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市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情況流行病學調查,了解幽門螺旋桿菌對人們的潛在危害。方法:運用尿素14C呼吸試驗,檢查測定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結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在50-70歲達到高峰,女性較男性更易受到感染。
關鍵詞:幽門螺旋桿菌; 流行病學調查; 治療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312-01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與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病有關,特別是與胃粘膜相關性淋巴樣組織(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有關[1]。幽門螺旋桿菌寄生于人體胃粘膜上皮的革蘭氏陰性菌,通過口-口和糞-口途徑傳播。運用尿素14C呼吸試驗,檢查測定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一無創傷、無痛苦、簡單易行有效的方法。我們運用這一方法對5676名市民進行了幽門螺旋桿菌流行病學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被檢查人員為宜昌市普通市民,年齡: 20—80歲,其中男性3651、女性2025人
1.2 方法:尿素 14C呼吸試驗:用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尿素 14C呼吸試驗測試儀和尿素 14C呼吸試驗藥盒。受試者應在早上空腹或進食兩小時后受試,受試前漱口。用約20ml涼飲用水送服尿素14C膠囊一粒。
陽性判斷值:14C—UBT≥100dpm/mmolCO2時,可判定受試者為HP陽性。[1]
2 結果
3 討論
在表1和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高峰在51-70歲。從相關資料中我們發現胃癌的發病率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至65-80歲達到高峰。胃癌的發病高峰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高峰推遲了10-15年。由于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相關疾病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及時發現和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非常必需的。
從表2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看,女性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較男性要大,女性人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年齡高峰也較男性早約10年。說明女性較男性更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對女性的危害要比男性更重。因此在臨床上應注意幽門螺旋桿菌對對女性的危害。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案:目前尚無單一的藥物能有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因而發展了將抑制胃酸分泌藥、抗菌藥物 起協同作用的膠體鉍劑聯合運用的治療方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案大體上可分為質子泵(PPI)為基礎和枸櫞酸鉍雷利替丁(RBC)為基礎的方案兩大類[3]。
注:PPI目前有埃索美拉唑(E)20mg.雷貝拉唑(R)10mg、蘭索拉唑(L)30mg、奧美拉唑(O)20mg、泮托拉唑(P)40mg;RBC(枸櫞酸鉍雷利替丁)350mg;C克拉霉素;A阿莫西林;M甲硝唑;F呋喃唑酮;T四環素;L:左氧氟沙星;B:鉍劑(枸櫞酸鉍鉀、果膠鉍等)[4]。
參考文獻
[1] 尿素[14C]呼氣試驗藥盒說明書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 1—2頁。
[2] 《內科學》第七版 主編 陸再英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2008年 第374頁。
[3] 《內科學》第七版 主編 陸再英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2008年 第407頁。
[4] 《中華醫學雜志》 中華醫學會主辦 總主編:高潤霖 出版2008年3月第88卷 第10期 第654頁