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含量為指標,建立檢測方法來測定補骨脂提取物的含量。采用不同溶媒對補骨脂進行提取,通過提取物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得率、經濟成本、安全性等角度來衡量最佳提取溶媒。結果表明,在相同溶劑倍量、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的條件下用80%乙醇為提取補骨脂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最佳溶媒。
關鍵詞:補骨脂; 提取溶劑; 含量測定
【中圖分類號】
R9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056-02
補骨脂別名和蘭莧、胡韭子等,為豆科植物補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實。主產于四川、河南、陜西、安徽等地。具有補腎壯陽、溫脾止瀉之功效,外用治療白癜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抗衰老、擴張冠狀動脈、增強皮膚色素等作用,是治療白癜風的特效藥。補骨脂素(Psoralen)和異補骨脂素(Iso psoralen)為呋喃香豆精類化合物,具有光敏、抗癌、解痙及止血等作用,是補骨脂的主要有效成分,補骨脂中還含有黃酮及查爾酮類化合物。中成藥中補骨脂和異補骨脂的測定方法已有較多報道,但對補骨脂提取溶媒的研究還未見有報道。本文以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含量為指標,考察了補骨脂的提取溶媒,從而為進一步開發補骨脂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同時為補骨脂提取物的生產提供依據。
1 材料與試劑
1.1 儀器:HP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系列(美國惠普),在線脫氣、四元泵、紫外檢測器,HP化學工作站;RE-52A旋轉蒸發儀;HH-2數顯恒溫水浴鍋;梅特勒精密電子天平。
1.2 試劑:甲醇(色譜純)、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無水乙醇(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補骨脂素對照品,批號739-9203;異補骨脂素對照品,批號738-8802(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補骨脂藥材購自安徽亳州四海藥材公司。
2 實驗方法
2.1 檢測方法的建立
2.1.1 色譜條件的建立: 檢測波長的選擇 將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對照品分別用甲醇制成對照品溶液,進行紫外掃描,結果兩者均在245nm和295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但245nm 波長處,兩者吸收均更靈敏,在此波長下,可減小進樣量,從而減少對色譜柱的污染,陰性對照無干擾,因此選定245nm為測定波長。
流動相的選擇 分別用體積比為80:20,70:30,60:40,50:50,40:60,30:70的甲醇-水系統作為流動相,對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同時進行HPLC測定。結果表明:在以甲醇:水(50:50,V/V)為流動相,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分離度好,無雜質峰干擾,且相對保留時間適中。
色譜條件 色譜柱:Hypersil ODS 柱(250×4.6mm,5μm);流動相:甲醇-水(50:50,V/V);流速1.0ml·min-1;檢測波長245nm;柱溫40℃;進樣量20μl;測定時間約為12min。
色譜圖:見圖1,圖2。
2.1.2 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精密稱取補骨脂素對照品5.8mg、異補骨脂素對照品4.7mg置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品溶液。用甲醇稀釋并定容至刻度,搖勻,配成5.8,11.6,17.4,23.2,29.0μg/ml系列濃度的補骨脂素溶液;4.7,9.8,14.1,18.8,23.5μg/ml系列濃度異補骨脂素溶液。經0.45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濾液20μl進樣,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行HPLC分析,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以濃度為橫坐標(X)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補骨脂素在5.8~29. 0μg/ml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回歸方程為Y =16235.35x- 2466.84,r=0.9999;異補骨脂素在4.7~23.5μg/ml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回歸方程為Y=15535.44x-6638.67,r=0.9997。
2.1.3 樣品溶液的制備:
補骨脂藥材25g粉碎成60目粗粉,加入8倍量的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小時,合并濾過液,蒸干,殘渣用甲醇溶解,定容至25ml,再取1ml,用甲醇稀釋至10ml,密封,低溫避光保存,備用。
2.1.4 精密度實驗:
儀器精密度 分別吸取上述一定濃度的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對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重復進樣6次,測得峰面積,計算相對標準偏差,結果見表1:
2.1.5 樣品溶液穩定性試驗:
