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價窄譜紅藍光與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聯合治療輕中度尋常痤瘡的療效。方法:選擇輕中度(Pill sbury分級為I~II度)尋常型痤瘡患者120例,分為聯合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聯合組采用窄譜紅藍光與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聯合治療,對照組單用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治療,療程8周。結果:治療結束8周聯合組患者痊愈率為33.33%,有效率為83.33%,對照組患者痊愈率為16.67%,有效率為66.67%,兩組在痊愈率及有效率上差異性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第4、6周聯合組的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窄譜紅藍光聯合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治療輕中度尋常痤瘡療效明顯優于單用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而且起效更快,安全性好。
關鍵詞:尋常型痤瘡;紅藍光;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
【中圖分類號】
R1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020-01
尋常型痤瘡是常見的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疾病,好發于青春男女,影響美觀及日常生活,甚至影響心理健康。痤瘡治療方案有多種,西醫以口服及外用抗生素類及維A酸類等抗炎藥物為主,中醫以清泄肺胃、疏肝滋陰等方法進行調理,也起到一定療效,但需要治療時間長、副作用較大。近年來光學療法的發展為痤瘡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窄譜紅藍光應用波長為415nm的藍光結合波長為633nm的紅光治療痤瘡,可使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內源性光敏物質被激活產生單態氧,從而導致細菌死亡,同時紅光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與痤瘡有關的紅斑反應,減少瘢痕的形成[1]。2011年3月~2012年11月,我們應用Carnation-三光頭高能量紅藍光治療儀聯合異維A 酸紅霉素凝膠外用治療120例輕、中度尋常型痤瘡患者,取得了較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18歲~35歲,性別不限;②臨床癥狀和體征符合尋常性痤瘡的診斷,病變程度符合Pill1sbury改良分類法I~II級標準[2](I級輕度主要皮損為粉刺,少量炎性丘疹,無結節、囊腫,總皮損數10~30個;Ⅱ級中度主要皮損為粉刺,并有中等量的炎性丘疹或淺在性膿皰。無結節、囊腫,總皮損數31~50個),發生于顏面部;③4周內未口服維A酸類及其他治療痤瘡的藥物;④2周內未外用痤瘡治療藥物,⑤征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患處并發有其他明顯可能影響到療效評價的皮膚病患者;②已知對治療藥物過敏及光過敏者;③重度(Ⅲ及IV級)痤瘡患者;④有心、腦、肝、腎、造血系統等損害及精神疾病者:⑤妊娠、擬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剔除和中止標準:①對治療不能耐受及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中止治療;②患者不合作未按規定完成全部療程或隨意更換藥物者③患者失訪。
按上述標準選擇120例尋常性痤瘡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聯合組(紅藍光聯合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齡18~35歲,平均年齡(25.3l±6.82)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5±1.45)年;皮損I級26例,II級34例;對照組(單用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齡18~35歲,平均年齡(24.65±7.26)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22±1.46)年;皮損I級28例,II級32例。兩組患者人口學特征及痤瘡嚴重程度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2 方法
2.1 分組及治療方法:聯合組:Carnation-三光頭高能量紅藍光治療儀照射(藍光波長415nm,紅光波長633nm,藍光能量3級,紅光能量4級,照射距離皮膚表面15~20cm,每次治療15min,每周2次,8次為一個療程,予以紅藍光交替治療(前兩周藍光治療,后兩周紅光治療為主),療程共8周,每次照射前予清水清洗面部,并帶防護眼罩。結合外擦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商品名童諾,由武漢中聯集團生產,規格10g/支),每晚1次。對照組:以溫水清潔患部皮膚并擦干后,外擦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每晚1次,療程8周。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或化妝品,禁止酗酒、并避免強烈陽光或紫外線過度照射,每2周復診1次,觀察病情變化及療效。
2.2 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前和治療期間每2周隨訪觀察1次,共觀察5次。臨床4級綜合療效判定標準: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皮損數一治療結束時總皮損數)/治療前總皮損數×100%。基本痊愈:癥狀、體征基本消退,療效指數≥90%;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減輕,療效指數60%~89%;有效:癥狀、體征改善,療效指數20%~59%;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療效指數<20%。治愈率=基本痊愈例數/總例數,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
2.3 統計分析:采用應用SPSSl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分類指標的描述為各類的例數及百分數。治療療效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有顯著性差異。
3 結果
