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重要物資供應部門之一,主要負責供應全院衛生物 品,而供應室管理系統作為醫院管理系統的子系統在其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夠迅速存儲、采集和分析物品供應的動態信息,并對其進行整理和統計,而且可以提高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的水平。隨著信息化管理時代的到來以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且已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
關鍵詞:供應并室管理系統;消毒供應室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317-01
目前,絕大多數醫院的消毒供應室管理存在著庫存管理困難、物品分發混亂以及數據查詢繁瑣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的開展,使其工作效率和水平得不到較大的提升。本文主要對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消毒室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總結了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消毒室管理工作中的體會。
1 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1.1 供應室管理系統在庫存管理中的應用:
醫院消毒室管理工作繁瑣且復雜,工作人員的任務較重,應用供應室管理系統可以更好地管理單件高值器械、無菌物品,提升庫存查詢、清點工作效率。同時,它可以對一次性物品進行有效管理,實現與現有物流系統的有機結合,確保庫存數據與物流系統庫存數據相一致,從而能夠實時地記錄和統計物品的使用次數,提醒工作人員謹慎操作和使用,保證物品的安全使用。
1.2 供應室管理系統在物品分發中的應用:
醫院消毒室的物品較多,若用手工操作進行整理,則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且存在許多人為因素,物品分發秩序較為混亂,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醫院消毒室應用供應室管理系統,可以規范物品分發秩序,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不僅可以相對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量,而且保證物品得到及時的供應,從而促進醫院消毒室管理工作及其相關工作順利開展[1]。
1.3 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數據查詢中的應用:
供應管理系統中數據庫的功能十分強大,采用該軟件可以迅速地建立數據庫,完整地記錄相關數據,數據中的相關數據也可以直觀地展現出來,有助于工作人員進行查看,還可以利用關鍵字段進行搜索,準確、快速地查找所需信息。醫院消毒供應室應用數據庫可以存儲材料編號、數量、類型 、領料日期以及科室名稱等,從而可以及時掌握醫院消毒室管理工作狀況,提升醫院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 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消毒室管理工作中的體會
目前,我國醫療事業已取得較大的發展,各種信息化系統開始應用于醫院,如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日益成熟,它有效促進了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表現為:加強庫存管理;規范物品分發流程以及增強數據查詢功能等,具體介紹如下。
2.1 加強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是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供應室管理人員應及時核對庫存物品數量,若發現庫存數量不足,應在第一時間向醫院供應中心申領,同時采購中心也可根據全院物品消耗情況及時與生產廠家聯系,以便及時采購[2]。因此,供應室管理系統可以有效加強庫存管理,合理調整庫存,保證消毒用品的供應,從而保證醫院各項工作正常進行。
2.2 規范物品分發流程:
消毒供應室的物品需按照一定流程進行分發,各流程之間需有緊密的聯系,若流程錯亂或脫節,則會導致物品分發秩序混亂,使管理人員無法全面了解物品分發情況,從而導致其無法及時地對供應室所供應的物品等進行增加或修改,及時向醫院各科室供應相關物品[3]。供應室管理系統能夠實時地記錄物品名稱、型號以及屬性等,從而能夠保證消毒供應室的物品分發流程規范化、科學化,進而加強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
2.3 增強數據查詢功能:
供應室發放人員應根據數據統計的時間查詢相關數據,由于消毒供應室的統計報表較多,包括全院物品領用表、消費統計表及各科消費統計表等,查詢的數據十分龐大,若不根據統計時間進行查詢,很難迅速地查找到有效信息。供應室管理系統具有強大的數據查詢功能,可以協助相關人員快速查找信息,同時可以幫助相關人員修改或糾正錯誤信息,從而提高工作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效率。
3 結束語
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加強消毒供應室的庫存管理,規范其物品分發流程,而且可以減輕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在當前情況下,醫院消毒供應室需發揮供應室管理系統的作用,努力提升其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進而促進我國醫療事業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邵素玲,謝延香,賈淑榮.供應室管理工作中影響因素的分析及對策[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1,12(23):161-162.
[2]郭敬,白楊,遲藝萌.供應室管理系統在消毒供應管路工作中的應用與體會[J].中國護理管理,2012,8(12):68-69.
[3]王玉珍,韋哲,趙正軍.消毒供應管理系統及其在醫院的應用研究[J].西北國防大學醫學雜志,2014,35(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