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對蜂蜇傷患者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的內容及方法。方法:采取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對蜂蜇傷患者及其家屬分別在入院時、入院后及出院時實施健康教育。結果:通過對蜂蜇傷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之對蜂蜇傷的急救處理、治療護理、預防保健等方面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增進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同時降低蜂蜇傷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關鍵詞:蜂蜇傷;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306-01
蜂蜇傷是一種較常見的生物性損傷,在山區農村夏秋季較為常見。蜂蜇傷患者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局部及全身中毒癥狀,其主要表現為局部劇痛、灼熱、紅腫或水疙形成。被群蜂或毒力較劇的黃蜂蜇傷后,臨床癥狀較重,可出現頭暈、頭痛、發熱、煩躁、痙攣及暈厥等。少數患者可出現喉頭水腫、氣喘、嘔吐、腹痛、心率增快、血壓下降、休克和昏迷。部分患者可引起過敏反應,如蕁麻疹、鼻塞、面部浮腫,甚至休克而死亡[1]。急診科作為蜂蜇傷患者搶救的第一線,對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及時準確予以搶救處理以外,還要重視患者及家屬的有效溝通和適當的健康教育。在遭遇突發事件時,患者和家屬迫切需要了解疾病的診斷,病情輕重,治療和預后等,難免會出現急躁、焦慮、易怒等情緒。因此,積極搶救患者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患者和家屬的有效溝通和健康教育。另外,隨著患者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家屬的需求不斷增多,為避免因醫患溝通不良而造成的醫療糾紛,開展健康教育也成為一項重要的臨床護理工作。在整體護理中如何有效實施健康教育并提高其質量是當前護理工作中值得探討的課題。我科對急診蜂蜇傷患者開展了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蜂蜇傷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內容
1.1 入院時的健康教育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在急診行必要的處理后由護士送入急診病房。急診病房護士主動介紹病區的環境、便民措施、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及探視制度等相關醫院規章制度。使病人盡快熟悉和適應醫院生活,消除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對于病情較重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急診行緊急處理后由高年資護士送入急診ICU予以緊急醫療救治和密切的病情觀察。因ICU是危重癥患者搶救和護理的病區,為保證病區內空氣的質量和病人的休息,促進病人的康復,故家屬不能留在ICU病房內。此時做好患者和家屬的溝通工作,以取得其配合。必須留下家屬的聯系方式,在患者有需求或發生病情變化時能及時與家屬取得聯系。將患者的貴重物品交與家屬,并告知其探視時間。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以充分調動病人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因蜂蜇傷患者病情多較緊急,病情復雜,變化快,故必須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增強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時及時向家屬告知患者的診斷、病情輕重、治療和預后,使其能夠動態掌握患者在ICU內的情況。
1.2 入院后的健康教育蜂蜇傷患者進入急診病房或ICU后,根據病情及各臟器受損情況,合理安排治療和護理。同時配合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口頭宣教、發放宣傳單、制作墻報、播放宣傳片、PPT等,使健康教育貫穿于整個護理活動中。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2.1 飲食指導一般患者宜進食高熱量、清淡、富含營養、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燥熱、肥甘厚味之品。如合并腎功能衰竭,應給予高熱量、低鹽、低蛋白飲食,限制水鈉攝入[2]。蜂蜇傷致急性溶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為減輕胃粘膜水腫及觀察有無消化道出血,多留置胃管行胃腸減壓??筛鶕∏楸秋暳髻|食物,如牛奶、米湯、魚湯、果汁等。為滿足機體的需要,可給予腸內營養物能全力持續胃腸注入,觀察患者有無惡心、腹脹等不適癥狀。靜脈給予營養藥物如卡文、脂肪乳,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胃腸功能恢復的患者可酌情過渡到半流質、清淡軟食、正常飲食。
1.2.2 休息與活動蜂蜇傷急性期應臥床休息,病情允許時可適當活動?;杳曰颊呒訌姺砼谋?,預防壓瘡、墜積性肺炎等長期臥床并發癥。清醒患者可指導有效咳嗽的方法,多飲水,促進痰液的排出。長期臥床的病人重視下肢的按摩和適度活動,觀察肢端有無異常,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3]。
