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健康評估實驗課教學方法及效果。 方法:采用邊看視頻邊示教的方法對實驗課進行講解。采用統一標準的評分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評價。 結果:三個班的同學的操作考試成績相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00。 結論: 采用改良的教學方法,學生實驗課學習成績得到了顯著提高。
關鍵詞:健康評估;教學方法;實驗課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283-01
《健康評估》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因為學生是在沒有臨床課程基礎的情況下來學習的。實驗課由于受不到學生的重視,學習的效果就更差。現在學校90后的獨生子女學生占了多數,學生在家庭當中受到的重視程度更高,家長過度的關心和愛護以及教師的過分關心和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現在的學生不喜歡自己思考問題,不喜歡動腦,學生克服困難的積極性下降。《健康評估》的專業性較強,加上學生對實驗課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的積極性較差,實驗課學習的效果不好,所以我們對傳統的《健康評估》實驗課教學進行了一定的改良。
1 《健康評估》實驗課教學方法
1.1 傳統的《健康評估》實驗課教學方法:
我校《健康評估》實驗課共18學時,共有9個項目。實驗課的上課方式是全班學生先觀看本節課所有內容的視頻,然后由老師示教學生聽完之后練習。
心臟評估的視頻主要包括了心臟的視、觸、叩、聽四個方面,學習方法是讓同學先看視頻上醫生從這四個方面做的心臟檢查。然后由教師從這幾個方面在學生身上示教一遍,然后讓學生自己練習,異常的心臟聽診讓學生從心肺聽診模擬人身上聽取。
1.2 改良的《健康評估》實驗課教學方法:
針對傳統《健康評估》實驗課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效果不是很好,圍繞“高科技,實用性”的培養目標[1],我們對心臟的檢查這個實驗項目進行了教學方法上的改良。
我們將一位帶教老師帶的學生數量減少到10個學生。每位帶教老師帶領的10位同學為一個單位觀看視頻。將播放視頻的時間縮短,變為一個小內容一段視頻,例如心臟評估的體格檢查,我們將它分為視診一段,觸診一段,叩診一段,聽診一段。每播放完一段帶教老師進行講解示教,緊接學生進行練習。
2 《健康評估》實驗課評估方法
我們對高職2013-2班(61)、2013-4班(63)、2013-6班(68)進行了實驗分組,兩個班共192名同學。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同學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1)和對照組(2)三組組,每組64名同學。采用95%的置信區間雙側檢驗t檢驗。我們對實驗項目制定了評分標準,用同一個評分標準對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習實驗課的學生和實驗組的學習實驗課的學生打分進行比較。得到的分數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比較兩種教學方法的效果。
3 結果
3.1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
對照組(1)學生還是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實驗課授課,只是提醒學生要上完立刻要進行考核。對照組(2)學生完全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實驗課的授課,授課結束前不告訴學生學習結束要立刻考核,授課結束后直接進行考核。實驗組同學用改良之后的授課方式進行授課,并且提醒學生要在學習結束后立刻進行考核。
三組學生相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1)明顯的上課認真,注意力集中,對照組(2)表現出散漫的上課態度。實驗組、對照組(1)、對照組(2)的實驗課平均成績分別為88.93分、75.30分、56.06分。
3.2 三組學生的t值和標準差
4 討論
4.1 三組學生考試平均成績比較:
通過對照組(1)和對照組(2)相比較學生的考試成績相比提高了34.35%,說明學生在考試這種條件刺激下上課會認真聽講,對操作掌握的情況會提高。說明以往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習效果不好,上課結束后進行考核會提高學生上課積極參與的積極性。
實驗組學生和對照組(1)學生相比較,考試成績提高了18.11%。實驗組和對照組(2)相比較,考試成績提高了58.68%。由此可以看出改良后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心臟檢查這個實驗項目的操作上取得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說明此種方法可用。這種提前告知學生要考試的方法,可以從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培養學生參與教學意識、自我發展能力的積極活動的主體[2]。
4.2 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改良后的教學方法相比較:
傳統的學生分組方法每位老師帶教的學生數量在15-22人。部分學生躲在示教老師看不到的地方不聽老師的講解,將帶教學生人數控制在10人時,老師能很好的看到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上課過程中學生一直都在練習,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及時的提問,及時的解決。提高了上課的學習效率。
傳統的播放視頻的方法,由于播放的時間較長,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加上實驗課上課時間基本上是下午,學生在聽一個音調的視頻時容易發困,降低了學生的注意力。采用新的視頻播放時間后,學生看完示教老師立刻選一名學生作為被檢查對象進行示教,學生學習的形式改變的較快,所以學生就不容易發困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教師示教完一個內容之后迅速讓學生進行練習,及時反饋,及時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學生能夠較快的掌握操作技能,提高了學習效率。
5 小結
改良后的實驗課教學方法在心臟檢查這個實驗項目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他的實驗項目是不是適合用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研究。新的實驗課上課方法還需要學校的支持,比如增加實驗室多媒體數量,增加實驗室的空間,增加實驗課上課老師的數量。目前最重要的是多數學校師資力量不夠,可能不能滿足1:10的師生配比。另外改良后的實驗課教學方法花費的時間加長,我們需要密切聯系臨床減少不必要的實驗課或者增加實驗課次數來完成。
參考文獻
[1] 白文濤,張芳琳.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教與學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9,6:2-3.
[2] 黃金銀,王穎,陳雙琴.高職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J].全科護理,2011,9( 1A):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