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經臍單孔腹腔鏡技術在切除小兒腹腔囊性腫塊的優勢與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月12月-2014年2月收治4例有腹腔囊性腫塊的患兒的臨床資料。結果: 4例患兒均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輔助順利切除囊性腫塊術后無并發癥,痊愈出院。結論:經臍單孔腹腔鏡輔助手術治療小兒腹腔囊性腫塊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手術切口美觀恢復快并發癥少優于傳統開放手術和常規腹腔鏡手術。
關鍵詞:腹腔鏡;腹腔囊腫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077-01
近年來小兒腹腔鏡技術在全國各地普遍開展應用廣泛不斷取得進步,我院012年月12月-2014年2月采用經臍單孔腹腔鏡輔助治療小兒腹腔囊性腫塊4例,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其中,10個月1例,2歲1例,6歲1例,所有患兒術前行腹部B超、CT、MRI、KUB、IVP等檢查,明確腹腔囊性腫塊,位置以周圍器官的關系,術后通過病理證實診斷,其中,大網膜囊性2例,腸細膜囊性2例,囊性直徑從5cm到18cm。
1.2 治療方法:
術前常規行腸道準備,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前留置尿管及胃管,采用器官插管全身麻醉,臍部下方取弧形切口約2cm,開放性建立氣腹,切口兩端分別放置鏡頭及分離鉗,維持壓力8—12kpa,流量3ml/min,分離鉗提起囊腫靠近腹壁,取10ml空針經腹壁皮膚穿刺抽出囊液,縮小囊腫后關閉氣腹,經臍部弧形切口提出囊腫的囊壁或以之相連的腸管,于腹膜外行囊腫切除或者腸切除腸吻合,囊腫切除后回納腸管及網膜再次建立氣腹,放置鏡頭,探查腹腔內有無活動性出血,逐層關閉臍部弧形切口[1-2]。
2 結果
4例患兒均順利完成囊腫切除術。其中,1例因腸細末囊腫包繞回腸,無法只切除囊腫,術中行腸切除腸吻合術,手術時間30分鐘到2小時,術中失血5ml—30ml,術后住院時間5—7天,4例患兒均無并發癥痊愈出院,術后隨訪3個月—4個月,無復發及不適癥狀,腹部切口隱匿美觀,無明顯癍痕形成。
3 討論
腹腔鏡技術在小兒外科方面的應用日趨成熟,范圍不斷擴大,相比傳統手術有微創恢復快切口美觀等優勢,但腹腔鏡技術要熟練掌握需要相當長的學習曲線,且腹腔內操作相比傳統開放直視下損傷仍不夠靈活,這樣就造成許多腹腔鏡手術操作時間長,手術也不清晰,失血多等問題,有時甚至對周圍組織造成副損傷,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針對腹腔內囊腫有獨特優勢,①腹腔內囊腫雖巨大,但穿刺抽出囊液后都能明顯縮小,適合從腹部小切口拖出。②囊腫拖出腹腔外手術操作比腹腔內操作靈活。③術后切口隱匿優于傳統剖腹探查切口,可以減少常規腹腔鏡手術時2處Troca傷口,切口更加美觀。
雖然經臍腹腔鏡手術有諸多優勢,但也有相對適應癥和注意事項:①術前需明確包塊性質,對于惡性腫瘤和實性包塊,因穿刺抽液過程中可能將腫瘤液體種植于腹膜或者不能縮小包塊,不適于用些方法。②術中囊腫相對固定,如腹膜后囊腫或盆腔來源的囊腫,經臍部看得出困難不適用于些方法,可考慮行常規腹腔鏡手術或中轉開腹手術。③術中發現腸管與囊腫和周圍組織粘貼重無法看得出行手術,可考慮中轉開腹手術[3-4]。
經臍單孔腹腔鏡輔助下小兒腹腔囊性包塊切除術在掌握適應癥的前提下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較傳統開放手術或常規腹腔鏡手術有一定優勢,操作簡單、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云濤,蘇河,王斌,等.腹腔鏡技術在外科急腹癥中的應用.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9,9( 7):599-602
[2] 謝曉峰,朱江帆. 美國腹腔鏡內鏡手術協會有關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共識.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0,10( 11):967-968
[3] 李劍鋒,方錢,金鵬飛,等.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82 例臨床報告.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 5) :403-405
[4] 席紅衛,孟德斌,崔強強,等.小兒腹股溝斜疝術后復發的體會(附5例報告).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38(9):82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