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社區慢病規范用藥管理,使單純性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方法:對2010年1月-2013年1月間全科醫生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體檢篩查管理的120例單純性高血壓病患者進行抗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血壓控制情況進行觀察分析。結果:0例實施規范用藥管理和有效健康行為干預(以下為遵醫組)高血壓病患者收到較好的效果,未實施規范用藥管理和有效健康行為干預(下稱不遵醫組)觀察結果不理想,部分病人出現并發癥,如左心室肥厚,心、腦、腎等不同程度的損害。結論:純性高血壓?。矗孩衿诟哐獕海嵤┮幏队盟幑芾砗陀行Ы】敌袨楦深A,可使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同時社區醫生在管理慢病中應提高對高血壓患者規范用藥和科學用藥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慢病管理;高血壓病;規范用藥
【中圖分類號】
R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276-02
高血壓病是導致心臟病、腦血管病、腎臟病發生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我國居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和死亡一半以上與高血壓有關,因此控制高血壓是防治心腦血管病的關鍵[1]。近年來高血壓的控制率并不理想。大量研究表明,藥物療法是一種將血壓降至正常的有效措施[2]。目前尚無高血壓規范用藥配合有效的健康行為干預使患者血壓降至正常的報道。鑒于本病的高發病率及對居民身心健康的諸多危害,社區慢病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單純高血壓患者通過社區醫生對其實施規范化用藥指導及有效地健康行為干預是完全可以使血壓恢復正常范圍的,我們期望通過社區醫生的規范化管理,使眾多的高血壓病患者擺脫疾病的困擾,減緩心、腦、腎等并發癥的發生。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來自大慶市龍鳳區東光小區2010年1月-2013年1月間全科醫生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體檢篩查管理的120例單純性高血壓病居民,共120例進行調查。
1.2 研究方法
1.2.1 采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內容包括:一般癥狀,體征,用藥情況,生活方式指導,服藥依從性等。
1.2.2 采用經心血管疾病與流行病學專家共同討論的問卷進行問卷調查,主要調查患者對高血壓用藥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未遵醫服藥原因。
1.2.3 按WHO標準測量血壓。使用臺式汞柱血壓計,受檢者取坐位,平靜5分鐘后測右臂肱動脈血壓,收縮壓、舒張壓分別以柯氏第一音及第五音為準,共測3次分別間隔2分鐘,取其平均值。評估血壓控制率【收縮壓<140mmHg(1mmhg=1.33kpa)和同時舒張壓<90mmHg】[3]。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
120例高血壓患者年齡為35-65歲,平均(49±8)歲,其中男性78例,占65%,女性42例,占35%。入選者均為原發性單純性高血壓,無機體任何器質性病變,血壓均在140-159/90-99mmHg間,高血壓危險分層屬低危者24例,占5%,中危者78例,占65%,高危以上者18例,占15%。
2.2 抗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
120例高血壓患者均經??漆t院確診為高血壓,病程均在5-12年不等,服藥種類都在1-2種降壓藥間。我們將其中60例居民遵醫規范用藥和配合有效的健康行為干預的分為一組(遵醫組),另外60例不遵醫用藥和不配合健康行為干預的為一組(不遵醫組)。
3 討論
2008年完成的中國衛生服務調查數據顯示高血壓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占慢性病患者患病總數的48.3%,但高血壓控制率卻沒有達到理想水平[4]。通過對120例單純性高血壓患者遵醫規范服藥和不遵醫不規范服藥的研究證明,社區醫生對其實施有效的規范用藥指導和健康行為干預對血壓恢復正常范圍內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因為單純性高血壓無并發癥,只要患者嚴格按照社區醫生指導用藥不但可以控制血壓還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也減少患者的家庭醫藥費用支出,可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此項研究成果可以在社區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生,王文,姚崇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基層版).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1-30.
[2] 杜文民,王永銘,陳斌艷,等.社區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控制率,藥物不良反應及其影響因素.中國臨床藥理雜志,2001,17:434-439.
[3] 陳靜靜.侯春玲.等.北京市某農村社區高血壓患者藥物應用現狀及效果評價.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1,1:13-16.
[4] 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2008中國衛生服務調查研究.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