1.2.3 皮膚護理蜂蜇傷患者入院后,立即對傷口進行處理。檢查蜇傷部位,如有毒刺殘留在皮膚內,先用消毒過的鑷子或針將其拔出。蜜蜂蜇傷則毒液為酸性,可用肥皂水或5%-10%的小蘇打溶液、稀氨水等弱堿性溶液沖洗。黃蜂蜇傷毒液為堿性,常用5%硼酸溶液或食醋等弱酸性溶液沖洗,將季德勝蛇藥片用醋調成糊狀,涂抹在傷口周圍,每天2-3次,可消腫止痛,效果明顯。頭部蜇傷的患者應剪去頭發,敷后戴上帽子,以免污染床單。皮膚發癢處,應涂抹藥膏止癢,切勿用手抓。病情嚴重需長期臥床的患者務必要做好皮膚的護理,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還應注意肛周皮膚有無紅腫破潰,可局部涂擦曲安奈德軟膏。病情復雜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蜂蜇傷患者因病情需要,常需大量輸注高滲性藥物如高糖、脂肪乳、卡文、氯化鉀等。這類藥物極易導致靜脈炎的發生,故在輸注此類藥物時應特別注意觀察輸液處的皮膚情況,出現紅腫熱痛,條索狀紅線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予以緊急處理。對于意識不清或躁動的患者應使用約束帶固定,以防出現拔管、拔針等意外事件。將兩側床欄拉起,以防發生墜床。同時將使用保護用具的作用及必要性告知患者家屬,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并與其簽署保護用具告知書。在使用約束帶的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定時放松約束帶。
1.2.4 監護及管道的宣教重癥蜂蜇傷患者在急診ICU進行救治和護理時,為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安全準確地用藥和救治,根據病情需要為患者使用心電監護、微量泵、輸液泵、呼吸機、持續導尿、胃腸減壓等,必要時還會為患者行腎臟替代治療。患者常因身上各種管道而煩躁不安,不愿配合治療,拒絕使用甚至拔管。此時護士應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各管道的用途及使用的必要性,說明拔管的危害,使其配合治療。若勸說無效,可告知管床醫生,請醫生與患者進行再次溝通。若患者依然不愿配合,可在家屬簽字同意后使用約束帶限制肢體活動,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患者因交流不便,護士很難理解患者的意愿??勺鲆患挟嬘懈鞣N動作的動畫面板,不同動作代表不同的生理需求,如喝水、關燈、大小便、想吐、有痰等等,形象生動,易于理解,可方便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患者病情穩定由ICU轉入急診病房后,可留一家屬陪護。此時,應向家屬解釋監護儀等機器使用的注意事項,告知不可隨意調節,出現報警或其他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護士處理。
1.2.5 心理指導蜂蜇傷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心理變化較大,隨著病情的變化,情緒也隨之波動,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導工作是極為重要的。心理疏導是通過護士的分析和引導,逐步緩解或消除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壓力??墒蛊鋸牟辉敢夂献?,不愿意接受治療到主動迫切要求治療,從錯誤認識到正確認識,從逃避現實到主動面對現實,從而轉變不良的心理狀態。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消除其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使其安心的配合治療。同時也不可忽視了家屬的心理護理。在患者清醒的情況下,護士要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采取任何措施和操作前都要跟患者說明目的、步驟和方法,使得患者能夠主動配合治療。
1.2.6 預防并發癥為預防感染,應做好口腔護理。進食后及時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注意觀察口腔粘膜及舌苔有無異常,尤其注意有無真菌感染。為防止尿路感染,應多喝水,并做好尿管的護理,病情允許時應在鍛煉膀胱功能后及時予以拔管。
1.3 出院時的健康教育蜂蜇傷患者經緊急處理和治療護理后病情穩定可康復出院時,醫護人員應做好出院指導。除了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辦理出院手續以外,還應告知其所帶藥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出現不適癥狀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系,必要時立即送院救治。同時做好蜂蜇傷的防范也是十為重要的。馬蜂蜇傷患者多地處偏僻山區及農村,應加強對農村科普,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講解馬蜂蜇傷的危害性、嚴重性和正確的處理措施。加強個人防護,不要隨意去搗蜂窩。出行時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護,特別是去一些植被比較茂密、潮濕陰暗的地方,最好是穿長袖、長褲,戴帽子等,還可以隨身攜帶一些驅蚊、驅蟲的噴霧等等。遠離、不要主動攻擊蜂類。行走時,要注意四周環境,如果有胡蜂出現,要趕快繞道行走。群蜂蜇傷后不要掉以輕心,應及時前往醫院救治,以免延誤搶救的最佳時機!
2 總結
急診蜂蜇傷患者的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在接受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護士針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狀態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對疾病的恢復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健康教育使蜂蜇傷患者加深了對疾病的了解和認識,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防病、治病、飲食營養調節、功能鍛煉、自我保健等方面的能力。患者能夠很好地配合搶救治療,縮短了治療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家屬的陪護負擔。同時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增強了蜂蜇傷的防范意識,降低了其發生率和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俞燦煌,曹新堅.治療蜂螫傷的體會.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J].2009,17-39.
[2] 蘇琳,楊坤地.16例蜂螫傷護理體會.內蒙古中醫藥[J],2009,02:121.
[3] 羅莉.20例蜂螫傷多器官功能損害患者的護理體會.檢驗醫學與臨床[J],2010,23:2656-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