能間存在著共同的因素或成分,或不同技能間包含著共同的原理。復習操作時,可以充分發揮技能正遷移,例如復習無菌技術可以與導尿術、注射術、輸液術、吸痰術相結合,這樣與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有緊密聯系的教學內容可相對形成一個整體,產生積極的影響。
1.2 直觀形象記憶:
圖示、流程、視頻、動手操作等都給人以直觀感受,增強人的記憶。學生在全面復習時,可以先看各項操作的圖示、流程、操作視頻,然后再練習。如復習靜脈輸液可按這樣的順序:看圖示、操作流程→觀看視頻→病房見習和實習。其他的的操作也可以按照該順序復習,可取的很好的效果。值得提醒的是,即將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學生都已經經過了8個月的臨床實習,考生要提前準備,在實習期間多動手、多動腦、多操作,每一次操作都是對知識的再認和回憶。
1.3 總結記憶:記憶是較復雜的心理過程,絕不僅是單純儲存的記錄,而是一個創造性的積極過程。在護理學基礎技能復習過程中,用總結的方法來提高記憶能力。如穿脫隔離衣操作流程可以總結為[2]:護士準備→用物準備→環境準備→持衣領→穿袖→系領口→系袖帶→對衣邊→系腰帶→護理→解腰帶→塞袖→刷手或六步洗手消毒液浸泡手→解領口→拉袖→掛衣鉤。這種先學習后總結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保持和鞏固。
2 護理學相關理論知識的記憶方法
2.1 重復記憶:
記憶的消失叫遺忘,在一定條件下“記”和“忘”可相互轉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3]認為: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遺忘的進程總是“先快后慢”的,最初遺忘速度快,以后逐漸緩慢。第一天的記憶保持量可有100%下降至35%,第二天后記憶的保持量僅為25%左右。根據艾賓浩斯的觀點,組織有效的復習是加強記憶的最有效的方法,在識記后及早復習,最好在遺忘尚未開始時就進行復習,間隔時間一般不超過2天。巴甫洛夫學說認為,記憶是大腦皮層形成暫時神經聯系的過程,建立起來的神經通路如果不暢通,則原來大腦中保留的痕跡就會逐漸消失,而復習就是對大腦中的痕跡進行再刺激,及時復習就是在第一次痕跡未完全消失時,緊接著進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復刺激,重復刺激次數越多,痕跡越深;重復越及時,費時越少,費力越小,記憶效果越好。
2.2 分組記憶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米勒[4]認為:決定記憶廣度的主要因素是記憶材料的數量,而不是材料的意義。測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記憶廣度為7±2項內容,多于7項內容則記憶效果不佳。我們在記憶時可利用這一特點,把需要記憶的內容分配在7組之內,而這7組中的每一組的容量可適當加大。這樣每一組相當于一個集成塊,加大了集成塊的含量,記憶效率應會大大提高。如: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可分為:環境準備,工作人員準備,物品管理,明確無菌區與非無菌區,一人一物一次五項。護理程序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五個部份。
2.3 口訣記憶:
語言是思維表達的形式,口訣記憶法可以縮小記憶材料的絕對數量,把材料分成組塊來記憶,加大信息濃度,增強趣味性,可使人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在頭腦中獲得一種相似、重復的信息,有助于記憶。如青霉素皮試液配制步驟較多,在配制時多配、少配都會使濃度不準確,影響對結果的判斷,所以在配制時牢記“抽三推二留一”就不會出錯。又如壓瘡的預防可以總結為應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
2.4 歸納記憶:在理論知識的復習中合理的運用歸納總結記憶法,學生應注意總結一些相同的,相似的知識點,巧記速記多拿考分。如數字歸納總結法:知識點中的多個“6”:日光照射消毒時需在太陽下暴曬6小時,洗胃在6小時內進行最有效,腰麻后去枕平臥6~8小時,搶救時未來得及書寫的病歷應在搶救結束6小時內據實補記;又如不同濃度乙醇的作用:20%~30%的用于急性肺水腫氧氣濕化,30%用于濕潤、松解頭發打結,25%~35%用于乙醇擦浴,50%用于皮膚按摩,75%用于皮內注射及臍部消毒,95%用于燃燒法消毒和靜脈炎濕敷。
總之,復習的方法有很多種,合適自己的才是重要的。基礎護理學是護理的主干學科,其相關知識貫穿護理工作的整個生涯,也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主要學科。考生在考前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前準備,積累操作經驗,選擇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全面復習,將有利于提高基礎護理學復習的質量和效率,提高過級率,及提高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文靜.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2004,20(2):26-29.
[2]馮雁,楊順秋,金麗芬.新編臨床常用50項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及評分標準.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2:5
[3]劉志超.護理心理學[M].廣東: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3-34.
[4]洪德厚.記憶心理學[M].北京: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