取樣品溶液低溫避光放置0,1,2,4,6,8,10,12,24h后,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測定。結果表明,樣品溶液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在低溫避光條件下24h內穩定性良好,相對標準偏差RSD分別為2.31%和1.72%。
2.1.6 對照品溶液穩定性試驗:
取對照品溶液低溫避光放置0,1,2,4,6,8,10,12,24h后,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測定。結果表明,對照品溶液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在低溫避光條件下24h內穩定性良好,相對標準偏差RSD分別為2.19%和1.98%。
2.1.7 回收率試驗:
取樣品補骨脂25g,分別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對照品溶液,8倍量的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小時,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測定,平均回收率結果見表2。
2.2 提取溶媒及工藝
2.2.1 提取溶媒的選擇:
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為香豆素成分,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會大些,但溶劑極性太小又會影響其提取物的得率,從而影響其收率。所以本實驗采用了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無水乙醇、65%的甲醇溶液、80%的甲醇溶液、95%的甲醇溶液、65%的乙醇溶液、80%的乙醇溶液、95%的乙醇溶液、水13種溶媒對補骨脂進行回流提取。
2.2.2 提取工藝:
將補骨脂粉碎成60目左右的粗粉,稱取100g粗粉13份,分別置于1500ml的圓底燒瓶中,編號1~13號,再分別量取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無水乙醇、65%的甲醇水溶液、80%的甲醇溶液、95%的甲醇溶液、65%的乙醇溶液、80%的乙醇溶液、95%的乙醇溶液、水800ml,水浴加熱回流提取2小時,150目濾布過濾,濾渣再加入各自溶劑800ml,再回流提取、過濾。共提取三次,合并濾液,回收濾液至稠膏狀,于真空烘箱內80℃減壓烘干,研磨成干粉,稱重,計算收率。取干粉1g,溶于500ml甲醇,超聲30分鐘,過濾,取溶液1ml用甲醇稀釋10倍,經0.45μm微孔濾膜過濾,作為樣品溶液,利用上述方法學進行含量測定,結果如下表3:
甲醇和乙醇提取能力相近,不同濃度的甲醇和乙醇的提取能力基本相當,其中80%的甲醇和80%的乙醇稍好些,雖然甲醇成本低于乙醇,但由于甲醇毒性較大,對環境不利,最好選擇80%的乙醇作為提取補骨脂的最佳溶劑。
2.2.3 將80%乙醇提取過的殘渣再用8倍量提取2小時,得到含量為0.82%的浸膏9.5g,占前三次所提取出來的香豆素的7.5%,可以認為沒有進行第四次提取的必要。
3 討論
3.1 檢測波長的選擇: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兩者均在245nm和295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但245nm 波長處兩者吸收均更靈敏,在此波長下,可減小進樣量,從而減少對色譜柱的污染,陰性對照無干擾,因此選定245nm為測定波長。
3.2 雖然香豆素類成分具有遇堿開環,遇酸環合的性質,但由于補骨脂中含有大量油脂和糖類成分,易發生皂化反應和形成糊狀物,難以過濾,因此一般不采用堿液中加熱開環,酸液中閉環的原理來提取。
3.3 本實驗中補骨脂提取工藝中統一用8倍量溶媒提取3次,每次2小時,基本上可以將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提取完全,提取率為90%左右。
3.4 雖然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在有機溶劑中有較好的溶解度,但有機溶劑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等的穿透力相對較弱,香豆素類難以溶出,同時造成提取率偏低,水的穿透力較強,但對香豆素類的溶解度較小,提取率也偏低,純甲醇和純乙醇溶劑提取會造成成本增高,所以選用甲醇溶液和乙醇溶液,同時從綠色、安全的角度考慮,選用80%的乙醇溶液。
4 結論
4.1 通過對檢測波長的選擇、流動相選擇,確定檢測方法的條件為:流動相采用甲醇-水(50:50,V/V);檢測波長為245nm;流速為1.0ml·min-1;柱溫為40℃;測定時間約為12分鐘。
4.2 通過精密度、穩定性、加樣回收實驗可以確定本檢測方法適用于補骨脂提取物的含量測定。
4.3 通過13種溶媒對補骨脂提取得率,香豆素得率的分析,同時考慮經濟、環保等因素,選定80%的乙醇為補骨脂中提取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最佳溶劑。
參考文獻
[1] 譚生建,李慧,邱夏.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補骨脂和四神丸中兩種成分[J].色譜,1993,11(6):354.
[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29-130.
[3] 洪永福,范春升.補骨脂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分離和鑒定[J].藥學通報,1979,(10): 447-449.
[4] 彭國平,吳盤華,李紅陽,等.補骨脂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藥材,1996,19(11):563-565.
[5] 方子季.克白酊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HPLC測定[J].中藥材,1999,30(9):665-666.
[6]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北京醫學院藥學系.南京藥學院.等.中藥志(第3冊).第一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42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