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接受診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10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 結果:所有患者在及時搶救與精心護理的措施中,臨床癥狀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緩解,沒有出現嚴重并發癥患者,無死亡病例。 結論: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壓患者需要時刻注意自身血糖情況,通過臨床康復護理可以對患者進行有效宣教,對患者血糖做好監測,有效減少糖尿病低血糖反應,效果顯著,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老年;低血糖;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225-01
糖尿病即指一組因胰島素作用障礙產生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一種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多尿,消瘦,多食及多飲。慢性并發癥主要表現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及反復感染[1]。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糖尿病患者病發率也在逐漸上升,作為一種終身性疾病,糖尿病病程較長,治療費用高昂,一旦在護理過程中處理不當,極容易產生其他并發癥,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2]。低血糖即指患者的血糖濃度不超過2.77mmol/l,它屬于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藥物治療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低血糖患者在早期的癥狀表現為植物神經興奮,臨床癥狀為心悸,出汗,乏力,震顫,面色蒼白及惡心嘔吐之類,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精神失常。為觀察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對我院救治的糖尿病合并低血壓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現今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接受診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100例,其中男患者65例,女患者35例,患者的年齡在58至79歲,平均年齡為63.5歲。所有患者均通過法定標準診斷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全部患者中出現15例肺結核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65例高血壓患者以及10例神經末梢病變及糖尿病患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患者共性臨床表現顯示為交感神經興奮,60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饑餓感,出汗,手抖,面色蒼白,乏力,10例患者呈現出反應遲鈍,乏力及嗜睡癥狀,20例患者表現為言語不清,意識障礙,偏癱,雙眼向上凝視,5例患者表現為表情淡漠及尿失禁,其余5例患者為癲癇樣抽搐,,精神錯亂及胡言亂語癥狀。
1.2 急救處理:對于患者臨床表現癥狀,再結合患者既往病史進行針對性的血糖檢測,10例患者血糖低于1.1mmol/l,90例患者血糖在1.1至2.8mmol/l。所有患者對癥治療,靜脈推注40至100毫升50%葡萄糖注射液,必要情況下可以重復應用,之后靜脈滴注20%葡糖糖,將血糖水平調節在6至12mmol/l,至低血糖癥狀消失為止。之后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
2 結果
所有患者在及時搶救與精心護理的措施中,臨床癥狀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緩解,沒有出現嚴重并發癥患者,無死亡病例。
3 結論
作為一種慢性終身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其自身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通過合理方式有效控制糖尿病,能夠增長患者的壽命。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時,會導致患者記憶力減退,癡呆,反應遲鈍,容易誘發腦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反復發生低血糖將對患者治療信心產生極大的動搖[3]。因而對糖尿病合并低血壓患者進行臨床康復護理意義重大。
3.1 健康教育:為患者詳細講述糖尿病并發的原因,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夠緩解自身的恐懼心理。對患者作用藥指導,將藥物種類,服用劑量及容易產生的不良反應為患者詳細解說,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協助穩定血糖。
3.2 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對自身疾病缺乏認知,因而會在護理期間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不安情緒,所以醫護人員需要在治療前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安撫,將治療方法,效果講解給患者聽,對患者提出的疑問仔細解答,將患者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及并發癥預防措施一一陳述給患者聽,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建議家屬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時常來陪伴患者,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能夠保持一個良好心態積極接受治療。
3.3 飲食護理:適當的飲食控制,合理限制患者的每日攝取總熱量,保持患者處于一個理想體重范圍,進一步減少胰島素使用量,改善患者糖代謝紊亂,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低血糖患者應葷素兼吃,合理的搭配膳食,充分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營養。可以常使用蓮子,大棗之類健脾補腦,養心益血果品,飲食需選擇適當高鈉,高膽固醇食物[4]。
3.4 運動療法護理:規律性運動能夠幫助患者提高整體健康水平,通過合理運動可以提高患者心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功能和能量代謝水平,有利于減輕患者過多體重,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來制定每次運動量的大小,確保鍛煉效果。
3.5 出院康復指導:患者在出院之后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機體調節功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適當補充鹽,一天2至6克,要多飲水[5]。多吃一些有利于調節患者血壓的滋補品以增加營養,在晚上睡覺時可以將創投適當的抬高一些幅度,這可以減輕患者白天直立性低血壓。患者在平時要在體位改變時注意動作緩慢,傳超過患者腰部的謹慎連襪褲,這樣能夠促進患者下肢靜脈回流。
綜上所述,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壓患者需要時刻注意自身血糖情況,通過臨床康復護理可以對患者進行有效宣教,對患者血糖做好監測,有效減少糖尿病低血糖反應,效果顯著,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于鳳枝.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6):55-56.
[2] 宋培琴.老年糖尿病并發低血糖反應10例臨床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8):30-31.
[3] 林梅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應18例臨床觀察及護理[J].內科,2010,4(1):153-154.
[4]周洪蓮,李仁立.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J].中國康復,2012,17(2):81—82.
[5]賈鈺華,潘建躍.清心安神法治療老年人失眠[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3(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