3.1 療效比較:在各隨訪點觀察兩組皮損數及療效,結果顯示,在第2周時聯合組的總有效率為38.3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28.33%,兩組綜合療效差異沒有顯著性(χ2=1.350,P>0.05),而在第4周時,聯合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升高為60%,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40%,兩組綜合療效差異有顯著性(χ2=4.800,P<0.05);到第6周,聯合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58.33%,兩組綜合療效差異有顯著性(χ2=4.596,P<0.05);治療結束第8周時,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3.33%、66.67%,兩組綜合療效差異亦有顯著性(χ2=4.444,P<0.05);治療結束第8周,治療組痊愈率33.33%,明顯高于對照組1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P<0.05)。(見表1)
3.2 安全性分析: 聯合組在窄譜紅藍光治療過程中,5例患者出現輕微的皮膚干燥,均能耐受。而兩組用藥后不良反應出現共10例,聯合組不良反應共6例,對照組共發生4例。均為輕度不良反應主要為輕微的皮膚干燥、脫屑、紅斑、觸痛,經保濕處理,均自行消失,兩組均無全身藥物不良反應。
4 討論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疾病,其發病機理與皮脂腺分泌增多、毛囊漏斗部角化、內分泌失調及痤瘡丙酸桿菌感染有關[3]。痤瘡丙酸桿菌過度繁殖被認為是引起痤瘡發生及加重的重要因素。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內源性卟啉吸收光譜的峰值為415nm,正好與窄譜藍光波長一致。因此,窄譜藍光可通過作用于痤瘡丙酸桿菌體內的卟啉使之產生光動力反應,導致細菌死亡,而窄譜紅光的光熱作用促進了炎癥的吸收與消退。藍光可有效抑制痤瘡丙酸桿菌,但它的穿透性并不強,而紅光雖然對卟啉的活化作用并不大,但它的組織穿透性好。因此窄譜藍光及紅光的交替使用,能對痤瘡有很好的消退作用。Papageorgiou等[4]比較應用紅藍混合光及單獨應用藍光治療痤瘡的效果差別,發現紅藍混合光的療效比單獨應用藍光好,混合光組58%的粉刺和76%的炎癥皮損得到緩解,而單獨應用藍光組只有25%緩解。
異維A酸是第一代維A酸,具有以下作用:抑制皮脂腺活性,減少皮脂腺分泌;抑制依賴皮脂環境生長的痤瘡內酸桿菌的繁殖;抗角化,可減輕毛囊口和皮脂腺導管口的角化;還可影響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功能,抑制中性粒細胞的趨化而具有抗炎活性。作用于痤瘡發生的多個環節[5]。而紅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能降低皮膚脂質中致炎性介質游離脂肪酸的濃度,這既能抑制脂質活性,又能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產生脂質,并能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產生抗炎作用,降低痤瘡內酸桿菌的比例[6]。外用的異維A酸紅霉素復合制劑能很好地起到抑制皮脂、抑制上皮細胞角化、抑制痤瘡丙酸桿菌以及免疫調節作用,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首先由Stiefel公司開發,國外臨床試驗表明,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比單方的異維A酸或紅霉素外用制劑更有效[7]。
本組觀察設計窄譜紅藍光照射與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外用對輕中度尋常型痤瘡(Pillsbury分級I~II度)進行聯合治療,并與單用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治療進行療效比較,結果顯示,從治療第4周開始,聯合組有效率達到6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到第6周有效率為58.33%,表明聯合組起效更快。本組聯合組4周有效率高于方木平[8]等報道的異維A 酸紅霉素凝膠聯合415 nm 藍光治療輕中度尋常痤瘡治療4周的有效率47.5%,可能與紅藍光交替應用療效更好有關。而在第6周聯合組的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到治療結束的第8周,其有效率及痊愈率分別達到83.33%和3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67%和16.67%,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治療上安全性分析看來,雖然有輕微的不良反應,但均能耐受不影響治療。由此可見,窄譜紅藍光照射與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外用聯合治療輕中度痤瘡療效明顯優于單用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起效更快,且安全性好,且避免了系統用藥的副作用,患者更易耐受及依從,值得臨床更廣泛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丹妮,楊春俊,張學軍.痤瘡的光學治療[J].中國美容醫, 2008,17(11):1700-1702.
[2] 趙辨. 臨床皮膚病學. 3 版.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935 - 938 .
[3] DeI Rosso JQ,Baldwin H,Keri J,et a1.Current approach to acne Management: a community based analysis [J].Cutis,2009,83(6 Suppl):5-21.
[4] Papageorgiou P, Katsambas A, Chu A. Phototherapy with blue(415nm) and red(660nm) 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J].Br J Dermatol,2000,142(5):973-978.
[5] 曹莉,劉純卉.異維甲酸聯合螺內酯治療女性青春期后痤瘡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07,18(8):117-118.
[6] Jones-Caballero M,Pedrosa E,Penas PF.Azithromycin puIs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and pustular acne:efficacy tolerability and safety[J].Dematol,2008,217(4):309-314.
[7] GLASS D,BOORMAN GC,STABLES GI.et al. A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to compare a gel containing a combination of isotretinoin(0.05%)and erythromycin(2%) with gels containing isotretinoin(0.05%) or erythromycin(2%) alone in the topical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J].Dermatology,1999,199(3):242-247
[8] 方木平,吳一文,王珊珊等. 異維A 酸紅霉素凝膠聯合415n m 藍光治療輕中度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1, 44(10):739-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