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一種簡便、安全、可逆、花費少的方法。方法:隨機選取15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平均分為兩組,采取雙盲法,一組施以傳統中醫牽引、針灸、按摩治療20天;另一組施以肌間溝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與生理鹽水混合為0.5%之曲安奈德溶液20ml,輔以肩井、曲池、肩貞等相關穴位注射紅花注射液各1ml為一次,間隔8~10天再次注射上述藥物,進行4~5次治療。結果:傳統手法組疼痛消失者占本組人數的60%,其余患者仍需繼續治療;實驗組疼痛消失者占本組人數的100%。結論:使用臂叢神經阻滯注射曲安奈德輔以穴位注射紅花注射液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一種簡便、安全、可逆、花費少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臂叢神經阻滯;穴位注射;神經根型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
R9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089-01
神經根型頸椎病在臨床上非常多見,患者大多由于神經受壓,表現為上肢的疼痛和麻木,有些人可能由于疼痛導致夜不能寐,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為解決這一難題,我院進行臂叢神經阻滯注射曲安奈德輔以穴位注射紅花注射液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選取患有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150人,其中男72例,女78例;年齡67±21.5歲,臨床表現均為上肢疼痛、麻木,VRS分級為Ⅱ或Ⅲ級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75人,一組施以傳統中醫牽引、針灸、按摩治療20天;另一組施以肌間溝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與生理鹽水混合為0.5%之曲安奈德溶液20ml,輔以肩井、曲池、肩貞等相關穴位注射紅花注射液各1ml為一次,間隔8~10天再次注射上述藥物,進行4~5次治療。對照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情況,用疼痛程度分級法(VRS)來檢驗患者的疼痛情況。
2 結果
傳統手法組疼痛消失或明顯緩解者占本組人數的60%,其余患者仍需繼續治療;實驗組疼痛消失或明顯緩解者占本組人數的97.5%。詳見表。
附:根據主訴疼痛的程度分級法(VRS法)
0級:無疼痛。
I級(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無干擾。
Ⅱ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鎮痛藥物,睡眠受干擾。
Ⅲ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鎮痛藥物,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自主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
3 討論
神經根型頸椎病在現今社會漸漸成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因素較多,病理改變也較復雜,臨床上視脊神經根受累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其癥狀及臨床體征也各有不同。如果以前根受壓為主,則肌力改變(包括肌張力降低及肌萎縮等)較明顯;以后根受壓為主者,則感覺障礙癥狀較重。但在臨床上兩者多為并存,此主要是由于,在狹小的根管內,多種組織密集在一起,大家都難有退縮的余地。因此,當脊神經根的前側受壓時,在根管相對應的后方亦同時出現受壓現象。其發生機制,除了由于作用力的對沖作用外,也是由于在受壓情況下局部血管的淤血與充血所致,彼此均受影響。因此,感覺與運動功能障礙兩者同時出現者居多。但由于感覺神經纖維較為敏感,因而感覺異常的癥狀會更早地表現出來。本型頸椎病引起各種臨床癥狀的機制有三:一是各種致壓物直接對脊神經根造成壓迫、牽拉以及局部繼發的反應性水腫等,此時表現為根性癥狀;二是通過根袖處硬膜囊壁上的竇椎神經末梢支而表現出頸部癥狀;三是在前兩者基礎上引起頸椎內外平衡失調,以致椎節局部的韌帶、肌肉及關節囊等組織遭受牽連,產生癥狀(例如受累椎節局部及相互依附的頸長肌、前斜角肌和胸鎖乳突肌等均參與構成整個病理過程的一個環節)。
臂叢神經阻滯在麻醉科用于上肢及肩關節手術。而對于疼痛患者根據其發病機制可以確定受損的神經主要以臂叢神經為主,而且神經有反應性水腫,在其受累根部注入曲安奈德注射液是利用曲安奈德注射液的抗炎作用來消除神經根的水腫和炎癥;紅花注射液的主要功效為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穴位注射是我國傳統醫學的一朵奇葩,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激發經絡、穴位的治療作用,結合近代醫藥學的藥物藥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獨特療法。使用時,將注射針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氣,抽吸無回血后再將藥液緩緩注入穴位,從而起到穴位、針刺、藥物結合的加成作用。一方面針刺和藥物作用直接刺激經絡上的穴位,產生一定的療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藥物在穴位處存留的時間較長,故可增強與延長穴位的治療效能,并使之沿經絡循行以疏通經氣,直達相應的病理組織器官,充分發揮穴位和藥物的共同治療作用;再者,藥物對穴位的作用亦可通過神經系統和神經體液系統作用于機體,激發人體的抗病能力,產生出大的療效。所以穴位注射療法不僅為針刺治病提供了多種有效的特異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為藥物提供了相對特異性的給藥途徑(經絡穴位),能減少用藥量,提高療效,減低藥物的毒副作用。
在操作前,患者應進行凝血功能檢驗,若凝血功能不正常,則不能使用此種治療手段,臂叢神經阻滯應由有經驗的醫師操作,以盡量減少出現氣胸和藥物入血等并發癥的出現,臂叢神經阻滯和穴位注射的進針部位和深度均應嚴格控制,才能達到滿意的療效。另外,如患者雙上肢均有癥狀,則應一側注射完畢間隔一到兩小時注射另一側。 綜上所述,臂叢神經阻滯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輔以肩貞、肩井、曲池等穴位注射紅花注射液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一種安全、簡便、花費少、可逆的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
[1] 于繼洋,王秀華.頸痛煎劑配合止痛散外敷TDP神燈照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73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2,26(1).
[2] Wang Chongmiao,Wu Yaochi,Zhang Junfeng,etal.Observation on Efficacy of Acupoint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raction for Cervical Radiculopathy[J].J Acupunct, Tuina Sci.2011,9(6)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
[4] Stephanie Saunders,Steve Longworth主編,鎮痛注射技術圖解[M]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