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探討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護理方法。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患者15例,分別于透析前、透析過程中及透析后給予患者專業的護理服務,分析護理效果。結果:透析后患者的平均血尿素氮水平為(7.69±4.33)mmol/L,肌酐水平為(88.69±25.67)mmol/L,血鉀為(3.84±0.62)mmol/L,與透析前比較明顯降低。結論:血液透析是臨床中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的重要方法,加強對透析各環節的護理操作,對于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腎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腎綜合征出血熱;急性腎衰;血液透析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193-02
腎綜合征出血熱屬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漢坦病毒引起,臨床表現以腎損害、出血、低血壓、發熱為主要癥狀[1]。急性腎功能衰竭是腎綜合征出血熱最嚴重的并發癥,表現為無尿、少尿或多尿,病情危重,治療難度大,病死率較高[2]。血液透析是臨床中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的重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回顧性分析15例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患者的臨床資料,研究探討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護理方法,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齡24~53歲,平均年齡(38.26±4.33)歲,入院后,經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均為陽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治療儀器選用費森尤斯(德國)2008A/4008型號血液透析機,采用股靜脈或頸內靜脈置管建立血管通路,選用超小劑量及邊緣肝素法進行透析,血流量設置為150 ~200 mL/min,根據患者病情調整超濾量,首先給予誘導透析1~2次,每次時間為2h,之后開始常規透析,每次4h,間隔1~2d進行1次透析。
1.2.2 護理方法
透析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由護理人員向患者進行基礎的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預,使了解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和必要性,同時針對患者容易出現的恐懼、悲觀等心理,進行耐心的疏導和安慰,使患者能夠放松情緒,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治療。
②透析準備,透析前,對患者進行血尿、電解質、腎功能等常規檢查,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定期對室內空氣進行細菌培養,避免發生交叉感染。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選擇適宜的靜脈及動脈進行穿刺,配合醫生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為透析做好準備[3]。
透析過程中的護理:
①病情觀察,在進行透析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精神情況,嚴密監測呼吸、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變化,每隔15min對患者進行呼吸、血壓及心率測量并記錄。當患者出現心率加快、面色蒼白及血壓下降使,立即報告醫師進行處理。注意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并根據患者病情適時調整超濾量。
②參數調整,根據患者病情合理調整設置透析的相關參數,對于出現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及低血壓休克期伴水潴留的患者 ,超濾目標設定應從最低值開始,血壓平穩后再適當提高血流速度;對于透析過程中出現低血壓的患者,應通過輸注人血白蛋白的方式提高膠體滲透壓,將血管外及組織間隙內多余的水分清除,并同時給予超濾,逐漸提高超濾數值,確保患者安全。
③出血及凝血護理,患者由于血管壁損傷,不同程度會導致血小板功能降低,同時由于應用肝素,容易發生出血,因此在透析時,應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血腫、滲血及出血,對于出血傾向明顯的患者可采取無肝素透析。透析時,患者的體外循環容易發生凝血,在透析時應密切注意體外循環的情況,每隔15min采用生理鹽水對血路管及濾器進行沖洗,避免發生凝血。
④預防失衡綜合癥,在進行透析時,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惡心、嘔吐、頭痛、意識障礙及肌肉陣攣等癥狀,如出現相關癥狀,應立即報告醫師,并給予氯化鈉或葡萄糖靜脈注射,并減少透析時間。
透析后護理:
①病情監測,嚴密觀察患者24h內的尿量變化情況,按照量入為出的原則,維持出入液量平衡,限制水、鈉的攝入。對于出現高熱的患者可采取冰枕等物理方法進行降溫,嚴禁用酒精進行擦浴,及時觀察記錄患者體溫變化。
②穿刺部位護理,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現腫脹、滲血、管路接頭松脫等情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及時更換敷料,預防繼發感染。對于少尿期的患者,由于血管損害及尿毒癥等影響,容易發生出血,因此在護理中,各種穿刺及注射操作要盡量集中,按壓時間要充分,以免發生出血。
③預防并發癥,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患者受疾病影響,臟器不同程度出現衰竭,免疫力下降,因此術后要注意觀察患者體溫、血象的變化,護理及治療都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積極預防褥瘡、肺水腫及肺部感染等并發癥[4]。
④飲食護理,患者在少尿期受毒素影響,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食物為主,并嚴格控制食物和水分的攝入量。對于消化道癥狀明顯改善但尿素氮、肌酐指標尚未恢復正常的患者,可適當進食高蛋白食物,但應控制攝入量,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及護理干預后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液酸堿度(HCO3-)及血鉀(K+)等生化指標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本次研究收集的相關指標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及護理干預后,15例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及血鉀指標明顯下降,血液酸堿度明顯改善,詳見表1。
3 討論
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于患者在出血熱病毒作用下而導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熱為主要臨床癥狀,繼而出現出血、休克及急性腎功能損害,以患者全身毛細血管和小血管的廣泛性損傷為主要病理特點[5]。急性腎功能衰竭是腎綜合征出血熱最為嚴重的并發癥,患者由于腎功能不全,體內毒素滯留,導致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失衡。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的治療難度大,死亡率高,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血液透析是臨床中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的重要方法,通過進行血液透析在清除體內代謝廢物的同時,能夠排除患者體內多余的水分,恢復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糾正酸中毒,減輕循環負荷,降低含氮物質對骨髓的抑制作用,減少其對患者機體器官、組織細胞的毒副作用,改善腎功能。由于血液透析操作的專業性較高,因而需要加強對透析各環節的護理操作。在本次研究中,通過結合血液透析的操作特點,在透析前做好充分準備,并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降低患者不良情緒對透析的影響;在透析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護理服務,確保透析操作的準確、有效;在透析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及時調整護理方法,積極預防相關并發癥。研究數據顯示,治療及護理干預后,15例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及血鉀指標明顯下降,血液酸堿度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是臨床中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合并急性腎衰的重要方法,加強對透析各環節的護理操作,對于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腎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徐柯, 王秀春, 徐愛軍. 血液透析治療重癥腎綜合征出血熱急性腎功能衰竭 20 例分析[J]. Freeman, 26: 393-396.
[2] 劉瑩. 血液透析治療腎病綜合征出血熱致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效果[J]. 河南醫學研究, 2013, 22(4): 533-534.
[3] 肖萍萍, 景艷紅, 李紅梅. 連續性血液凈化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橫紋肌溶解癥并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監測和護理體會[J]. 中國保健營養 (中旬刊), 2012 (11).
[4] 李媛珍, 黃紅英, 曹菊花. 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少尿期血液透析的護理[J]. 吉林醫學, 2009, 30(6): 530-530.
[5] Lee Ing-Kit,Liu Jien-Wei,Yang Kuender 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in adults experiencing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J].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2009,12(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