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護理觀察為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最直接的依據,準確的觀察內容及護理要點是醫療工作中不可忽視的方面。
關鍵詞:慢性肝炎; 護理觀察; 護理要點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224-01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臨床表現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肝大,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異常或持續異常。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可發生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后高膽紅素血癥、肝硬化、肝癌等并發癥。
1 慢性肝炎的護理觀察內容
1.1 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作為慢性肝炎的主要癥狀,是護理工作者主要的觀察內容,癥狀的輕重與疾病的輕重、轉歸有著最為密切的聯系。患者的小便顏色、鞏膜及皮膚黃染程度是肝功能受損程度最為直接的表現,應作為慢乙肝急性發作最應重視的觀察內容。肝功能異常患者往往伴隨著凝血功能的異常,患者皮膚完整性,有無瘀斑也是日常護理觀察要點。
1.2 并發癥患者的觀察內容:
肝源性糖尿病:飲食、小便量及檢測的血糖值等基本同二型糖尿病的觀察內容。脂肪肝:飲食,體重,運動量及運動方式等。肝硬化作為慢乙肝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圍繞腹水,出血,脾亢等常見表現,護理觀察除外一般觀察內容外包括腹圍、尿量、水腫情況、大便顏色及次數、嘔吐物情況、皮膚瘀斑等。重型肝炎患者應密切注意患者飲食中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的攝取量及意識等情況。肝癌是慢性肝炎最為嚴重的的并發癥之一,護理觀察內容應適當擴展。
2 慢性肝炎的護理綜述
肝功能好轉后可輕微活動,起床活動應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活動量。心理護理:亞急性重癥肝炎患者由于極度乏力,持續惡心嘔吐,生活自理困難,雖經積極治療但癥狀無好轉趨勢,治療病程長,療效慢,經濟負擔重,又有傳染性,患者又被隔離預后又差,往往使患者對治療前景產生懷疑。因此要關心患者,重視患者所在單位及家屬對其心理的作用。還要注意社會環境、家庭狀況對患者的影響,消除不利于患者治療的社會因素,不要因為有傳染性而對患者有厭惡情緒。護理人員親切的問候、輕柔的動作能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給患者講解同種患者治愈的例子,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讓患者有戰勝病魔的勇氣,給患者希望。同時要保證舒適安靜的環境,減少對患者的心理刺激。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顧慮,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增強患者信心,以積極、樂觀、合作的狀態,配合治療護理,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飲食護理飲食護理對亞急性重癥肝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作用,加強對患者飲食的護理,首先要對患者講解飲食與疾病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合理的飲食能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其次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和監督,應以清淡食物為宜,注意食物的多樣性,保證足夠的熱量,足量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C,維持低脂肪飲食。對有昏迷傾向的患者應給予低蛋白飲食,宜少食多餐。腹脹明顯的患者,少食牛奶和豆制品等產氣食物,禁止抽煙和喝酒。對不能進食的患者,應予大量葡萄糖(200~300g)靜脈滴注, 注意水電解質平衡。西瓜有利尿退黃的功能,可以食用。消化道出血時應禁食,穩定后可進無渣流質和軟食,嚴禁含氨藥物。如果患者出現嘔吐,吐后要做好洗漱工作,以保持舒適。排便的護理指導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足夠的水分,預防習慣性便秘,保持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皮膚的護理亞急性重癥肝炎患者抵抗力差, 易繼發感染,所以要保持皮膚清潔和干燥,經常沐浴或床上擦浴,及時更換衣被,選擇清潔柔軟吸水性強的布制衣褲,保持床單的干燥整潔,避免皮屑的刺激。要及時修剪指甲,避免抓瘙,瘙癢難忍時,涂爐甘石洗劑,以減輕癥狀。口腔的護理重癥肝炎患者通過口腔往往容易引起繼發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入侵,因此要維持口腔的清潔衛生,通過加強口腔的護理,可以防止口腔疾病和其他合并癥的發生,同時也利于增進食欲。出血傾向對有出血傾向和出血的患者,要密切觀察,及早發現出血先兆,要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皮膚黏膜有無瘀斑,穿刺部位有無淤血、紫斑,盡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并選擇小號針尖,拔針后棉球按壓時間要延長。牙齦出血和鼻衄都提示患者有出血傾向,用軟毛牙刷刷牙,鼻衄患者要用腎上腺素棉球堵塞,注意有無柏油樣便,如患者有大出血,應絕對臥床休息,安定患者情緒,側臥位或頭偏向一側,防止血流返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記錄出血量并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神志變化, 及時報告醫生,同時做好輸血準備。備好吸引器、靜脈切開包、三腔管及其他急救藥品,做好護理記錄。肝性腦病對肝性腦病患者,要密切注意瞳孔變化和神經精神癥狀,注意先兆癥狀的發生,如定向力、計數力異常,性格改變,行為異常,嗜睡、撲翼樣震顫的出現[6],應警惕肝昏迷的發生,要及時報告醫生。一旦發現肝昏迷,按昏迷常規護理,禁食蛋白質,總熱量保持1000~1500Kcal,遵醫囑口服乳果糖,減少氨的形成。大便秘結時,用食醋30ml加水100ml 灌腸,阻止氨的吸收和產生。禁止使用堿性皂液灌腸。患者躁動不安時,加床檔保護,必要時設專護,并遵醫囑給予鎮靜劑,保持呼吸道暢通,給予氧療以防腦缺氧。肝腎綜合癥對肝腎綜合癥的患者,護理中要特別詳細記錄出入量,尤其是尿量的記錄,觀察腎功能情況。如果發現尿量減少,要及時報告醫生,為下一步提高可靠的治療依據。電解質紊亂對電解質紊亂的患者,由于長期攝入不足、利尿、嘔吐、腹瀉等,在護理工作中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表情淡漠,重癥肌無力、腹脹等癥狀。要提醒醫生檢查血鉀、血鈉,避免低血鉀、低血鈉的發生。重癥肝腹水患者腹部膨隆,狀如蛙腹,行走困難,有時膈顯著抬高,應采用半臥位或端坐位。應注意稱體重、量腹圍[7],記尿量是觀察腹水消脹及應用利尿劑的指標,教會患者正確口服利尿藥物,飲食以高蛋白和低鹽,每天進水量1000~1500ml左右,能起到利尿、促進代謝物毒素的排泄,并注意觀察水腫消退情況。預防感染在對亞急性重癥肝炎患者的護理中,還要防止感染,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則,做好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等的護理,防止受涼和感冒,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減少探視,做好飲食衛生,防止腸道感染,總之做好基礎護理是預防感染和促進患者康復的重要措施。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說明了護理工作的重要。陳訓如教授曾形象地比喻說:“醫療和護理就像車子的左右兩個輪子,缺了哪個,車都無法正常行駛。”護理工作是整個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護士,其實扮演著不亞于醫師的重要角色。在對亞急性重癥肝炎的治療中,護理工作尤為重要,直接影響著治療質量。
細致及準確的觀察,高水平的護理為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最直接的依據,極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對患者的康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能有絲毫懈怠。
參考文獻
[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3
[2] 陳紅霞.中醫食養療法在慢性乙型肝炎飲食護理中的應用體會.《養生護理》,1010-7-11
[3] 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