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麻醉臨床教學中循證醫學教育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近年來在我院實習的100名醫學臨床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50例,觀察組在臨床教學中采用循證醫學教育,參考組采用常規教育方法,對兩組學生理論知識、臨床實踐得分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實習生理論知識得分及臨床實踐得分均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結論:在麻醉臨床教學中采用循證醫學教育能夠提高實習生學習質量,促進臨床麻醉專業的發展。
關鍵詞:麻醉臨床教學; 循證醫學教育; 臨床運用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325-01
醫學院學校的教學要求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理論及技能的基礎上,同時注意到各學科間的滲透及交叉,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之間的關聯等,從而獲得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1]。循證醫學是與傳統醫學教育模式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為新式高效的教學模式,為對麻醉臨床教學中循證醫學教育的運用進行觀察分析,筆者對近年來在我院實習的100名麻醉專業實習生進行研究分析,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實習的100名醫學臨床實習生,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19-26歲,平均年齡(23.65±3.08)歲;文化水平:本科62例,研究生38例,將實習生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為50例,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考組實習生在臨床教學中采用傳統的帶教模式,觀察組在麻醉臨床教學中采用循證醫學教育,具體如下:實習生在臨床麻醉中針對遇到的問題進行驗證,查尋證據,并分級對證據進行評價,篩選證據,最后充分的運用證據。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針對循證醫學的不同環節,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系統的訓練。學生與教師共同診察患者,根據患者的體征、病史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對需要解決問題進行問詢,并給出相應的診治意見,提出問題(針對治療及依據的合理性詢問學生)將具體資料庫的使用告知學生,引導其正確評價所查閱的文獻,指導學生將相關信息運用到臨床中去,學生通過查閱課本、相關文獻及咨詢教師等,對其相類似的診斷及治療方法進行詢問,觀察其可行性及可靠性。綜合分析提出問題的答案,并在以后的臨床實踐中遇到上述問題能夠準確的分析及運用。兩組實習生實習結束時,均接受麻醉相關專業理論及臨床實踐的考核,分別為100分,分數越高,效果越好。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x±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患者理論評分≥90分41例(82%),60-89分9例(18%),平均分為(96.32±3.01)分,參考組患者理論評分≥90分26例(52%),60-89分19例(38%),<60分5例(10%),平均分為(80.19±2.56)分,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患者實踐評分≥90分38例(76%),60-89分11例(22%),<60分1例(2%),平均分為(92.88±5.19)分,參考組患者實踐分≥90分22例(44%),60-89分20例(40%),<60分8例(16%),平均分為(69.65±6.78)分,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循證醫學是近年來在現代醫學中迅速興起的體系,為臨床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相結合的產物,能夠誘導醫學教學由傳統的經驗式醫學模式轉變為證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模式[2]。循證醫學核心為無論何種醫療決策均需在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在循證醫學中,醫生需要在患者最佳臨床研究證據、患者的需求及醫師的經驗的基礎上給予其診斷、治療、康復及預防等決策[3]。循證醫學是建立在傳統醫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患者為中心,在病人的診斷及治療中使用具有科學根據的醫學信息,從而實現臨床經驗與專業技能的完美結合。
麻醉臨床教學存在自身特點,具體如下:①學院層次參差不齊,隨著醫學教育模式的不斷發展及擴大,麻醉科學習的學員逐漸增多,學院類型差異較大,同時其專業也不相同,在麻醉科學習的時間不相同,這就導致其對麻醉專業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差異,臨床麻醉帶教老師的教學工作面臨尖銳的挑戰[4]。②麻醉學是臨床醫學中重要的二級學科,知識牽涉面廣,主要包括臨床急救、麻醉學、復蘇醫學、疼痛治療學、重癥監測治療學及其他相關的業務范圍等,涉及生物化學、解剖學、藥理學、生理學及病理生理學等基礎學科,同時本學科與外科學、內科學、兒科學等學科聯系密切,這就要求各科室醫生互相輔助治療及搶救[5]。同時麻醉專業新療法、新技術等大量涌現,學生在學習中需要熟悉到不同型號的呼吸機、麻醉機及監護儀等。麻醉工作技能操作多、工作節奏快,教師無閑暇對學生進行講解。針對麻醉專業臨床帶教的現狀,在麻醉臨床教學中引用循證醫學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評分及實踐評分均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由此可知,在麻醉臨床帶教中采用循證醫學教育能夠顯著提高帶教質量,從而為麻醉專業提供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甯交琳,趙弘智,王恩琴,等.TBL教學模式在臨床麻醉模擬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01):137-139.
[2]蔡育,趙怡芳,趙吉宏,等.無痛麻醉技術在口腔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傷害口腔醫學,2014,23(01):107-109.
[3]王暉.麻醉科三年住院醫師PBL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國病變,2013,14(08):59-61.
[4]黃怡,霍婷婷,董海龍,等.淺談麻醉科進修醫師臨床教學心得[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08):33.
[5]王茂峰,陳艷曉,應爭先,等.加強循證醫學教育提升基層醫院科研能力[J].浙江醫學信息,2014,13(0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